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什么(有关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简介)

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晚辈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什么(有关春节初一到十五的习俗简介)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什么

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晚辈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正月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正月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各家置办酒席,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为财神贺辰 。

正月初五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祈求一年财源广进。

正月初六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七人口日,传说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头饰的习俗。

正月初八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正月初十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

正月十二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正月十三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

正月十四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购买灯笼,热闹非凡。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