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在知道徐光启之前,在笔者的印象中,林则徐就是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因为教科书上就是这样说的。但在知道徐光启之后,笔者却觉得这"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赞誉非徐光启莫属。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1)

徐光启,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生于上海,毕生致力于天文、农学、历法等领域的研究。后世往往称他为科学家,但他的其实还是数学家、农业专家、军事家、天文学家……徐光启可以说是个难得的全才。

徐光启的祖父是个商人,靠做生意赚了些钱,但到了徐父时就败落了,徐家只好靠务农为生。少年时期的徐光启勤奋好学,19岁那年便中了秀才。可是之后徐光启在科举之路上却走得很是艰难,乡试屡考不中。为了生计,徐光启只好一边干农活,一边教书。为了有更好的收入,徐光启甚至远赴两广当老师。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2)

徐光启35岁那年,为了筹措参加科考的路费,徐母把家里能卖的粮食都卖了,可无奈的是,徐光启这次还是没考中。也许是命运垂怜,事情忽然有了转机。发榜前,主考官焦宏复查落选考生的试卷,当看到徐光启的试卷时,惊喜交加,赞叹道:"此名士大儒无疑也!"徐光启因此成为乡试第一名。

中了举人之后,徐光启多次参加会试不中,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才中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走上了仕途。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3)

可是,徐光启对于功名利禄却不怎么感兴趣,相比于高官厚禄,他对天文、历法之类的东西更感兴趣。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对徐光启影响很大的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从利玛窦那里,徐光启接触到了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科学技术。慢慢地,徐光启意识到,其实可以用这些科学技术,来改变大明王朝的一些问题。因此,他便开始全身心地研究各种科学技术。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4)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一书。之后,徐光启又编纂了《测量异同》和《勾股义》。而且,他还投身农学领域,培育番薯,著有《甘薯疏》、《种棉花法》等书。

除此之外,徐光启还编制出了《崇祯历法》,这是当时最适合中国的历法。并且,徐光启还将"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引进国内,在天文学方面,徐光启也多有著作,如《简平仪说》等。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5)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中,明军大败。心怀天下的徐光启认识到,若想富国强兵,不仅要推行农政,还要强兵。于是,徐光启主动请缨练兵,并建议在军队中配备火器,但却无人重视。无奈之下,徐光启只好自己筹措资金,购买了一些"轰夷大炮",即历史上著名的红衣大炮。徐光启在引进西方火炮的同时,还开始研究火炮技术和相关的战术,著有《火攻要略》等书。

但令人惋惜的是,当时的大明王朝内部正忙于党争,没有人关注徐光启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天启五年(1625年),因对魏忠贤把持朝政的局面不满,徐光启选择回乡专心编撰《农政全书》这部60万字的巨著。

徐光启在明朝的地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6)

崇祯元年(1629年),徐光启官复原职。崇祯五年(1632年),徐光启的得意弟子孙元化在日益激烈的党争中被杀,徐光启拼尽全力挽救却于事无补。面对无休止的党争和渐渐颓败的辽东战局。次年,徐光启在忧愤中病死于任上,享年72岁。根据史料记载,徐光启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除几件衣物和著述手稿外,再无其他东西。

徐光启学贯中西,有治国之才,却不被重视,他呕心沥血了一辈子,却终究没能改变明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