为何核电站都建在海边(核电站为什么一般建在海边)

说起核电站,我们总是觉得又爱又怕,核电站是迄今为止人类开发出来的最大规模的能量来源,但是其从诞生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危险。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十多万居民迅速迁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为何核电站都建在海边(核电站为什么一般建在海边)(1)

核电站建设在什么地点最合适,这个问题不止关乎经济效益,也同时和周边具名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据统计,截止2011年,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65个,这些核电站中绝大部分的选址都是靠近海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核电运行的条件在滨海更容易满足

正常工作下,核电站和其他热能电站一样,需要一个冷却用的最终热阱。学过基本的热力学知识都大概知道,热力循环做工必须有一个热源一个热阱(冷源),在热量从热源传到热阱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能够被拿来做功变成机械能,然后是电能。核电站大概这个转换效率是33%,这就意味着大约有2/3的热量是要释放到环境中的,这个量很大,因此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来进行冷却。核电站建在海边或者大河边,这样大的水源就很容易获得,而且对周围的影响也较小,如果不在水源边上,核电站(其他热电站也一样),需要建巨大的冷却塔来提供冷却,这又是一笔投入。

原因二:安全角度考虑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关于核电站选址的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原则,要求厂址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千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厂址区600年来也没有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从核安全的角度来看,核电站选址必须考虑到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突发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所以,核电站必须选在人口密度低、易隔离的地区。从上述要求来看,内陆地区核电站选址更要慎重,因为内陆地区的水源全部为淡水,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直接向周边城市供应生活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建核电站,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何核电站都建在海边(核电站为什么一般建在海边)(2)

原因三: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更需要核电厂

大城市等用电集中区域往往在海边,因此核电站虽然不会离中心城市太近,但考虑输电成本也不会太远。还有大规模大件设备的运输吊装,海运是最便宜最方便的,核电站往往有自己的小码头,用来装卸这些设备。

为何核电站都建在海边(核电站为什么一般建在海边)(3)

综上,核电厂选址在沿海,不是偶然决定的,是从多个角度科学论证后得出的一个较好的结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