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风景文字(意新语工景藏奇)

来源:新乡日报席淑贤老师《竹韵轩诗词选》的姊妹篇《竹林新韵》即将付梓,拜读初稿顿感愕然慨叹欣喜如果说前者为蓓蕾初绽,那么后者却已繁花似锦;前者若旭日东升,后者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春日风景文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春日风景文字(意新语工景藏奇)

春日风景文字

来源:新乡日报

席淑贤老师《竹韵轩诗词选》的姊妹篇《竹林新韵》即将付梓,拜读初稿顿感愕然!慨叹!欣喜!如果说前者为蓓蕾初绽,那么后者却已繁花似锦;前者若旭日东升,后者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竹林新韵》亮点多多,仅举几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愿为人民鼓与呼

作者出身于贫寒农家,14岁才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求学成才,教书育人三十载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又如饥似渴地徜徉于诗词海洋,以诗报国、服务社会是她的追求。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美德,从小就植根于她的骨子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的先烈、英雄模范、普通劳动者,她都视若生命,须臾而不可分,同生存,共忧乐,发其心声,长其志气。读席老师的诗词,浩然之气、豪放之风扑面而来,有一种向善、向上、向前的沸腾热流鼓荡全身。请欣赏《水调歌头·老虎落马》:“莫傲位高踞,铁律铸江山,壮心不辱使命,伏虎奏琴弦。肩负千钧重托,亮出尚方宝剑,正气满人间。不负万民意,奋力斩凶顽。 惩腐恶,蹈火海,挽狂澜。抚今追昔,百姓谁不爱清官?依法拨云斩浪,直捣龙潭虎穴,鼠辈一窝端。且看阴霾散,飞棹挂云帆。”这首词,开头二句警策提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开展反腐斗争的动员令,肩负人民重托,以铁的纪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无论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凡触犯党规国法者,决不姑息。真正做人民爱戴的清官,让正气充满人间。赴汤蹈火,直捣龙潭虎穴,把老虎苍蝇一窝端,扫平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鼓帆远航!这首词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声情并茂,谴词造句新颖、洗炼。大张了人民志气,呼应了反腐败斗争,弘扬了诗词的正能量。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词,她跳出了抽象化、概念化、政治口号的窠臼,给政治抒诗的创作提供了范例。

二、意新语工景藏奇

一首诗或词,无论状景、抒情、还是达意照应,怎样才算好,前人有定论:“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说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再现于读者眼前,让读者通过形象去细心领会。席老师的诗词,不但语言通俗流畅,而且新颖有趣。她不愿重复前人和他人,也不愿重复自己。请看她2015年5月游山东后写的《七律·登聊城光岳楼而小天下》:

登临光岳与天齐,俯瞰梁山比我低。远眺三江成玉带,遐思五岳上天梯。微山湖若梳妆镜,高铁龙如耕作犁。大好河山美如画,心潮澎湃起涟漪。

光岳楼面临大运河,雄伟高大,是聊城的一张旅游名片,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均以此为行宫。作者登上光岳楼,眺望富庶的山东大地,驰骋想像,喻微山湖为“梳妆镜”,喻高速铁路为“耕作犁”,形象逼真、生动贴切,如在眼前。微山湖是当年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交战之地,游击队在此爬飞车搞枪支,闯火车炸桥梁,弄得鬼子闻风丧胆,狼狈鼠窜,微山湖立下了不朽功勋。作者笔下的微山湖,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七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浩渺无边,芦荡新荷,美轮美奂,碧波荡漾,成了人民游玩的乐园。目睹此情此景,当然“心潮澎湃起涟漪”了。再看她的《七律·历史性会面》的尾联:“佼孙绕膝悄悄语,笑问彩云何日归?”祖辈膝前的小孙聪灵乖巧,含笑询问:“彩云何日归?”形象活现,如在目前,连乳臭未干的小儿都盼望两岸同胞相聚,可见实现中华民族江山一统的共同心声。用词幽默诙谐,意新语工。这样的例句书中还有多处,在阅读品赏中细心领会其妙意。

三、诗词生命贵创新

席老师潜心研究、创作诗词的决心和劲头跟他干事业一样,教书育人三十年如一日,她“善调鬣鬃马,欣铺锦绣春。”甘愿“人梯架梁栋,默作导航人”,差班变先进,差生变优秀,曾多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她学诗十年,创作诗词1300余首,出了两本诗集。以《竹林新韵》为例,选入的560余首诗词中有律绝五七言、长中短词,诸体皆能,尤擅七律和长调词,如《水调歌头》《沁园春》《满江红》等。另一个特点是组诗多,同一题材的诗能连写五六首,如:建党九十周年、教师情怀、梅兰竹菊等;不同题材的一日游采风也能写五六首,台湾八日游,竟写诗词20余首。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月均创作诗词十几首,且意新质高,同常人比,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足见她诗词功力深厚,才思敏捷,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她豁达乐观,身居陋室,乐矣忘忧,把“陋室”当“琼楼”“学画临书忘白头”。再看她2015年5月18日写的《七律·七八初度》:

流年不觉日偏西,枯木撑天志不移。

两鬓霜飞情未老,一心蕾绽韵含奇。

诗笺成卷翻新意,玉笛声悠破旧题。

满眼春辉新路远,飞鞭策马不停蹄。

她把自己喻为“枯木”,虽年事已高,但仍要撑起一片蓝天。首联领起全篇,紧承颔联,虽“霜飞”但“情未老”,情就是诗的火花,“蕾绽韵含奇”,诗蕾不仅绽放,而且韵要含“奇”,“奇”就是意新,瑰丽多姿,这是作者写诗设定的目标。颈联就联系到自己要出第二本诗集,“玉笛声悠破旧题”“声悠”即诗词的生命力,必须“破旧题”比第一本要有突破,要创新,“新”就是臧克家说的“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这就是“诗笺成卷翻新意”的意思。尾联“满眼春辉新路远”。即作品中“有高原,缺高峰”,作者要“飞鞭催马不停蹄”,努力创作诗词精品。该诗结构紧凑,前后呼应,用词新颖,对仗工稳,是首成功之作。

四、大爱滋润花争艳

大爱之歌是本书压卷之作,请看《水调歌头·老伴我对你说》:“横祸从天降,大难忽临门。画廊诚聘夭折,顷刻漫烟云。健体顿成残疾,家境残遭厄运,涕泪湿衣襟。板荡识心志,烈火验情真。 两条命,四只手,两颗心。倾家荡产,走南闯北觅灵根。世界如斯美好,生命如斯宝贵,娇儿正青春。老命何足惜,宝树要永存。”席老师第一本诗集出版后,移情于书画,汗滴湿纸不停笔,大雪封门仍临书,正当墨饱酒酣之际,2013年春节刚过,飞来横祸从天而降,她45岁的长子张伊兵突发脑梗,右瘫失语,从此“画廊诚聘夭折。”老两口家境残遭厄运,打乱了她正常的生活秩序。痛定之后,她同老伴商定“老命何足惜,宝树要永存!”从此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动荡生涯。近八旬的父母像服侍婴儿一般护理着45岁的病儿,细心照料,无微不至,只有甘愿付出之心,而无怨悔之意,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伊兵的病渐渐好起来,露出了笑脸,他自信,自强,自理,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洗掉以往那种不良生活习惯,代之以每日忙于锻炼,学习,作画。最近,他兴奋挥毫为母亲的新作《竹林新韵》设计封面,赠送新画,母亲得以安慰,伊兵也深感自豪。

在护理儿子的一年零四个月里,她和老伴走遍了市内大小五家医院,寻医问药,究竟跑了多少路,找了多少人,说了多少话,无数可计。每见儿子的微小进步,都无比喜悦,点点滴滴的爱和泪都倾注于她写的130余首“大爱之歌”的字里行间。在伊兵病重的日子里,席老师的家人是齐心协力抗病魔,两个弟弟白天上班,夜间当班守护:两个弟媳带着孩子给医院送饭;他的前妻也多次探望,并送去生日蛋糕和衣物;他的儿子在外地上大学,每逢节假日专程跑回来到医院看望。大夫的精心治疗,亲人的关怀,朋友的探望、帮助、安慰和鼓励,使伊兵增强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温暖了他母亲几乎结冰的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她的诗情,在《友谊颂》中写道:

人生益友遍中华,胜似春风护嫩芽。

更像中秋赏明月,犹如冬日喝温茶。

能当酷暑遮阳伞,又可寒天傲霜花。

若遇平生一知己,相濡以沫伴朝霞。

这首诗她用一连串比喻,把友谊之花描绘得惟妙惟肖,意新、景新、感情真,读起来轻松自然,如身临其境。她把朋友视为知己,没有这段亲身感受,是断然写不出活灵活现的《友谊颂》的。

天地存正气,人间有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伟大的母爱更受到敬畏。大爱之歌歌一曲,唱出了普天下人们的心声:我爱我的母亲!我爱我的祖国!

《竹林新韵》付梓之际,赋七律一首,以示祝贺:

竹韵拳拳寸草心,一腔热血塑灵魂。

三千弟子金瓯铸,六百诗花赤子吟。

陋室三更描旭日,醉亭万盏焕青春。

山回路转迎风舞,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6年4月1日

张建宽:河南诗词学会、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洛阳老年诗词学会、洛阳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洛阳诗词》名誉主编。

作者:张建宽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