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历史贡献有多大(李斯华夏制度鼻祖)

拜荀子为师,研学帝王之术

李斯,字通古,是汝南上蔡人。他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拜荀子为老师,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决心要找当时最有潜力的君主予以辅佐。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当时才俊辈出,拥有聪明才智的人很多,而一个人能否富贵,更重要的是要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在一通“SWOT”分析后,李斯相中了秦王,入秦自荐。

李斯历史贡献有多大(李斯华夏制度鼻祖)(1)

谏言辅佐秦王,官至司法部长

在助力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李斯作用不容小觑。

先是劝说秦王灭诸侯,成帝王,后又上书秦王《谏逐客书》而得秦王重视。在当时秦国有很多各国来秦谋事业的能人志士,起初秦王选择对他们进行集体驱逐,秦王怀疑这些人中不乏别国国君派来得奸细,明着是敬献良策,实则是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看秦王如此,李斯上书,款款而谈,例举若干明君广为纳谏的举动,力劝秦王广纳众名士。李斯看中秦王是一位广有胸襟的帝王,而秦王也的确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再对这些人进行驱逐,还授官李斯为廷尉,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

李斯历史贡献有多大(李斯华夏制度鼻祖)(2)

图片来自于影视剧《大秦赋》

五大动作,助秦规划江山,堪称华夏制度鼻祖

李斯前期助力秦王统一江山,后期更是帮助秦王巩固山河,李斯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与过人之处,不在于辅佐一世君王,他的思想与格局甚至可以说是此后华夏两千年江山格局的基础。

李斯历史贡献有多大(李斯华夏制度鼻祖)(3)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被任命为丞相,李斯终于迎来了自己可以一展宏图的政治舞台。

他的第一个大动作,是谏言秦王不再采用分封制,而改为郡县制。将国家分封为36郡,从根本上削弱和瓦解之前分封制存在的割据隐患,让中央集权制得以稳固,绵延千年。

他的第二个大动作,是为秦王统一了文字,解决了信息在一国之内准确无误地传播扩散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加强了统治的便利性,但同时也造成了焚书坑儒的惨况。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达岭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内蒙古、辽东的空前的大一统国家。秦王称为秦始皇。

他的第三个大动作,是参与制定了法律,李斯可以说是完全的实践了法家的学说,以法治国。与儒家提倡心性、人性关怀的不同,倡导以理性、森严的法度来规范国家的方方面面,达到帮助统治阶层治理民众的目的。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小篆《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后又采用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起名隶书。自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则有殊勋。”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鼻祖。

他的第四个大动作,是在经济上统一了度量衡,并得以沿用千年,宣布私人不得铸币,并亲自着手建造了的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币,这种圆形方孔的钱币形制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他的第五个大动作,是在社会民生方面的贡献,修筑了驰道,使全国境内从中心向外辐射,拥有了统一畅达的道路,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便于政治统筹信息交汇的同时,也利于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发展。

李斯一整套法家大动作的政治主张,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李斯历史贡献有多大(李斯华夏制度鼻祖)(4)

图片来自于《忘川风华录》

不过秦始皇死后,李斯勾结了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而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之后因其过于锋芒毕露的才智为赵高所忌。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秦二世将其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可惜李斯,本可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名相,却最终落得这么个悲惨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