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基础知识(想生二胎如何过老大这关)

二胎基础知识(想生二胎如何过老大这关)(1)

周明杰

“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好不好?”

“不好!不好!”、“不要就不要……”

类似的对话在很多想要二胎的家庭里发生过。而最近发生的几个新闻更是让人对“老大们”的反应印象深刻:

为生二胎,父母给老大写了保证书,保证永远最爱老大;13岁女孩用自杀逼妈妈放弃二胎……

因为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这种因为是否生二胎而引起的纠纷和焦虑日渐增多,甚至出现了“二胎焦虑”现象——“老大们”产生分离焦虑,对家长的依恋突然增加,甚至出现厌食、烦躁、逆反、夜里哭闹失眠等现象,父母们往往为这些“突发情况”苦恼,无法处理。

案例

晓明这半年过得很不愉快——期末考试她的成绩下降了,总分和排名都下降了不少。之前父母经常陪着出去游玩的周末现在都是自己闷头过了,父母给买的玩具和新衣服现在也都减少了,甚至过生日那天,父母也没能带她去外面吃大餐,妈妈今年给她买的生日蛋糕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而她把所有不愉快的根源都归结在爸爸妈妈新生了一个小弟弟身上。“妈妈天天都陪着他,根本不管我。那个小坏蛋每天后半夜都哭,一哭就好几个小时,鬼都让他吵醒了,我根本睡不好觉,能学好了才怪!”

晓明妈妈告诉记者,之前怀孕的时候,曾经跟晓明报备过,孩子虽然没有激烈反对,但却表现得非常冷淡,“从来也不跟我讨论小弟弟的话题,我有时候有意识引导,她也很烦躁地说‘随便’。老二出生后,因为精力有限,确实在很多地方忽视了老大的需求,结果晓明对弟弟的态度就越来越抵抗。”

晓明的不满情绪在春节假期里的一天突然爆发了,当天晚上小弟弟又哭了,妈妈抱着他在地上溜达着哄着,晓明突然踢开了门,哭着叫嚷:闭嘴,闭嘴,马上闭嘴!要不你们都滚出去!

晓明的爸爸把她拉回了房间,晓明哭得歇斯底里,一再哭诉父母欺负自己,甚至提到要离家出走。后来,晓明到爷爷奶奶家住了好几天,临到开学才回到父母家,但现在还是跟父母处于冷战中,晓明妈妈现在特别伤心:捧在手心里十几年的孩子,突然跟自己生分了,即便理智上觉得应该慢慢让孩子适应,不应该埋怨晓明,可是情感上却接受不了。而抱在怀里的这个老二,更是无辜。

“在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看来,这种现象出现虽然有老大从动物本能出发来保护自己的地盘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宗春山也认为,出现问题不应该苛责老大,父母、学校甚至社会都有责任。”

夏学銮 (北京大学教授)

家里的这个“唯一宝贝”被惯坏了,没有一个正确的“三观”(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能正确、合宜地处理自己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

在家里有“老二”之前,老大在家里属于唯我独尊的地位,由此地位而形成的说一不二、唯我独大的性格已经养成。这个孩子没有与其他人平等相处、和平相处的意识和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但是他能够凭借本能意识到家中一旦再有一个孩子,他目前享受的爱宠就会被人分享,从独享到共同分享,这个孩子之前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他自然希望能按照现有的惯性来生活,不希望有人来打破他在家里一家独大的状态。所以,一旦发现了破坏他这种地位的可能,老大自然要去破坏,消灭这种可能,这也是在使用动物的本能捍卫自己的地盘和权力。

孩子的这种反应其实与社会也是有关系的,现在社会很多现象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包括家长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些做法,也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很多孩子自私自利的人格。

宗春山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也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微观环境的影响。老大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家长、社会教育出了问题。

从微观环境的角度来看,父母应该认识到,要“老二”,家里新增的这个新成员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影响非常大的事件。按照人对应激事件的反应程度来区分,家庭增加新成员绝对在前十位的,强度与之相对应的也就是父母去世、离婚、亲人服刑等事情,所以这个绝不是一个小事情。不管父母是否征求老大的意见,父母都应该有这个“大事件”的认识。

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什么?从家庭看,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社会、家庭的惯性和定式,在这个定式下,一切资源都是向这个独生子女倾斜。形成这种定式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社会资源短缺。在这个背景下,在这个独生子女的眼里,父母、亲人能提供的资源都是他一个人的,是不需要跟别人分享的。而且,二胎家庭毕竟还是少数,孩子也无法从同伴那里获得经验,或者认同这种现象。

而从社会看,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各种资源短缺的社会,为了占有更多的资源,大家都在抢、在争。所以我们、我们的孩子都有“争抢”意识。在这两个背景下,你可以尽量设身处地地理解老大的想法:突然要来的这个老二,要跟他抢资源,抢自己的空间,抢自己的玩具,抢父母的爱……老大目前享有的一切资源都将被压缩,你让老大怎么保持淡定,如何能够坦然面对!

另外从学校教育上来说,我们的教育中允许人当老末吗?我们的教育中,往往不仅不宽容老末,还鼓励所有的人都要争夺第一,只有第一才有价值,“赢者通吃”已经成了所有人的无意识思维。所有人潜意识里都觉得“老末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学校里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胜利者拿到一切,而不是跟失败者一起分享,这种理念其实就是社会现实在教育中的体现。孩子自幼是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的,怎么能去苛责他们不懂得分享?

再想想还有鲶鱼效应,我们成人在面对“新来的年轻人”时候都会下意识防备和警惕,何况是孩子。要知道如果有了老二,老大肯定要考虑父母爱的排序问题,如果老大不能够在爱的排序上排到第一,那么就是老末,而老末代表着得不到关注,没有意义。所以,老大怎么可能不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国外父母为何不会

遭遇“老二”的苦恼

我们的老大会因为担心父母把爱分给老二而做出各种抵抗,那么,在多子女家庭为主的国外,父母们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宗春山告诉记者,国外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跟国内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生老二,这跟国外孩子没有可比性。国外多子女家庭是一种常态,独生子女反而不正常,所以他们的孩子概念里就觉得应该有兄弟姐妹,没有反而难以让人接受。即便是有独生子女家庭,为了避免孩子过于孤单,父母也都会养宠物来陪伴孩子,把这个当作是对孩子的尊重。国外的学校教育传达的也都是“分享、同情心”的理念,包括对待小动物都要尽量尊重。另外,很多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在孩子出生时候,仪式感特别隆重,老大也都可以通过这种仪式来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和欢迎。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要老二、老大将会有兄弟姐妹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压根不需要父母特意去教育。(冯晨清)

二胎基础知识(想生二胎如何过老大这关)(2)

爱的教育不能缺位

观点

夏学銮:

家庭是否要“老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建议父母还是要提前和“老大”沟通,这个沟通不仅仅是事后通知老大,而是要提前做很多工作。比如跟孩子讲讲历史上我们的家庭结构,也把家庭历史跟孩子讲一讲,要知道在历史上我们一直都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独生子女只是一个暂时的、独特的阶段和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不变的形式。要跟孩子讲大家庭、小家庭、主干家庭等各种家庭关系,每个家庭成员在其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父母要告诉“老大”,“老二”不是来跟他争夺资源和爱,而是来陪伴他成长的兄弟,也将是他在未来世界中血缘最亲近的亲人。父母还是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把“老大”商量通。最后是否要“老二”必须得是家庭成员民主共同决策。

宗春山:

父母有处理好这个事情的第一责任。首先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要讲究爱的方式方法,不要给孩子造成父母的爱只给与他一人的错误认识。在这个家庭中,不单纯是父母对他的爱,还要有父母之间的夫妻爱,有父母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爱,还有父母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的爱,让孩子知道爱有很多种方式,也有很多对象。我有一个朋友就做得特别好,他每次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都会给孩子的堂兄弟带一份,从来没有单独给孩子买过礼物,都会带上其他亲戚家孩子的份。他的儿子很自然地认为,父亲的爱并不理所当然地由他独享,后来父母跟他商量要二胎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反对,还特别积极地参与,还自己筹划要买给弟弟的礼物。

我个人觉得是否生老二并不一定要征询老大的意见,尤其是不应该在已经怀上后再去征求老二意见,而是应该早早和老二沟通讨论,让他早早知道老二是来陪伴他的兄弟,让老大水到渠成地参与到这个大事件中来,让他从母亲怀孕起就与这个新生命一点一点地建立联系。老二生下来后,父母也应该有意识地让老大也参与这个重大生活事件,不让他感到老二出生后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减少,感到冷漠。

36岁的小王刚刚生了二胎一个多月,为了要这个老二,她把工作都辞了,“老大秋天就要上初中了,我还得陪着她进行小升初的各种准备,还要带老二,实在没有精力再去上班了。”而让小王高兴的是,之前跟老大红红商量说给她要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时候,红红不仅没有排斥,还特别开心,只不过一心希望妈妈能给她生一个小妹妹。为了让妈妈放心,红红还专门跟小王保证:不惹妈妈生气,不用妈妈接送上学,不跟妈妈顶嘴,一定要乖。在小王怀孕过程中,看到小王很辛苦,红红还主动提出要和同学一起去吃“小饭桌”,不用妈妈给准备饭菜。

小王说,在小妹妹还没出生的时候,红红就特别喜欢腻在妈妈身边,摸妈妈的肚子,跟小妹妹交流,还主动给小妹妹讲故事,读书,“还给她妹妹起了好多乌七八糟的名字,不过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我们一直跟她保证,将来妹妹的小名一定由她来取。现在我家老二的小名叫小青,就是她姐姐给起的。一个名字而已,叫什么都无所谓,但这给了我们老大很多的肯定,也让她更欢迎妹妹的到来。”

小妹妹出生后,红红表现地比妈妈还要紧张,小妹妹每哭一声,只要红红在家,即便她正在吃饭,也会赶紧跑到卧室看看妹妹怎么了,有时候还责怪妈妈:“你怎么总是欺负妹妹,又让妹妹哭了!”

而小王也鼓励红红对妹妹的这种喜爱,小青刚从医院回家的时候,就让红红抱着妹妹照相,还总是以各种理由请红红帮忙照顾老二。“我还跟老大说,妈妈不能碰冷水,请她偶尔帮妹妹洗尿布。我家老大也真是很棒,不光给她妹妹洗了好几次尿布,还曾经帮着她爸爸处理过老二的臭臭。当然,她爸爸负责擦屁股,老大就负责抬着妹妹的脚,但这也不容易了,之前她可是连袜子都得我给洗。”

处理不好跟老二关系的

不仅仅是老大,还有父母

其实不仅仅是老大拿不好对“老二”的态度,有些父母在生了老二之后,往往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处理不好跟老二的关系。

豆豆是爸爸妈妈的第二个女儿,与姐姐是妈妈一手一脚地带大了相比,豆豆完全是由姥姥带大的,豆豆学会的第一个词也是“姥姥”,别人问她谁是妈妈的时候,豆豆的回答让姥姥又幸福又心酸:“我的妈妈是姥姥。”

豆豆的爸爸也是微信达人,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孩子的照片,但是这些照片全是大闺女的,没有一张豆豆的,连姐妹俩的合照都没有。他的朋友无意间提起这个发现,豆豆的爸爸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心思都用在老大身上了,老二如果是个男孩,我还会关注下,又是个女孩,确实也没啥新鲜感了。”豆豆妈妈也有同感:“当初一心盼着是个儿子,结果又是女孩,我自己就没啥心气了。老大当初4岁,也不是太喜欢小妹妹,所以我们就把孩子送姥姥家了。现在要上幼儿园了才接回来,跟我们不太亲,不过,长大了应该就好了。”

与豆豆相比,小斌虽然养在了父母身边,但也没有得到父母的欢心。他是父母的第二个儿子,一心盼着女孩的妈妈听说又生了一个男孩,在产床上就痛哭失声,他的爸爸虽然安慰媳妇,可心里也觉得“压力山大”。因为6岁的老大总是掐小斌,父母把老大送到了奶奶家,请了保姆照顾小斌。“脑袋也睡偏了,还长个大长脸,也不知道像谁,我们都叫他‘大冬瓜’,”小斌的妈妈说起这个小儿子来也没有好气:“太爱哭了,一哭我就叱责他,也不看看你在家里是啥地位,哭什么哭。”

有时候父母对生老二这个事情并没有做好准备,只是因为有这个机会就要了,或者对老二的性别有所期待,一旦事与愿违或者出于得到了就超脱了的心态,对老二关心不够。不过,这也未必是不好。这种不关注其实是表面上的,但其实这是一个应该有的常态。有句俗话说“第一个孩子照着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着猪养”。做父母的,在养老大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经验,孩子一旦有个小情况就关心过度,而等到老二的时候,父母已经对这些情况“脱敏”了,也没有养老大时候的心情和精力了,有时候显得不如带老大时候精心,但对孩子成长未必不好。

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外居住,他们家就是多子女家庭,一共四个孩子。我们都问过他,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带,是不是累坏了。我朋友特别开心地说,孩子多了以后,根本不需要父母管。老大老二就把老三老四包了,有时候为谁给小妹妹穿衣服、谁带小妹妹出去玩还要打上一架呢。小妹妹也特别喜欢跟哥哥姐姐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宁愿跟哥哥姐姐玩也不让父母带。在我们的传统里,其实也是这样的传承:我们经常说的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就是这样的家庭关系。多子女家庭里,兄弟姐妹都是互为玩具,父母反而要退居二线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