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现代化喜迎二十大美术创作(美术策展的跨界与边界)

美术展览形态的变迁与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内涵界定、功能赋予有关。现今,美术展览策划日益呈现出多角度视野与跨界实践的趋向,其揭示的正是对展览认知的反思与开拓,意味着人们对审美体验、文化探索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艺术品正式的展示平台,展览除了陈列作品,让其自行言说外,策展人也会通过展览对作品进行新的空间叙事,呈现其研究视角和对学术话题的解答。作为美术面向大众的公共媒介,展览天然具备与广阔领域对话的特点,如通过对新科技的运用,观众可以超越时空,由具体作品发起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或对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当然,策展的跨界不单是学科间的技术性合作,它就好比用展览阐释一个由艺术切入的问题时,其表达方式本应具备的自由、无边,观众得以接收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并触发新的交流。那么展览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而成为一个精神、思想、知识交汇碰撞进而再生产、再传播的试验场。

对“跨界”的讨论不是一种预测,而是对当下的解读,也是对策展核心命题、边界的再定义。“跨界”使策展具备了开放的意识,而未来的策展将无可预知,因为人的精神思想永无边界。

本期选题得到张子康、吴洪亮、胡斌创意支持,特此鸣谢!(缑梦媛)

奋进现代化喜迎二十大美术创作(美术策展的跨界与边界)(1)

费俊、某集体ART TECH “东方智美——国宝数字体验展”系列 新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2020 供图/费俊(图片经处理)


本期[热点述评]目录

杭间: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 / 蔡一晨

张子康:创造力推动与智识系统——美术馆数字化时代的策展挑战 / 吴晶莹

吴洪亮:今天的展览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 / 孙嘉

技术具身的混合场域叙事 / 费俊

“剧场化”与数字化——展览的观看模式与形态边界 / 何桂彦

研究型策展的内外跨界 / 胡斌

策展场域迭代带来的新机遇 / 冀鹏程

平等是面对差异的唯一态度 / 卢迎华

作为知识生产的策展实践与边界 / 刘燕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12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