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讲理的人如何讲理(为什么不讲理的人总有理)

和不讲理的人如何讲理(为什么不讲理的人总有理)(1)

考试通研究院康晓羽老师

逻辑判断题型中有一类题目是考查平行结构的知识点,题干中出现一种逻辑推理形式,问你选项中哪一项与之相对应,这类题目一般情况下都是给出一个逻辑错误的推理,有时需要我们要找到题干中推理的错误之处,才能对应的找到正确答案,题目中会给出那些“不讲理”的论述呢?我们用逻辑学来拆解其中的谬论。

【例1】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下哪项最精准地表明了上述推理的荒谬?

A.甲:"我们不应背后议论我们的朋友。"乙:"难道我们要当面议论我们的朋友吗?"

B.纸牌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另一面写:"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

C.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D.甲:"你的观点和主流的观点是有矛盾的。"乙:"这没什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上题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前半句表达了“我知道一件事”,后半句表达了“我什么也不知道”,这两个命题从逻辑学上来看,显然是互相矛盾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看这句话还觉得有道理呢?这是因为在这句话的表述中,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件事”的概念,即什么都不知道=一件事,“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人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善辩的哲学家把它偷换概念变为一件事情,就形成了这句经典的逻辑错误。我们知道了题干中逻辑推理所犯的错误,再来对应选项:

A项中甲说不应该背后议论朋友,而乙认为不背后议论朋友=当面议论朋友,这是对命题否定的错误推理,与题干荒谬之处不符;B项的表述是英国一个数学家提出的纸牌悖论,无论从纸牌的正面开始推理,还是反面开始推理,两句话都是矛盾的;C项中两句话针对的主体都是大丈夫,有的大丈夫宁死不屈,有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同的俗语都有道理;D项中甲所说的矛盾和乙所说的矛盾不是一个概念,甲说的矛盾是逻辑学上的矛盾,说明乙的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乙偷换了"矛盾"的概念,乙引用的矛盾是哲学里面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这种偷换概念形成的逻辑推理错误与题干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D

【例2】 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都是湖南人,都爱吃辣椒。我所遇到的湖南人都爱吃辣椒。所以,所有的湖南人都爱吃辣椒。

下列与题干论证方式最为类似的是:

A.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肺癌者中90%以上都是汉族人。由此可见,汉族人更容易患肺癌

B.凡溺水而死的人,内脏都有硅藻反应。钱二、孙六、周五都是溺水而死,所以内脏一定有硅藻反应

C.火烧赤壁的吴将周瑜,36岁病死;写《滕王阁序》的王勃,26岁早亡。可见,很早就成功的人往往短寿

D.某厂生产了100台电机,随意抽取50台进行检查,发现5台是次品。由此可知,此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0%

题干中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四个湖南人都爱吃辣椒,还有我遇到的湖南人都爱吃辣椒,其实在逻辑学当中都是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有的湖南人爱吃辣椒,那么题干根据这样一个命题推出所有湖南人都爱吃辣椒,显然是不对的,其中犯得逻辑推理错误就是有的推出所有的。所有的可以推出有的,但是有的不能推出所有的,也就相当于共性可以推出个性,但是个性不能推出共性。接下来分析选项:

A项中推理的错误是由于缺乏前提,统计推理当中我们要得到一个结论需要多种数据作为前提,该项当中只有一个数据是不能够得出结论的,例如可能还需要整体人口比例等信息;B项是一个正确的推理,由所有的推出有的,也就是共性推出个性;C项由两个早成功的人士早亡推出所有早成功的人士都早亡,同样也是由有的推出所有的,是由个性推共性的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D项表述的是一个是抽样统计的过程,从逻辑学上来看推理过程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C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用到逻辑学的知识,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通过学习我们公务员逻辑推理部分的内容,同学们是不是能够在面对那些不讲理的人时不再干着急,而是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他的逻辑学错误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