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洒水东英名贯中原(热血洒水东英名贯中原)

唐克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优秀干部”。青少年时代就投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一二・九’运动中最积极的分子及公开领导者之一员”。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他先后担任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三、一、五、八、水东地委副书记、书记、军分区政委等职。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2月他“英勇地为了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一)

唐克威原名徐德乾,字建明。1913年6月7日生于湖北省枣阳县徐桥村一个濒于破落的地主家庭。徐德乾5岁时,生母王氏病故,失去母爱,幼小心灵受到了沉重打击。父亲再婚,受人蒙骗,“移花接木”,娶继母董氏痴呆,严重缺乏操持家务和教育孩子的能力。德乾无奈常住舅家。不利的家庭环境,虽然给年幼的徐德乾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但也使他逐步形成了独立生活、自强不屈的倔强性格。

德乾从小随祖父读私塾,9岁入本村小学。由于他深受“无娘娃”之苦,发奋攻读,力求上进,年年成绩优异。此时,枣阳农村正盛行带有迷信色彩的农民自卫组织——“硬社”(称“红枪会”)。他放学后常到“硬社福堂”看社员念法炼功。法中有“不准贪赃卖法,如有贪赃卖法,死在五雷之下”诸句,对他深有教育,并体验到了农民反对土豪劣绅,反对贪官污吏的要求和决心,产生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感。1927年春,考入枣阳县立“长春堂”高级小学,在县城开阔了视野,直接耳闻目睹到了许多社会上不平等的现象和新的事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下,他积极阅读中国共产党的进步刊物,接触马列主义,探讨社会改革的道理,力求改变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现象。德乾少年时代就结交了许多“穷朋友”。贫农徐德树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俩小时候常在一起,每逢上集赶会,吃饭花钱都是德乾自己拿。徐家户徐积常1927年9岁时因为又黑又瘦又小,脸上还有麻子,家里又穷,村上的一些歹娃子常欺负他,都叫他“小麻雀”,是年夏天,积常和村上的一班孩子在村前的小河中洗澡,他们就集中力量向积常泼水戏弄,一会把他泼得睁不开眼,喊不出声。正在危难之际,突然听到有人怒喊:“住手!你们为啥要欺负他!想泼死他!真不像话。”话音未落,水已停泼。当积常睁开眼时,那群歹娃已经逃跑了,只见徐德乾站在岸边向他招手,让他快上岸来。每年夏秋徐桥村集市上卖瓜果的很多,可是长工、细户家没钱买,德乾常拿出自已的钱,买瓜果给他们吃,穷人们都说“德乾这孩子真好,看得起咱们穷人呀!

热血洒水东英名贯中原(热血洒水东英名贯中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