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1)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2月2日讯(记者 李欣 高世飞)近年来,秦州区不断激励各校精心规划特色发展项目,全区特色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以科技馆为依托,通过举办校园科技节,开发跨学科课程,开展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的特色教育,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2)

在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的科技馆内,智能机器人组的同学正在利用机器人学习套装制作机器人。据了解,该学习套装包含种类丰富的结构零件,这些结构零件可以组成各种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械结构。学生们通过自己搭建这些结构,不仅可以了解很多结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感,进而提高空间想象力。

“上五年级之后就开始接触机器电机这些,就是能不去靠手来动的,可以编程序让它自己动的。学习了这个之后在我的学业里面进一步把思维更加扩展了一些。”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廖昊斌说。

“孩子们接触了这个之后,兴趣都特别浓厚,学会了怎么去搭建,这里面有很多就是物理方面,很多方面的这个东西都在里面,然后还要学会编程,才能够最终让这个机器人能够动起来。”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教师张惠文说。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3)

科技馆体验区内的声光电科学仪器,包含了许多化学、物理常识。

同学们可以通过在这进行免费体验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创造、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当时是我们学校报兴趣小组的时候,我就选择了科技小组,因为现在我们中国是一个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的大国,然后我希望我学习科技,长大以后能够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和同学们一起拼建的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种默契,而且我们体会了团结一心的乐趣。”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曹博欣说。

“因为觉得就是比如拼好了一个东西以后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很棒。就是在拼这个东西的时候会很专注,然后在听课还有写作业的时候就会也变得比较专注。”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张舒扬说。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4)

据了解,2007年,中国科协投资30万元,区政府配套资金10万元,在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创办了甘肃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投入资金3-5万元,用于加强工作室硬件建设、创建科技馆,为孩子们开展科技活动创造条件。现如今的科技馆内整齐地划分着创作区、体验区和机床操作室。其中,创作区内摆满了学生们自己制作的科技产品。

“近年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获得国家奖励三次,省级一等奖七次,二等奖十二次,三等奖二十二人次,市级奖励获得八十六人次,并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我们学校也被天水市科协命名为天水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天水市爱国主义基地,天水市教育明星学校。”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副校长苏红玉说。

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方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校园)(5)

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的一张名片,学校每年会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通过开展科技小制作、机器人比赛、创客、科技绘画展、科普教育讲座等形式,让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掌握科学方法,磨练创造能力,成长为既有科学理念、又有科学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大的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学生通过体验、感知走进科学,认识科学,从身边的事发现科学,学发明、学创造。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实施了素质教育。”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副校长苏红玉说。(编辑 陈每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