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

文章:保姆级抠图教程 Round1

来自公众号:研习设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

1

看形状

第一我们要看形状特征,图像的边缘清晰流畅,在这基础上,如果说图像本身没有透明的区域,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外形还是基本的几何形就可以选择用选框工具和多边形套索用具,如果对象是不规则形状,但是边缘又很光滑,就适合用钢笔工具。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

比如画面的圆形盘子,就适合用椭圆形工具抠取。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

比如画面中的手表,边缘不规则,但是很清晰,我们就可以选择钢笔工具来抠取。

2

看色彩

第二个看色彩,要看选择的对象与背景之间是否存在足够大的差异,如果差异够大,我们就可以用色彩范围来抠取对象,最适用于的工具就是色彩范围。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

比如画面中茶壶与红色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可以选择色彩范围命令来抠取。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5)

图像中背景与主体色彩差异很大,我们同样可以选择色彩范围命令抠取。

3

看色调

第三,要看色调差异,它就不像色彩差异那么直观了。色调主要针对的是黑白灰的层次,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色调差异,我们才能分辨出各种物体,那该如何判断根据色调的抠图呢?对于ps来说,任何一副彩色图像都可以生成黑白灰的单色图像,而红色、黄色、蓝色等有彩色,不过是不同明度的灰色而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图像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来选择对象,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判断图片是否存在足够的色调差异,想必很多同学有了答案,就是通道,只需要观察通道里的灰度就能辨别,然后再去判断用什么工具抠取最为合适。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6)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7)

刚才我们说了色调其实主要根据图像的黑白灰层级来判断的,就像我们画素描,会把所看的影像用明暗的调子绘制出来,这样就很直观感受到画面的色调差异。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8)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9)

比如这张图片,我们观察他的通道就能发现三个通道,就是三个黑白灰的图像。每个通道都是记录相应的颜色信息,比如红色通道记录的就是红色信息。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0)

这张图片根据人物与背景的色调差异,我们可以判断用调整边缘命令,或者通道工具来抠图。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1)

根据人物与背景的色调差异和色彩差异,我们可以选择调整边缘色彩范围、背景橡皮擦等工具。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2)

主体和背景色调差异不是很大时候,我们就可以磁性套索或者钢笔工具来抠取。

4

看边界

第四看边界的复杂程度,人的头发、动物毛发、树枝树叶等边缘复杂的对象,都是难以选择的对象,抠这样的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调整边缘命令适合对象与背景色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的,而应对更加复杂的毛发,和背景差异不大的时候就得用通道,有时快速蒙版,色彩范围这些命令也同样适用,这就要看边界复杂程度和色调上的差异综合来判断了。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3)

这张图片小猫的毛发边界与背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用调整边缘来抠取。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4)

像这个图片背景与主体差异很大,虽然主体的边界轮廓很复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色彩范围或混合颜色带来抠取图像。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5)

这种边缘极其光滑的,就可以选择钢笔或磁性套索。

5

看透明度

还可以看透明度,我们都知道,位图就是有成千上万个像素组成的,ps就是通过修改这些像素来完成对图像的处理,抠图也一样,当我们使用普通选区选择图像,可以将图像内容完全抠出,也就是像素的选择程度为100%,如果选择程度低于100%,则抠出的图像就呈现半透明的感觉,在抠半透明的图像时,比如冰块,水杯,气泡等,如果对象区域像素的选择程度过高,抠出之后透明区域就会保留过多背景,给人一种不够彻底的感觉,如果透明区域选择过低,则对象又会丢失很多必要的细节,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通道来抠取透明对象。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6)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7)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8)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来看下抠图的工具是怎样操作的。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0)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1)

基本选择工具里包含了几何选择工具和非几何选择工具,几何选择工具包含矩形选框和椭圆形选框工具,非几何选择工具包括套索工具和多边形套索工具。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2)

先介绍几何选择工具,这两个工具很简单,主要是针对圆形或方形物体进行抠取会很方便,在物体上方按住shift键,拉出一个正圆形,然后再右键变换选区,调整大小,就可以了。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3)

这两个想必大家也不陌生,这里以多边形套索为例,它适合选择边缘为直线的对象,如果画的不够准确按delete键就能删除,然后再继续绘制。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4)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5)

智能抠图工具包含了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快速选择工具,色彩范围工具,选择并遮住工具,背景橡皮擦工具,这些工具都有自动识别图像边界的功能,我们可以用他们选择比较复杂的对象。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6)

先介绍磁性套索工具,磁性磁性,吸附力肯定很强了,先看下各个参数的功能: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7)

红色部分我就不介绍了,是大多数工具都自带的选项,一般我们选择默认就可以了。宽度指的是检测宽度,它决定了以光标为中心,周围有多少个像素能被检测到,数值范围在1像素—256像素之间,这个值可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画面清晰度来设置,足够清晰你就设置大一些,不清晰你就设置小点,对比度决定了选择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有多大才能被检测到,设置越高代表只能检测到与背景对比很明显的图像边缘,所以一般不要设置太大,10就行了,频率决定了以什么样的频率设置锚点,数值越高,锚点就设置越快,数量也就越多。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8)

磁性套索工具能自动查找对象的边缘,针对像素清晰并且物体与背景反差较大的图像比较好用,鼠标沿着物体边缘移动就会自动吸附上,如果有偏差,可以用鼠标单击一下,再继续,这样就能快速扣出对象。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29)

接下来是仙女棒——魔棒工具,它是一种基于色调和颜色差异来构建选区的工具,或者是轮廓非常明显的对象,都是比较适合用魔棒工具的。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0)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1)

取样点就是固定的选区大小,大多数情况我们默认就行了,容差值代表你点击那一个像素与之相邻的多少差值色调被选上,也就是值越大,被选上的像素也就越多,默认是32,取值范围在0-255之间,这里我用一个马赛克后的图片代替,容差我设置为30,当我点图像中蓝色的色块之后,就会有和这个像素相差30个色调颜色会被选中,无论是加30,还是减30,都会被选中(红色区域)。连续勾选掉之后,相同的像素会被选中,点选之后,就只能选中当前的像素。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2)

背景与主体色彩反差比较大,选魔棒工具,这里,容差设置成60这样,选中的范围更广,因为茶壶颜色为白色,所以可以把容差设置大些,点选背景,按住shift加选,这样就提取出主体了。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3)

快速选择工具,这个图标我们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和画笔有关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像使用画笔涂抹一样,绘制选区,拖动鼠标时,选区会自动向外扩展并自动查找边缘。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4)

这个上方的工具都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多解释了,选择中间的添加选区,调整笔尖大小,点选自动增强,会减少选区边界的粗糙度和锯齿,然后就涂抹就行了。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5)

色彩范围,也是我们很常用的抠图工具,它主要是根据图像颜色和色调范围创建选区,和之前讲的魔棒挺像的,不过,它更高级,因为提供了很多控制的选项。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6)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7)

选择后面点选高光,渐变色中的白色就会被选中。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8)

选择后面点选红色,画面的红色会被选中。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39)

点选图像之后,预览框里面的图像就会变成原图像,在下面选区预览后面,可以选择预览模式,但是这个时候大图像就变成了预览图。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0)

用色彩范围抠出鞋子,先用套索工具把鞋大致抠出来,然后提取图层,隐藏背景,选择色彩范围,用吸管工具点选白色,调整颜色范围,然后点击加选吸管,把鞋子底部的阴影点选进去,点击确定,然后我们看到鞋子上有些地方也被选中了,可以用套索工具减选这些地方,然后再添加一个图层蒙版就可以,鞋子下方还有一点阴影,我们之后可以用钢笔工具,或者选择并遮住来修饰就可以了。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1)

选择并遮住,根据名字也能猜到,抠取之后会有蒙版遮住一部分的区域,下面介绍工具的功能: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2)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3)

洋葱皮:将选区显示为动画样式的洋葱皮结构

闪烁虚线:将选区边框显示为闪烁虚线

叠加:将选区显示为透明颜色叠加。未选中区域显示为该颜色。默认颜色为红色。

黑底:将选区置于黑色背景上

白底:将选区置于白色背景上

黑白:将选区显示为黑白蒙版

图层:将选区周围变成透明区域

显示边缘:显示调整区域

显示原稿:显示原始选区

高品质预览:渲染更改的准确预览。不开,会卡。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4)

不透明度:为视图模式设置不透明度

半径:确定发生边缘调整的选区边框的大小。对比较硬的边使用较小的半径,对较柔和的边缘使用较大的半径。

智能半径:允许选区边缘出现宽度可变的调整区域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5)

平滑:可以减少选区边界中的不规则区域,创建更加平滑的轮廓,对于矩形选区,则可以使其边角变得平滑。

羽化:可以对选区进行羽化,范围在0-250像素。

对比度:可以锐化选区边缘并去除模糊的不自然感。对于添加羽化效果的选区,增加对比度可以减少或消除羽化。

移动边缘:设置负数时,可以收缩选区边界,设置正值时,可以扩展选区边界。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6)

净化颜色:勾选后,可以将彩色边替换为附近完全选中的像素颜色。

输出到:可以选择选区的输出方式,决定了调整后的选区是变为当前图层上的选区或蒙版,一般选择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7)

用快速选择工具把主体框选出来,进入选择并遮住,用优化边缘画笔工具在毛毯周围涂抹,因为图像中毛毯和背景的对比度比较大,所以很适合用此方法,之后再适当调整平滑,羽化等数值,输出到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

保姆级抠图教程(保姆级抠图教程1)(48)

回到图层,因为毛毯边缘与黑色相接,所以会带有一些黑色,包括我们在抠头发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在上方新建个图层,剪切蒙版置入到下方图层中,选择画笔工具,适当降低不透明度,吸取毛毯的颜色,在新图层中,沿着图像边缘绘制,这样就去掉了黑色的杂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