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

我们今天所聊的话题,是茅山与崂山。我们之所以将茅山与崂山放在同一个章节,是因为只要一提到这两座山,那么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另外一个相同的词汇——“道士”。

无论是“茅山道士”,还是“崂山道士”,恐怕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年林正英在他所出演的“鬼片”系列中,他那茅山道士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而根据《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所改编的《崂山道士》动画片,更是七零后、八零后眼中的经典之作。

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1)

总之,不管是茅山,还是崂山,都与道士有着不解之缘,换句话说,就是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从道教的角度来看,除了“道教四大名山”之外,那么名气最为响亮的,无疑就是茅山与崂山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方向约26公里处,古称“句曲山”,因其山形曲折犹如一个“句”字而得名。茅山是句容与金坛的交界之地,它南北纵横1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最高海拔372.5米。

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2)

茅山的最高峰,也就是它的主峰,名曰“大茅峰”,别看最高的大茅峰,也只有区区三百多米,但是,这却真真地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茅山属于道教的名山之一,被列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第三十二小洞天,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称。

两宋时期,茅山上的道教建筑规模,达到了鼎盛。当时的茅山之上,宫观林立,竟多达257处,房屋合计5000多间,这简直不是茅山之上有道观,而是道观之中有茅山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茅山上的道教宫观,越来越少,几乎被破坏殆尽,不过,其中著名的九霄万福宫、元符宫等,却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但凡去茅山旅游的朋友,那么对于九霄万福宫和元符宫,一定都是不陌生的。

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3)

茅山是道教的名山,更是道教茅山派的开派之地。所谓“茅山派”,就是“上清派”的别称,因其开派于茅山,所以常被后人称为“茅山派”。实际上,茅山应该叫作句曲山,那么,它又是如何从“句曲山”而变成“茅山”的呢?

相传,西汉时期,陕西咸阳的茅氏三兄弟,即茅盈、茅固、茅衷,他们来到江苏句曲山中修道,后人为了纪念这茅氏三兄弟,就把句曲山改作了“三茅山”,简称“茅山”,而茅氏三兄弟,就是道教神仙谱系上的“三茅真君”。

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4)

崂山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东部,距青岛市区约25公里,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海拔1132.7米。崂山古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早在两千多年前,崂山就有着“神窟仙宅”的美誉。

崂山是道教的圣地,也是当年徐福接受秦始皇的派遣,寻找不死仙药的入海之处。崂山方圆百里,道教宫观星罗密布,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要数太清宫了。太清宫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后来,王重阳的弟子刘长生创立全真随山派,于是,太清宫更是成为了全真随山派的祖庭。

道教崂山派发源地(道教名山之茅山与崂山)(5)

除了太清宫之外,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遇真宫等,也是崂山之上,道家子弟的重要活动场所。其实,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的方士、巫师等,在崂山集会、修炼。后来,道教产生,于是,那些修仙悟道的道士们,更是视崂山为幽奥寻真之境,并在崂山之上兴建宫观,渐渐地,随着宫观数量越来越多,这也就有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这句话了。

下节预告:崆峒山与鹤鸣山

欢迎关注一家争鸣,专注传统文化知识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