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1)

崇山村地处武穴市西部、大法寺镇北部,四周与垸阁村、李边村、李贞村、阳门村及四望镇李应福村为邻。版图面积304.3公顷。全村7个自然垸、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8户,总人口1548人 ,有耕地1200亩、岗坡地及山地750亩、山林及生态林2460亩、水面150亩。另有象山水库、花山水库的库区受水面积350亩,马口湖湖田280亩。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2)

去年换届以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入实施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深度融合“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完成了脏乱差向净洁美的转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先后被授予全省“生态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黄冈市“村庄环境自主整治村”,武穴市“双低”油菜良种生产基地,大法寺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3)

崇山村地处丘陵、山坡岗地多。村“两委”因地制宜,引进回乡创业能人涂玉才,领衔创办了湖北武途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本村和邻村流转土地560亩,开展油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轻简化高效种植,绿色蔬菜生产,带领农户学科技、用科技,兴产业、助振兴,武途公司成为大法寺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头雁”,也成为崇山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4)

崇山村因“崇山”而得名,境内有军事要塞“崇山口”,有太平天国时期永固性工事,有抗战烈士纪念塔遗址,著名的“崇山支部”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大力发展革命力量,带领“苏区”人民缔造了“三十里阳门七十里冲,一百零八座山头到处有红军”的红色传奇,崇山村人文历史厚重,声名远播。村“两委”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在武途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崇山村“油菜花海”品牌,目前在武穴市九大景区排名中,崇山景区以其“有花有山有水有人家”的特质雄踞榜首,是“春来武穴看花海”的首选之地。也是带动村经济发展的门路,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给村民带来增收1万余元。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5)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何茂春(左一)到崇山村探询抗战遗址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村“两委”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思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宜花则花、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原则,不搞大撤大建,广泛发动并鼓励群众就地起材,盘活宅前屋后闲置土地,利用竹竿、木棍、砖石等闲置资源开展“四小园”建设,边做边看边优化,对农村现有存在的猪圈、旱厕、统一拆除,对于旧房,不千篇一体拆除,征求老百姓意见,共建共管共评,以花山水库边神仙岛小公园、涂家大垸、黄家垸开展四小园建设和两个垸场综合整治,目前已建成“小菜园”20个、“小花园”15个、“小公园”2个、“小果园”15个,综合整治垸场2个,巷道硬化2000米,扩宽路面2000米,亮化路灯200盏,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金额200多万元。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6)

崇山村党支部书记涂界兵表示:下步崇山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强堡垒、兴产业、优生态、育文明,全面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按照产业兴村思路,在大法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崇山村阳光充足,土地富硒等特点,因地制宜,引进上海种植大户发展油茶产业,建设油茶产业基地1000亩,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新途径,目前已签订意向协议。同时利用崇山厚重的人文历史,结合“油菜花海”,推动乡村旅游,明年春季将隆重举办“武穴市第十届油菜花节”,目前已处于油菜花品种的筛选、育苗阶段,为举办油菜花节打基础,作准备。

武胜县研讨乡村振兴(共同缔造赋能乡村振兴)(7)

▲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涂界兵

村“两委”将不辱使命、不负期盼,带领人民群众把决策部署落实好,实现产业发展的提升,村容村貌的提升,群众收入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升。(沙若听 文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