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

文 | 人骨收集者

ZAO昨天刷屏了。

关于它的用户协议所引发的隐私问题,是目前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不过这并不是今天我们想探讨的重点。

相信你们很多人也都看过了那些被换上自己的脸、或者别的明星的脸以后的视频,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演了或者导演了一段新的电影一样。它们的确已经是一段新的影视片段、「小电影」、「小视频」了。

而这,正好就是我们今天想讨论的话题,或者说提出的一个疑问:当我们把那些热门影视里的段落,换成了自己的脸之后,这些新的「小视频」,会为我们的影像,甚至表演、电影,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

还是先照例介绍下,ZAO是一款换脸APP,点进去你就能看到很多的热门影视片段,你只要上传自己的照片,它就能够把你的脸,替换到这些热门的影视片段里。

独角戏可以,比如《孝庄秘史》里马景涛的咆哮段落。

对手戏也行,比如《失恋巧克力职人》向石原里美发出约会邀请的情节。

还有各种混剪cut,比如莱昂纳多是如何从美少年变成油腻大叔的,也可以换成自己。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2)

理论上来说,你上传其他明星的照片也行,所以其实你可以在这些经典的剧情片段里,重组自己喜欢的CP搭配。

这其实就等于是制造了一段新的「影视」。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3)

这里面当然有很大的伦理问题、隐私风险和法律模糊地带,不过我们先暂且放下这个不谈,因为几乎任何一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而IA换脸术,或者说Deepfake技术其实已经不新鲜了,也早就被用于其他用途。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ZAO 给出的应用场景,当应用场景不同时,一门同样技术也就会体现出完全不同的走向。

ZAO借用了这些热门的影视片段,很明显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民狂欢式空间,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化。就像这个app在开屏画面时候的slogan「AI新玩法」说的那样,注重的是「玩」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4)

从APP里已有的那些视频cut来看,ZAO想要击中的第一波用户心态是满足他们的幻想,这种幻想往往是和自己的偶像同框,演出那些影视作品里的经典桥段,且通常和爱情相关。

马景涛、或者莱奥纳多这类的视频cut是第二类,这类换脸以搞笑、恶搞为主,通过制造喜剧效应来达到娱乐效果。

我们或许可以暂时称之为「替换式娱乐」。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5)

这类娱乐其实已经不新鲜了,抖音上以前很火的那些配音视频,就可以被视为这种替换式娱乐的前身。

2017年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个Reddit账号「DeepFakes」,上传了把盖尔·加朵的合成到成人影片女演员身上的视频,也是类似的反面例子,给受害者直接带来名誉损害。(为了表示尊重,我们就不在这里使用相关的图片了。)

后续的甚至还有DeepNude应用,可以通过换脸来间接脱掉女性的衣服。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6)

斯嘉丽·约翰逊也直接站出来指责这种操作:「什么也阻止不了这些人把我的图片复制粘贴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并且让它看起来逼真的可怕。」

这一次的ZAO则相当于是更进一步,直接调用了流行的影视片段和明星形象,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到这场娱乐狂欢中来。

AI换脸术也并非都是负面的例子,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FaceApp,就能通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依据你的照片推测出你变老后的样子。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7)

在电影拍摄中,也会用这项技术来制作数字替身,它可以用电脑技术生成和真人演员一样的「人」,拥有和他们一样的脸庞、身材、神态甚至表情细节,以此来代替真人演员,完成拍摄时那些极度危险的动作,又或者说,代替已经去世的演员,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再完成的动作。

很多电影中都用到了这项技术。

在《阿甘正传》里,片中插入的肯尼迪片段就是运用了相关技术,甚至还改变了他的口型,为了配合台词。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8)

《速度与激情7》里的保罗·沃克是通过拍摄他的兄弟,再最后数字合成的布莱恩。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9)

《角斗士》中的奥列佛·里德在拍摄过程中心脏病突发去世,片方则借用了演员以前的照片和影像,最后合成了他自己。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0)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塔金总督的画面,则找来了一位和原演员彼得·库欣身材相貌都非常接近的英国演员盖伊·亨利来作为「原型」。工作人员在拍摄之前需要一遍遍观看库欣之前的表演,他是怎么说话的,怎么微笑的,怎么做动作的,再让盖伊·亨利照着去演,最后用拍摄下来的影像素材,经过大量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塔金的「复活」。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1)

以上,都是人工智能所制造的「虚假的」影像,为我们带来的「更真实」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这种「真实」,其实是「虚假」的,而它会对当今的影像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比我们以为的要大。

当我们上传了自己的照片,让自己的形象加入到这些流行的影视片段中去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加入了一场对影像纪实性的破坏,甚至改变了表演的本质。

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是不是?别急,听我慢慢说。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2)

看起来,它距离真正的表演和电影很远,和电影的本质也没什么关系。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我们把自己的脸换到这些影视片段中的明星的身上的时,或者用明星脸换明星脸时,这就已经完全是一段新的影片了。

我们可以随时调用已有的影像生成新的「影像」,普通人的脸可以进入到这些剧情中去,明星的脸也可以进入到这些剧情中去,并且难以分辨真实和虚假。

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3)

还可以做表情包

至少,你在观看这些被换脸过后的视频时,你会暂时性地觉得,这真的是自己,或者新的明星在「表演」。

通过人工智能对这些原有片段的深度学习,随便什么人的脸都可以被替换上去。

新的脸庞代替了原有的,并直接借用原有的脸庞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说话方式、交流反馈,面孔的不同带来新鲜感,让我们觉得这是一段全新的「表演」,并因为这种新鲜感而被它娱乐、转发、传播。

而真正的、演技意义上的表演,也在这种娱乐中被抹杀了。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4)

而这,其实已经成为了某种先兆。

试想那样的一天,我们可以通过技术随意生成场景、人物,替换上普通人或者明星的脸,让这些数字角色跟随我们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这一天显然不远,甚至说,目前其实已经可以实现。

那离影像创作意义上的电影,被这种重复性的、复制的、真假难辨的影像抹杀的一天,也就不远了。

ZAO 的出现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其实是,在如今我们这个遍布了影像的时代里,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

我们常说的那句「眼见为实」,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并不完全适用。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5)

从电影的诞生开始,我们就可以说进入了某种「图像时代」。电影一方面是纪实性的,因为它拍摄下来了那些故事,那些演员们成为角色时候的真实反应,但它一方面也是虚假的,因为那些场景和故事都是经过精心编排,它的创作者们以这些虚假的故事操控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为之感怀动容,这是电影的魅力。

但deepfake技术的出现,则让我们可以随意获取我们想要的影像,或者复制、替换、改造那些已有的影像,重新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让人们对它们产生新的理解。

女演员被高估的演技(叫你以后还敢相信演技吗)(16)

当这项技术以超越道德伦理边界的方式被使用时,便会完全失去了先前它服务于影像艺术创作的意义,从而成为了操纵影像真实性的工具。

一段两段我们自己制作的视频还能够分辨真假,等到它们被批量生产的时候呢?使用那些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视频素材的时候呢?甚至完全用人工智能生成一段由我们或者是明星「出演」的影像呢?

你还能分清吗?

科技在一开始,用提供给我们接近真实的体验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我们在享用这种真实的虚假的同时,也慢慢变得钝化,削弱了对真实的判断力。

什么是真实,正在被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