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孩子教育是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每一个动作和言谈举止,对每一件事的处理方式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好与坏的培养,每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风格迥异,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千差万别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恐怕是很多家长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怎么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么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怎么培养孩子健全独立的人格

孩子教育是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每一个动作和言谈举止,对每一件事的处理方式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好与坏的培养,每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风格迥异,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千差万别。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恐怕是很多家长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有的孩子总是能为自己制定目标,并不断地努力去实现,而有的孩子却不愿意主动去做任何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表现的如此不一样呢?这就是孩子的实现欲求不同造成的。孩子的实现欲求与家长是否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现欲求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这种欲求是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实际上,这种欲求在很小的时期就基本形成了,例如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马上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话,孩子就会相信,凭借自己的哭泣就能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实现欲求就是从这种思想开始形成的。孩子哭闹,如果父母因为家务事忙而顾不上照顾孩子,有意让小孩子不断哭下去的话而不加理睬,等小孩哭闹够了自己就停下来了,一次两次三次,小孩子就不会再无理哭闹,因为他知道哭也不会使周围环境发生任何变化,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小孩子一哭闹就紧张,生怕有什么闪失,小孩子的什么无理要求都一股脑儿满足,这给小孩子一种误导:凡是我想要的想得到的,通过哭闹我就得到,大人就会满足我,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定式,等大了就会容易不能自立,凡事容易依赖父母,依赖别人,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

但是,不哭而且老实的孩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则比较迟钝,一般的婴儿都是通过哭泣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这是他们影响外界变化的人生初体验。

发育初期的体验是孩子思想形成的核心,所以,在婴儿期,对于孩子发出的声音和说的话,父母都应给予积极的回应。当孩子成长期,对什么有益身心健康的东西感兴趣时,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打击与谩骂,更不要无端指责与否定,这对培养他们的实现欲求是相当重要的。

儿童时期,对孩子独立能力的训练与孩子实现欲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以对父母的养育态度与孩子实现欲求的强弱到底有多少关联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实现欲求高的孩子,一般都是母父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们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教孩子一个人过人行横道;让他们自己管理零花钱;鼓励他们参与适当的家务;自己能处理的事情自己处理,经常对他们的行动给予表扬和称赞,并且很少用“不能这样干”、“你要那样做”之类的命令式,更不能使用“笨死了”、“你真蠢”、“你就是个傻子”之类的否定式的人格侮辱,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不利的。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特别关心的话(当然是指适当适度的关心,而不是凡事包办一切溺爱式的关心),孩子的实现欲求就强烈,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既要求孩子获得好成绩,又热情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尤其是父亲对孩子的独立性要保持着宽容的态度,这尤为关键,因为父亲一般是“严”的代名词。而母亲,要敢于放手孩子去面对和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溺爱式的包办一切。反之,有些家长只知道孩子一做错事就训斥与诃责,从不问问题的根由,从不知道认真开导,热情鼓励,从不和孩子谈心,和孩子交朋友,结果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也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父母对孩子性格、身心健康、成长等至关重要,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为人父母者,一个不好的动作,一种不好的行为,甚至一句无端的责骂,尤其是父母长期不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都会影响孩子未来一生的心理健康,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和挥之不去的心里阴影,所以,为人父母者都要懂得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称赞孩子、真诚对待孩子,努力培养一个有独立人格、懂得尊重他人、孝敬父母老人、热爱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若此,功莫大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