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

#情感点评大赏#

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1)

情感问题历来是一个敏感而永久的话题。在长期的生活中,我深刻的感觉到:爱得越深,伤得越重。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

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2)

这是我的同学兼同事所经历的一件真实的事情,当年我们参加工作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一二岁,由于我们踏入的是高中毕业班的课堂,所以不久我的朋友帅气的长相,流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出神入化的讲解,特别是优美的男中音和翩翩的舞姿便博得同学们,尤其是一些高三女同学的青睐。其中就有一位长相苗条,性格内向的女同学,偷偷的爱上了我的这位同事。一年的功夫,他们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不到三年的时间,有了一男一女,夫妻依然恩恩爱爱,实在令人羡慕。

不久,丈夫便调到了城里的另一所高中,妻子留在了家里,务农育孩。

可是有一天,不知道哪个多嘴的人,竟说我的同事在城里有了新欢。这消息传到妻子的耳朵里犹如晴天霹雳,妻子便找了一个借口将一双儿女托付给公婆,然后乘车来到了城里。也是凑巧,正当妻子风尘仆仆地敲开丈夫宿舍门的时候,却发现学校里有名的一位比丈夫年龄稍大的中年女教师正坐在床沿边,很暧昧的与丈夫在交谈着,女教师眉目含情不时用跳蚤的眼光看着我的同事。由于当时宿办合一,面积非常小,只有9平方米,所以两个人的距离比较近,正好给他的妻子造成了误会,她看到此情此景,二话不说,伸手抽了丈夫一个耳光。丈夫一头雾水,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妻子已拉开房门,甩手走了。等他随后追去的时候,妻子头也不回的跑到了车站急匆匆的坐着返乡的车回到了家里。

悲惨的事情发生了,第2天早上,婆婆的早饭已经做好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儿媳起来吃饭,因为按照往常的习惯,儿媳起得往往比婆婆早,总是第1个洗漱之后在厨房里忙碌着,可今天早上太阳都已经老高了,还不见媳妇起来,这是怎么了?婆婆于是战战兢兢的敲了敲儿媳的门,不见动静,推门进去,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儿媳妇静静的躺在炕上,口角流着白沫,一股呛人的农药气味儿迎面而来,早已没了气息。

大家听到这个噩耗都感到非常诧异,关系那么好的一对夫妻,为什么突然之间妻子就服毒自尽了呢?后来通过全面的了解我才知道,他们两个自结婚到妻子自杀前,感情一直非常的好,没吵过一次架,没拌过一句嘴 ,妻子对丈夫温情脉脉,丈夫对妻子恩爱有加,正是因为感情太深,所以当妻子听到丈夫与别的女人有暧昧关系的谣言时,她丝毫不加考证就信以为真,觉得丈夫背叛了自己,结果走上了自杀之路。

故事二

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3)

这是我邻居家发生的一切事情。邻居家儿子在男大当婚之年,看上了同村的一位姑娘,而且私定终身。当父母请媒人前去求婚的时候,却遭到了女方父母的极力反对。理由很简单,男方家太穷。尽管女方也很爱慕男方,男方始终没有放弃,但是他们根本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个男子一气之下找了个机会,结果将阻止他们婚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女方的父母。有一次趁人不备,操着一把菜刀,将女方的父亲砍了个重伤,结果被判刑入狱。

故事三

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4)

这是我们村一个真实的故事,夫妻两个当初恋爱的时候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也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缔结的婚姻,在此之前,两个人天各一方,互不认识,但是结婚之后,都为油盐酱醋茶忙碌着,为孩子的成长奔波着,时不时免不了争争吵吵,但是在情感问题上,他们看得既很认真又很理智,平时看不出他们之间感情有多么好,但是在彼此之间发生了重病或者遭受了别人的误会心情沮丧的时候,他们会默默的倾尽所有的力量和能力去照顾对方。就这样 ,在患难中二人感情步步加深。他们对这个家庭都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彼此互相宽容,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尽管现在年龄已经60多岁了,但是他们感情越来越深厚,几乎达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三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爱的情感箴言(爱得太深就会伤得太重)(5)

从上面的三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我自己的体会是:婚姻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纽带,就像一条小溪一样,必须经过高山,必须经过坎坷不平的河床磨练,要包容无数条比它也许更大更长的溪流,最终才能在时而澎湃奔腾、时而碧波如镜的流淌中走向最高的境界——涌向家庭这片大海。如果这条小溪一开始就流进了大海,它的经历未免太简单了,太没有故事了。反之,如果这条小溪一直经历的是坎坷不平,曲曲弯弯的河床,也未免过于波澜壮阔,这正像夫妻的感情一样,夫妻之间是需要不断的进行磨合的,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中,才能增进对方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宽容自己 ,包容自己。最终才能使彼此的信任在不断的磨合中步步加深,达到白头偕老。

要知道:爱的越深,伤的最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