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关闭手机的安全权限(手机权限究竟要不要开)

你是否经常被推销电话骚扰,而对面推销的内容,正好就是你最近关注的信息?这说明你的信息被泄露了现如今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数量庞大,但你知道吗,很多软件都存在过度获取用户权限和信息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样关闭手机的安全权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样关闭手机的安全权限(手机权限究竟要不要开)

怎样关闭手机的安全权限

你是否经常被推销电话骚扰,而对面推销的内容,正好就是你最近关注的信息?这说明你的信息被泄露了!现如今手机上的各种软件数量庞大,但你知道吗,很多软件都存在过度获取用户权限和信息的问题。

当你下载一个软件后,它是不是会让你授权相关权限?这个时候你为了尽快能够使用,可能就不会仔细看内容,直接授予所有权限,而这可能就是你信息泄露的原因。早在2021年工信部就曾经公布了很多违规软件,它们都有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欺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欧美国家的一名研究员发现了一个恶意软件全球80%的操作系统中都出现了该安全问题。这种“病毒”会被偷偷地植入手机当中,之后黑客就可以直接搜集用户手机上的信息,甚至随意安装和操作应用都不会被发现。

曾有一名大三学生在测试手机厂家最新版本的系统时,统计手机最近功能权限的使用时发现,很多的软件都有频繁自启动并访问读取用户信息的行为。其中甚至有一款教学软件在十分钟内访问相册和文档近3万次;办公软件在1小时内尝试自启动8000次并且不停地读取手机通讯录信息;很多购物、游戏、k歌软件也存在频繁尝试自启动和高频读取手机信息的行为。

有些流氓软件更是过分,在用户卸载时,会通过自动隐藏图标来伪装成已经被卸载的状态,但是实际上仍旧在手机里偷偷运行和获取信息。这时可能就需要通过设置来调整权限是否开放,以及查询软件是否彻底卸载了。

另外,还有网友称,他因好奇注册了一家网贷平台的账号,虽说没有借款,但依旧导致自己通讯录里的人员都受到了骚扰。其实,这是因为网友在下载该软件时,所有的个人信息就已经被获取了。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软件过度索取权限呢?首先,软件在首次下载、安装和使用时,会弹出权限申请的界面。此时我们要有选择地逐个进行设置,把非必要的都点“禁止”

其次,对于已经安装的应用,可以在手机设置中找到应用管理,选择自己要更改权限的应用,进行设置。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手机系统自带的权限管理工具进行管理。

不过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各种权限开通的话会存在哪些风险,简单的科普一下,以便大家能够了解到其重要性

权限可以分为比较直观能被用户理解的普通权限和较难识别的特殊权限。例如短信模块就属于普通权限,有些权限是需要被允许的,比如应用会通过向指定账号发送短信来进行注册。而有些软件会获取短信内容来做些“隐藏操作”,比如读取验证码、登录网银账户,从而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电话模块也属于普通权限,通过权限被允许,用户的通讯录可能会被盗取和分析,甚至添加或删除联系人。而通话记录和内容都有可能会被监听和修改。位置权限如果开启,应用就能够实时获取位置信息来形成用户的行动轨迹进而进行分析。

相机权限则会被应用于偷拍或录制用户个人的所作所为。录音权限会被用来监听跟声音有关的内容,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深有体会,最典型的就是,当你刚提到某样东西,下一刻你的软件就会给你推送相关信息。

特殊权限就比较特别了,功能强大到甚至会直接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如辅助功能权限,部分手机中会显示为“无障碍”,该权限可以被用来模拟用户操作以达到窃取账号的目的,甚至可以远程操作手机。文章开头提到的恶意软件就使用了该权限,不过它是可以在设置中关闭的。

而Root权限是最危险的权限,该权限会允许程序执行任何操作,很可能会被用来损坏手机系统文件,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

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真是让人防不胜防,我们要做好手机权限的严格把控,防止信息被泄露。尤其是如今,很多账号都会与银行卡绑定,若是信息被获取,很有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

比较简单的几个小技巧也可以帮助大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第一,尽量开启手机的指纹识别,通过独一无二的指纹可以防止他人使用自己的手机;第二,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点击他人分享的链接;第三,定期对手机进行杀毒和清理不使用的软件;第四,通过上文提到的方法对软件权限进行管理,关闭非必要的权限;第五,不随意连接公共场所的充电设备以及不信任的无线。

以上的一些关于手机权限的科普,以及保护个人信息的小妙招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若是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如果觉得本期内容有帮助的话,希望可以点赞点关注支持一下。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