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隔句对仗 隔句对和当句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被晋人谢玄目为《诗经》中最好的诗,缘情写景,感人至深。同时,从句法上来说,这四句诗又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后世近体诗中有所谓“隔句对”(又叫“扇面对”),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什么叫隔句对仗 隔句对和当句对(1)

在近体诗中,一般的对仗,都是以一联为单位,即这联的出句要跟落句相对;比如一首律诗,它的第三句要跟第四句相对,第五句要跟第六句相对,这是通常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变体,象“隔句对”,便是上一联的出句跟下一联的出句相对,上一联的落句跟下一联的落句相对,有如“昔我往矣”对“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对“雨雪霏霏”一样。

什么叫隔句对仗 隔句对和当句对(2)

这种“隔句对”,要做到两联之间思绪相连而又珠联璧合,颇不容易;在前人的诗作中也并不多见。这里仅举两例作为说明:杜甫在长安时期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常在一起饮酒论文,一个是郑虔,一个是苏源明。后来郑、苏两人相继死去,杜甫在成都听到消息,便写了一首排律哀悼他们里面有这样四句:“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前两句指郑虔,后两句指苏源明,这里用的就是“隔句对”。白居易在一天夜里听人弹筝有感(弹的是《潇湘送神曲》),作了一首律诗,开头四句是:“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用的也是“隔句对”。另有一种特殊的对仗形式一—“当句对”(又叫“四柱对”),则是诗人们所经常用到的;它的类型很多,特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五言一字相对的,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句天”对“地”,落句“有”对“无”。

七言一字相对的如“草木尽能酬雨露茉枯安敢问乾坤",出句“草”对“木”,“雨”对“露’,落句“荣”对“枯”,“乾”对“坤”。

五言两字相对的,如“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出句“四年”对“三月”,落句“新笋”对“晚花”。

七言两字相对的,如“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气秋”,出句“孤云”对“独鸟”,落句“万井”对千山”。

除此之外,“当句对”还有两个便利之处:一是可以不避同字,如“桃花细还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以“桃花”对“杨花”,以“黄鸟”对“白鸟”,“花”“鸟”两字都重了,这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容许的。二是可以不拘字数,如“山吐睛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以“山吐晴岚”对“水放光”,以“辛夷花白”对柳梢黄,上四下三,虽然字数不等,在意义上却算得上是工对。因为有了这种便利,自然使得对仗形式格外变化无穷,并且读来别有加番情趣。

什么叫隔句对仗 隔句对和当句对(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