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

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1)

(本文同发于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与微博:孔鲤。)

最好的《神雕侠侣》电视剧是哪一版?我想这个答案见仁见智,即便是稀烂无比的任贤齐、吴倩莲版,都有不少人能挑出亮点。

最好的小龙女是由谁扮演的?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更是精彩纷呈,陈玉莲、李若彤、范文芳、刘亦菲甚至陈妍希等,都有不少拥趸。

但如果问最好的杨过是谁?我想即便这个角色由张国荣和刘德华饰演过,但大家心中的第一反应也一定是他——

古天乐。

虽然当年演杨过时古天乐的演技并算不得好,甚至还有些稚嫩青涩,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杨过,乃至于最俊美的古装形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古天乐的剑眉星目,非常符合原著里「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生威」的描写,还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古天乐非常能够理解杨过的心境。

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2)

古天乐出身在香港旺角一个经济情况不太好的家庭,父亲开店铺,卖衣服。由于家境不好,他中学毕业后,便开始混社会,前前后后做过三十多份工作,端盘子、做苦力、当保安……由于过早地接触社会,古天乐不可避免沾染上了一些习气,成为了「小混混」,身边多了很多不务正业的朋友。在某次朋友抢劫后,他为了替朋友担干系而顶替罪名入狱,而在狱中时得知自己的好朋友又抢走了自己的女朋友,所以性情偏激的他在监狱里经常打架,刑期一路延到两年后。

这是很多演员都不曾有过的经历。如此崎岖的过去使得后来的古天乐在接拍杨过这一角色时,纵然演技青涩,却可以非常理解杨过,知道杨过会怎么想、怎么做。

古天乐身上有和杨过一样的气质,一种自卑的气质,一种叛逆的气质,一种冲动的气质。所以古天乐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杨过。

而杨过的「父亲」,金庸也有。

一 杨过与金庸

翻阅金庸访谈的文字,会发现不可避免会问到金庸最喜欢哪个角色,金庸在不同时候回答过不同的版本,但细心人能看出,每一个版本里都有杨过的身影。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人物的情感足够饱满、写得最好,还因为在杨过身上,有着金庸自己的投射。

一九三九年,金庸初中进入联高(今嘉兴一中)。早在这时他已经在学校内的壁报上发表过好几篇颇具水准的文章,颇为自负的他,在某次壁报上,写下讽刺训导主任的《阿丽丝漫游记》,一石激起千层浪,金庸被学校开除,后经多方斡旋,终于改成了从联高退学,至衢州中学读完高中。

而后,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却「屡教不改」,又一次投诉校内党员被勒令退学。

让我们回想一下《神雕侠侣》里杨过的经历。

少年时期被郭靖、黄蓉在嘉兴发现,于是带回桃花岛,却因为顶撞了飞天蝙蝠柯镇恶,不得不逐出桃花岛。——这是第一次「退学」。

而后心地仁慈的郭靖决定将杨过带到终南山全真教,希望名门正派能够好好教导杨过长大成人,也不枉自己对义弟杨康的情义,谁料杨过到了全真教,拳打师尊,脚踢师兄,最后叛教而出,去了古墓派。——这是第二次「退学」。

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3)

杨过的两次被逐经历和金庸的两次「退学」经历如出一辙,可以说金庸在塑造杨过叛逆的性情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过去。

此外,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系毕业的金庸怀着满腔热血,想要报效祖国,当一名外交官。然而当时外交部的乔冠华却遗憾地对金庸进行了婉拒,理由很简单,金庸出身海宁查家,是封建地主阶级世家,属于剥削阶级,必须受训写出深刻的自传交代才能有机会参与外交建设。

我们无意去评判这件事的对与错,只是很显然金庸当时的壮志豪情败给了自己的出身——而大家都很清楚,因为自己父亲杨康的罪孽,杨过从小就受人歧视,带有「原罪」,丘处机、黄蓉、柯镇恶这些当时拥有主流话语权的人始终都对他充满着戒备——因此金庸在塑造杨过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血统论的鄙夷。

又到了一九五九年,由于作为《大公报》的记者,查良镛(即金庸原名)和该报的左派政治理念不符,而当时市面上也没有一份能够和他政治观相近的报社,于是查良镛毅然辞职,自己开办一家报社。

这就是在香港地区赫赫有名的《明报》。

但在当年,如何从早已被市场瓜分的报刊市场里杀出来,着实是一个难题。好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横空出世后,奠定了自己的武侠小说宗师地位。因此在金庸离开《大公报》创建《明报》的情况下,他选择在《明报》上连载一部和郭靖、黄蓉有关的小说,这显然是对《明报》的传播度极有帮助的。

很多年以后金庸的好友倪匡这么评价:「《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于是大家都知道了,《明报》上第一部金庸连载的小说,就是《神雕侠侣》。金庸因为要反对所以自己走向了《大公报》的对立面,因为和主流不妥协而自立门户。

这样的反抗精神被金庸代入进了小说里,于是杨过的形象诞生了。

而杨过此生的最大主旋律,就是「反抗」二字。

因此比较一番《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回目我们也能发现其中差异。《射雕英雄传》的回目大多是《风雪惊变》、《大军西征》、《是非善恶》等正命题,更偏重集体;而《神雕侠侣》的回目则极为偏近个人情绪,如《风月无情》、《风尘困顿》、《生死茫茫》等。此外,两本书的开端分别是说书人讲靖康耻和道姑与怪人闻言情动,也奠定了二书基调的不同。

也是郭靖和杨过的不同。

郭靖在《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章《荒村野店》里再次遇到和自己有婚约的华筝时,虽然心中所爱是黄蓉,却因为礼法,而决定回去与华筝结婚,否则就和他的道德观不符;而杨过若是遇到这事,他可管不着。所以杨过才会更加注重自我,也因此他是金庸小说里唯一一个自创武功的主角。

黯然销魂掌。因为小龙女。

二 杨过与小龙女

杨过最爱谁?这个问题问了快六十年了,但依然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朋友引用陈墨的观点,论证杨过最爱郭芙,那是无稽之谈,如果说爱情,那么杨过一定是最爱小龙女,无论从作者金庸的主观意图,还是从书中的描写,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只是,杨过的这个「最爱」,究竟有多爱呢?

我们看到,在杨过早年和小龙女相处的过程中,就像《神雕侠侣》的主题「离合无常」四个字说的那样,他们是不断相遇、不断分离的。杨过往往自己认为,阻碍他和小龙女在一起的原因是不合道德理念,是受到郭靖、黄蓉等主流人士的干扰,但其实只要我们去看一看这四次分开的原因,就会发现竟然没有一次是因为礼教大防。

第一次是懵懂无知。小龙女被道士尹志平(甄志丙)奸污后,误以为是杨过来与自己行事,害羞地问杨过:「难道你不当我是你妻子?」

换来的却是杨过十足的惊愕——

杨过从未想到过这件事,突然被她问到,不由得张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妻子,我怎么配?你是我师父,是我姑姑。」

于是小龙女弃而去,杨过这才开始慢慢开启自己的内心,紧接着他遇到了陆无双和完颜萍,一个是白衣少女,一个是眉眼相似,尽皆当作了小龙女一般。

第二次是英雄大会后,杨过和小龙女明确说了要在一起,事后黄蓉久经人事,知道他俩性子不合,所以去问小龙女,小龙女想必也隐隐然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板下脸来对黄蓉说:「我问过儿去,我不跟你说了。」

这时的小龙女对杨过还是抱有希望的,她希望杨过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谁料——

思来想去难以明白,半夜里叫醒杨过,问道:「过儿,有一件事你须得真心答我。你和我住在古墓之中,多过得几年,可会想到外边的花花世界?」杨过一怔,半晌不答。小龙女又问:「你若是不能出来,可会烦恼?你虽爱我之心始终不变,在古墓中时日久了,可会气闷?」

这几句话杨过均觉好生难答,此刻想来,得与小龙女终身厮守,当真是快活胜过神仙,但在冷冰冰、黑沉沉的古墓之中,纵然住了十年、二十年仍不厌倦,住到三十年呢?四十年呢?顺口说一句「决不气闷」,原自容易,但他对小龙女一片至诚,从来没半点虚假,沉吟片刻,道:「姑姑,要是咱们气闷了、厌烦了,那便一同出来便是。」

小龙女嗯了一声,不再言语,心想:「郭夫人的话倒非骗我。将来他终究会气闷,要出墓来,那时人人都瞧他不起,他做人有何乐趣?我和他好,不知何以旁人要轻贱于他?想来我是个不祥之人了。我喜欢他、疼爱他,要了我的性命也行。可是这般反而害得他不快活,那他还是不娶我的好。那日晚上在终南山巅,他不肯答应要我做妻子,自必为此了。」反复思量良久,只听得杨过鼻息调匀,沉睡正酣,于是轻轻下地,走到炕边,凝视着他俊美的脸庞,中心栗六,柔肠百转,不禁掉下泪来。

性子不合,这才是杨过和小龙女分开的最大原因,可惜杨过却不能懂,次日不见了小龙女,把怨恨全归结为了礼教大防。

杨过和小龙女并不能完全互相理解,金庸在第三十章《离合无常》里特地标明了这一点,那时小龙女身中剧毒,乃是不治之症,杨过十分心急,然而小龙女和一灯大师相遇后的交谈言辞他却始终不能理解。这是由性子导致的人生观的不同,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分离的原因。

杨过睁大了眼睛望着一灯,心想:「龙儿能否治愈,尚在未定之天,你却不说一句安慰的言语。」小龙女淡淡一笑,道:「大师说得很是。」眼望身周大雪,淡淡的道:「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一灯点了点头,转头望着慈恩,道:「你懂么?」慈恩点了点头,心想日出雪消,冬天下雪,这些粗浅的道理有甚么不懂?

杨过和小龙女本来心心相印,对方即是最隐晦的心意相互也均洞悉,但此刻她和一灯对答,自己却是隔了一层。似乎她和一灯相互知心,自己反而成了外人,这情境自与小龙女相爱以来从所未有,不由得大感迷惘。

一灯从怀中取出一个鸡蛋,交给了小龙女,说道:「世上鸡先有呢,还是蛋先有?」这是个千古无人能解的难题。杨过心想:「当此生死关头,怎地问起这些不打紧的事来?」

据说金庸在连载《神雕侠侣》时本打算基调一路悲壮,最后让杨过和小龙女永不相见的,却敌不过读者的抗议,纷至沓来的信件堆砌如山,金庸不得不选择在十六年后让杨过在绝情谷底发现小龙女的行踪,最后与她归隐山林。至于杨过此后又会不会再出现,金庸就讨巧地没有再往下写了。

那么,杨过究竟爱不爱小龙女?杨过显然是爱小龙女的。但是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本身,就包含了其它层面的象征。或者说,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是他对命运的抗争。

曾昭旭在《金庸笔下的性情世界》里写道:「这悲剧性从杨过这边来说,便是他原可以凭自己冲至的道德理境如今限于清虚的格局而不能出头了。而从小龙女那边来说,则是她对杨过的许多言行表现有根本的不解。遂显出二人的结合,有着隐隐的危机。」

通过第一段《杨过与金庸》我们就能看出,在这部小说里,杨过展现出了他一个非常强烈的主动倾向,那就是不满他人因自己出身而带来的目光,不满他人因自己行为而带来的鄙夷,所以他叛逆、冲动。

第十四章《礼教大防》上,杨过在众人面前说要小龙女当她的妻子,丝毫没有提及自己对小龙女有多深情,而是不服气,为什么只因为姑姑教过他武功,便不能做他妻子?想到此处,胸头怒气涌将上来。他本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偏激刚烈之人,此时受了冤枉,更是甩出来什么也不理会了:「我做了甚么事碍着你们了?我又害了谁啦?姑姑教过我武功,可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你们斩我一千刀、一万刀,我还是要她做妻子。」

即便是在杨过和小龙女成婚的时候,他还是这么说:「甚么师徒名分,甚么名节清白,咱们通统当是放屁!通统滚他妈的蛋!死也罢,活也罢,咱俩谁也没命苦,谁也不会孤苦伶仃。从今而后,你不是我师父,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

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4)

某种程度上,小龙女已成为杨过此生反抗命运的最高目标,成为他生命主旋律的图腾。

这时,我们已无从区分杨过是更爱小龙女多一些,还是更想表达自己的不屈多一些,也许都有。

但很多人都忘记了一个词:物极必反。就在杨过过分刻意强调自己反抗精神的同时,他自己也不自觉走向了那一面。

三 杨过与西狂

杨过此人一生好强,至情至性,就连在大雕面前也不甘示弱,肯吃苦胆,肯练内功,就是因为不愿在大雕面前服输。

但俗话说得好,越表现什么往往就越缺什么。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其实不止一次表现出杨过潜意识下希望得到主流理解、愿意妥协的段落。

在第十一章《风尘困顿》中,杨过听说郭靖和黄蓉要开英雄大会,心下冷笑:「从前我在你家吃闲饭,给你们轻贱戏弄,那时我年幼无能,吃了不少苦头。此刻我以天下为家,还倚靠你们甚么?」这本无可厚非,可是金庸偏偏写了个杨过心念一转:「我不如装作潦倒不堪,前去投靠,且瞧他们如何待我。」

此举甚是有趣,金庸接着写道——

(杨过)寻了一个僻静所在,将头发扯得稀乱,在左眼上重重打了一拳,面颊上抓了几把,左眼登时青肿,脸上多了几条血痕。他本就衣衫不整,这时更把衣裤再撕得七零八落,在泥尘中打了几个滚,配上这匹满身癞疮的丑马,果然是一副穷途末路、奄奄欲毙的模样。装扮已毕,一跷一拐的回到大路,马也不骑了,随着众化子而行。

杨过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那就是「且瞧他们如何待我」,但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要跟人对着干的杨过,为什么偏要这么做?

就在第十二章《英雄大宴》里,金庸写出了原因,那时杨过因为从洪七公处学到了打狗棒的招式,「生怕黄蓉知道他偷学打狗棒法,要施辣手取他性命」。

谁料黄蓉却对他并无恶意,而是柔声安慰了他一番,将他当作了孩子一般看待。惊疑中的杨过「从未听黄蓉如此温柔诚恳的对自己说话,只见她眼中充满着怜爱之情,不由得大是感动,胸口热血上涌,不禁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好一个「哭了出来」!杨过如此叛逆的少年居然在这当口失声痛哭,「越哭越响,抽抽噎噎,自与小龙女分别以来,首次感到这般温暖」。金庸在此处着实是妙笔生花,杨过内心的潜意识立刻被勾了出来——

原来他所谓的要自轻自贱扮作叫花子,本意上却是希望郭靖、黄蓉能对他好一点,哪怕只好一点他也心满意足了。也就是说,早在他心中,就已将郭靖和黄蓉当成了父亲和母亲看待!

越是表现得离经叛道,其实越是希望得到主流的认同。这其实是对自我的极度重视和自始至终对自我的审视,只有非常关注自身,才会去感受自己和主流究竟是相处融洽还是格格不入。

当然我们知道,身为一个主角,金庸不可能让杨过犯下太多错事,比如刺杀郭靖,比如投敌蒙古,但这样的一个主角要能不这么做,一定有自己内心的转变。因此金庸特地让杨过见到了其他人终身都难得一见的大场面,这颗种子在杨过心中发芽,最后塑造出了「西狂」。

华山之巅,西毒北丐,相视一笑,一同归天。

杨过小龙女故事线(杨过的生命图腾)(5)

只听洪七公哈哈大笑,叫道:「老毒物欧阳锋,亏你想得出这一着绝招,当真了得!好欧阳锋,好欧阳锋。」

欧阳锋数日恶斗,一宵苦思,已是神衰力竭,听他连叫三声「欧阳锋」,突然间回光反照,心中斗然如一片明镜,数十年来往事历历,尽数如在目前,也是哈哈大笑,叫道:「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你是老叫化洪七公!」

两个白发老头抱在一起,哈哈大笑。笑了一会,声音越来越低,突然间笑声顿歇,两人一动也不动了。

北丐西毒数十年来反复恶斗,互不相下,岂知竟同时在华山绝顶归天。两人毕生怨愤纠结,临死之际却相抱大笑。数十年的深仇大恨,一笑而罢!

要知在《射雕英雄传》里,西毒欧阳锋作恶多端,虽是一派宗师却杀人如麻,最后更是杀死了郭靖的五位授业恩师。而洪七公则截然相反,一生行侠仗义,在大海上漂流而功夫全无时看到欧阳锋落难也要相救。

可是这当世绝顶的正和恶,却在华山绝顶相抱大笑,数十年的深仇大恨,一笑而罢。

当时在场的只有杨过,在华山上他二人传给杨过的不只有那许许多多招式,更有那绝顶高手的境界。「(杨过)在这华山顶上不满一月,他却似已度过了好几年一般。上山时自伤遭人轻贱,满腔怒愤;下山时却觉世事只如浮云,别人看重也好,轻视也好,于我又有甚么干系」。虽然这样的念头转身即逝,却已在杨过的心中种下了那颗种子,而这颗种子终将发芽、长大,最后塑造出一位震古烁今的「神雕侠」。

那是十六年后的事儿了。我们注意到,十六年后登场的神雕侠虽然是杨过,却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杨过。这是一个面具人,书中虽然说这是为了不愿再惹情思,但其实也包括了另一层意味:他开始学会克制自己,十六年后的杨过不再那么冲动、那么叛逆、那么偏激,虽然他也会大张旗鼓地为了郭襄而送三份礼物,虽然他也会为了小龙女毅然跳入绝情谷底殉情,这些已刻在他烙印里了,但他已表现得更加像一个「侠」。

一个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侠。

不能不说这一切有着欧阳锋和洪七公的影响,当正邪不两立的北丐和西毒抱在一起大笑而终,最后也葬在一起时,他似乎隐隐约约找到了可以共处的办法。

所以我们看到在第三十九章《大战襄阳》时,杨过飞石击杀了蒙古大汗蒙哥,成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之后他和郭靖二人携手入城,这一次「携手」是他真正开始被主流接纳,而杨过的内心中也开始存了主流的想法了:「二十余年之前,郭伯伯也这般携着我的手,送我上终南山重阳宫去投师学艺。他对我一片至诚,从没半分差异。可是我狂妄胡闹,叛师反教,闯下了多大的祸事!倘若我终于误入歧路,哪有今天和他携手入城的一日?」

不能说杨过是妥协,但他确然是改变了。他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找到了和主流和睦相处的办法,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处处都要对着干。

这个办法,就是成为「西狂」。

全书大结局《华山之巅》,黄蓉提议重排新五绝,杨过上榜,给了他一个「狂」字,杨过和小龙女相视一笑,心想:「这个『狂』字,果然说得好。」

「狂」字不是反社会,而是一种妥协的边界,主流可以认同狂人,就好像歌颂魏晋风度一样,但主流不会认可反社会。杨过在步入中年时终于最终得到了主流的认同。

注意一句话,「和小龙女相视一笑」,这一笑本身也意味着他此生的主旋律已经达成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只是不知道再往后的他还会不会继续反抗?

谁也不知道了,金庸自己也不知道,所以金庸大笔一挥,让杨过和小龙女归隐古墓。下次再有他二人消息出来时,已是在「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一百多年后的少室山上。

结语 少年子弟江湖老

最后分享两则颇有深意的轶事。

一九八一年,金庸先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请他访问内地。接到邀请后,金庸向邀请方提出:能否在访问内地期间拜访邓小平先生?七月十八日上午,金庸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已经等在福建厅门口。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金庸回到嘉兴母校,在恩师张印通铜像前三鞠躬,并写下诗句:「当年遭寇难,失哺意彷徨。母校如慈母,育我厚抚养。去来五十载,重瞻旧学堂。感怀昔日情,恩德何敢忘。」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孔鲤(来自豆瓣)

———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