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到底有多牛(隔壁的那个巴铁)

前言:前些天,“巴铁”国内爆出了一个大事件,他们的领导人被某神秘势力阴谋给搞下台了,这事直接引发了数十万的群众上了街,场面一度十分失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巴铁到底有多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巴铁到底有多牛(隔壁的那个巴铁)

巴铁到底有多牛

前言:前些天,“巴铁”国内爆出了一个大事件,他们的领导人被某神秘势力阴谋给搞下台了,这事直接引发了数十万的群众上了街,场面一度十分失控。

倘若搁在平时,这绝对是一件稳稳上热搜的大事,奈何近些时日“大毛”和“二毛”的打架实在太过吸引人的眼球,导致这事几乎没有引起多少国人的关注。

然而关注度低,并不意味着事件本身就微不足道了。事实上,这事的重要性绝对超出人们的想象,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变化,很有可能会左右未来地区时局的走向,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1

实话实说,本来我是不打算触碰有关“巴铁”的话题,因为这次的事件波云诡谲,疑雾重重,明显里面的水很深,凭借一两篇文章很难将其解释清楚,再加上我们与“巴铁”的特殊关系,敏感度更是陡然上升了几个层次,写这方面的文一个不小心就会踩雷被封。

不过,后来经朋友提醒,可以避开敏感部分,写一写“巴铁”的历史与过去,这总该没什么问题吧?

所以,我们今天索性就撇开时局,拉长历史的时间线,来聊聊“巴铁”这个国家吧。

说起“巴铁”这个国家,相信绝大多数人的感受,与听到我老家县城的“官渡之战”遗址差不多。

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但具体的情况则完全说不上来。

大家对于“巴铁”的印象,普遍停留在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好、非常铁,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交心朋友,但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历史和过去,却是非常的不了解。

在深入了解“巴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情况。

“巴铁”,全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国土面积约79万平方公里,人口2.08亿,首都是伊斯兰堡。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数千年里,“巴铁”一直是属于印度地区的一部分。注意,这里说的是印度地区,而不是现如今的印度国。因为古代的印度范围非常的广,除了现今的印度国以外,还包括了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缅甸的一部分。

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巴基斯坦与印度、阿富汗等国挨得近,同在一个地区领域,在文化上他们之间亦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就比如,著名的古印度河文明便是诞生于公元前3000年的巴基斯坦境内,而非是现如今的印度。

那个时候,印度地区生活着的居民,是一支被称为达罗毗荼人的土著,这些土著是属于那种又矮又黑的人种,秉性温和,随性散漫,缺乏严密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战斗力非常的一言难尽,遇到外敌入侵,他们基本上只有洗干净脖子挨宰待屠的份了。

不过,上天明显是非常的眷顾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人都在世外桃源般的南亚次大陆上,过着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

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伙在中亚地区瞎溜达的战斗民族——雅利安人意外地发现了开伯尔山口,然后通过这道狭长的山口,长驱直入闯了进来。这些人高马大的雅利安人也不废话,上去就把这帮土著杀得七荤八素,并成功地控制了印度河流域。

从此之后,古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印度地区迎来了著名的“吠陀时代”,印度种姓制度开始建立起来,那些战斗力基本上为负的土著,就此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生活。

2

说到雅利安人,岔出去说两句同一时期的我国。那个时期,作为最先驯服马匹的民族,骁勇善战的雅利安人成功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军队,这对于当时尚且处于青铜、乃至石器时代的世界各大文明来说,无异于“天兵天将”,基本上是属于横扫无敌的状态,武德充沛的雅利安人以中亚为圆心,向四面八方扩张,成功入侵许多的文明地区,占领了广袤的领土。

有传闻说,其中有一支雅利安人一路向东,翻越了崇山峻岭,穿过了茫茫的戈壁沙漠,来到了黄河流域,跟正在崛起的商朝不期而遇。这些强悍好战的游牧民族被商朝人称之为鬼方,他们对于商朝人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彻底解决鬼方的问题,商朝国君武丁与兼任大祭司、女将军的妻子妇好一道,调集了商朝所有的精锐跟鬼方决战。

《易·既济》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经过了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商朝才终于搞定了鬼方,捍卫了华夏文明的火种和延续。

当然了,以上的说法目前仍然存有很大的争议,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鬼方就是东进的雅利安人部落,但以目前的相关文献记载,以及后来殷商遗址陪葬坑的发掘,都证明了当时的商朝人的确跟一支欧罗巴人种有过较大规模的冲突。

不过,由于相隔年代久远,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只能期待相关考古学家们进一步的考察研究,为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答疑解惑。

好了,接下来言归正传,继续来说巴基斯坦和它所处的印度地区。

成功占领控制了印度地区广袤领土的雅利安人也没嘚瑟多久,在随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了新的入侵者,诸如波斯人、马其顿人、希腊人、匈奴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以及后来的法国人和英国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千年的印度地区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反复被入侵、被爆锤的被殖民史。

这些凶悍的入侵者,无一例外都对印度地区展开了惨烈的征服和屠杀,其中以突厥人最为凶残暴戾,他们仗剑传教,对于不肯皈依他们信仰的当地人绝不惯着,直接用屠刀进行起了深入骨髓的说服工作。

由于突厥人杀得太凶太狠,直接就把当时颇为兴盛的佛教给屠没了,以至于作为佛教的发源地,现今印度地区佛教徒的数量少得可怜,其占人口比例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而侥幸留存下来的印度教势力也被迫退出了现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

于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这一带彻底变了色,从人种民族、宗教信仰、乃至文化传承,都被入侵者所替换。

自此之后,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已经完全不同文、不同种、不同宗,双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隔阂。千百年来,大大小小的冲突也是此起彼伏。

这一切也为后来的“印巴分治”,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3

到了近代十八世纪中叶,著名的“鸦片贩子”、“三角贸易达人”、“社达信仰者”、“世界知名搅屎棍”英国开始殖民印度地区。

作为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对于殖民统治有着许许多多的心得小技巧,其中一条就是“分而治之”。在印度地区殖民期间,英国人一直在私底下阴戳戳的搞事情、挑拨离间,使得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原本就不甚有好的关系,变得愈发难以相处。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到了二战爆发前夕,双方的矛盾已经大到了完全无法在一起愉快做朋友的程度。

不过好在当时尚且有一个赶跑殖民者,寻求民族独立的共同目标在维系,使得他们不至于立刻分崩离析,相互火并起来。

此时的英国迫于小胡子希特勒所领导的第三帝国巨大的压力,日子过得别提有多难受了。为了争取到印度人的支持,英国只好勉强答应在战争结束之后,印度如果依旧想走,自己一定会让他们“体面”地离开。

然而英国是那种看到别人好过,比杀了他们都难受的货色,临近分手,不给印度埋上几颗暗雷,添点堵,那是绝不可能会善罢甘休。

再者,对于英国而言,独立统一的印度显然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为了继续保证英国在印度的既得利益保持最大化,必须把印度尽量拆的碎一些。

于是乎,在经过了一番殚精竭虑、煞费苦心地仔细研究之后,一部把印度搞得鸡飞狗跳,持续数十年至今仍不得安宁的《蒙巴顿方案》新鲜出炉。

《蒙巴顿方案》一方面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却规定,包括克什米尔在内的许多敏感地区,应由各个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自然倾向加入巴基斯坦;不过,克什米尔土邦的上层统治者们却是印度教徒,自然是偏向于印度。上下阶层各自坚持己见,丝毫不肯让步,归属的问题就这么僵持住了。

更要命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认为克什米尔地区应该属于自己,并为此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论点支持自己的观点。

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动手用拳头去解决争端了。

于是,从1947年8月,巴基斯坦刚刚宣告独立,就因为克什米尔的问题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也就是“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的数十年中,印巴的关系时好时坏,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对峙和冲突从未中断。较大的两次冲突分别在1965年爆发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和1971年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

4

除了犹如芥藓毒疮一般始终无法根治的克什米尔问题以外,双方在分家的时候,还因为人口迁徙、宗教问题、民族矛盾等问题,爆发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前前后后死了上百万人。

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记载,曾有一列开往伊斯兰堡的火车被劫停之后,遭到了大批印度教暴徒的血洗,据说整个火车到最后被杀的只剩下司机一个人,场面可谓是非常的血腥,极其的少儿不宜。

友情提示,心理素质不够好的小伙伴,千万不要手贱去搜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绝对的不利于身心健康。

这件事被曝光之后,穆斯林们愤怒不已,也劫停了开往孟买方向的火车对车上的印度教徒进行报复,双方就这么你砍我杀的进行着,活生生将印巴地区搞成了一个疯狂混乱的修罗场。

期间印度的“圣雄”甘地,不断地祈祷,痛心疾首地呼吁大家冷静下来,停止杀戮,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人们早已被愤怒和复仇冲昏了头脑,根本就不理会他的呼吁和呐喊,一切仍在继续。

在这场持续的动乱中,无数的妇女惨遭侵犯,无数的老人、儿童被杀害,无数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对于这样的惨剧而言,任何的语言叙述、任何的文字修辞都显得苍白而又无力。

作者只想说,希望这世间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就要问了,既然《蒙巴顿方案》这么坑,造了这么大的孽,那么当初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没人看出其中的不妥吗?他们的脑子被驴给踢了吗?

其实说来也是有些无奈,《蒙巴顿方案》出台前的印度地区,实在是已经达到了随时都要爆的临界点,印巴双方谁也不接受对方提出的方案。

眼瞅着两边针锋相对,内战一触即发,有人寄希望于联合国过来主持大局、调停双方的矛盾,但联合国明显不想趟这趟浑水,委婉地拒绝了调停的请求。

这个时候,突然又有人想起到了一直在旁边,阴戳戳的扇阴风、点鬼火的英国人。尽管这货曾殖民吸血了印度两百余年,坏事做尽做绝,明显不是什么好人,但在当时的印巴双方看来,确实没有比这个曾经的宗主国更适合做“调停人”了。

毕竟失去印度地区的英国,已然从威风八面的“日不落”,退化为了偏安欧洲一隅的英伦三岛,但它老牌帝国的余威尚在,出来当个和事佬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姑且“死马当活马医”,凑合着来吧。

结果,英国人果然不负所望,整出了一个无比坑爹的破方案来。

可是,印巴双方已然没了选择,按照《蒙巴顿方案》来,很有可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来,但不按照方案来,双方继续这么干耗着,随时都会爆发内战,结果可能会更糟糕。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着吧。

于是乎,在对着蒙巴顿全家老小,十八代先祖一通问候之后,印巴双方还是无奈地选择接受《蒙巴顿方案》。

1947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一个自治领。这个时候的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西部就是现今的巴基斯坦,东部的就是现今的孟加拉国。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

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自此,“巴铁”终于变为了现如今的模样。(全文完,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