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空城计)

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原文是:“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空城计)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原文是:“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易经之雷水解卦之初六爻,其象辞为“刚柔之际,义无咎也。”原意是初六在解卦之初,柔顺于下,上有九四应援,故无咎也。用在这里,刚应是指敌方势力强大,柔应是指我方兵力空虚,即敌众我寡。

故空城计原文的含义是,我方本来就兵力空虚,却故意制造更加空虚的样子,使敌人难以判断,疑惑不解。在敌众我寡之时,用此奇计,有可能收到克敌制胜的奇效。

空城计最有名的似乎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西城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还有一组京剧传统剧目《失空斩》,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三个故事合在一起,但实际上,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并没上演过空城计。

1948年10月下旬,辽沈战役已近尾声,东北除了沈阳外,其余大城市已经全部被解放,国军主力也在辽西会战中基本被全歼。面对此危局,蒋介石亲自飞到北平,希望北平剿总司令傅作义率手下60余万大军南撤至江淮甚至江南地区,以图保住半壁江山,而傅作义并非蒋介石嫡系,深恐南撤后被架空,于是向蒋介石提出了派精兵偷袭西柏坡我党中央的一石二鸟的计划。此计一在阻止蒋介石的南撤计划,二也是真的抱着侥幸心理,幻想一举端掉我指挥中枢。

蒋介石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缺乏定力,反复无常的毛病再次暴露无遗,居然被傅作义说动,同意了傅的偷袭计划,原定的大军南撤之议自然作废。

当时我华北野战军主力分散各处,靠近西柏坡的仅华北野战军七纵3个旅,加上中央警卫部队,一共万余人,而主力部队回援至少需要三天。

为保证偷袭成功,傅作义精心谋划,集结了十万人的精锐兵力,包括四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爆破队,预计用两到三天时间,会集于保定,然后对西柏坡发动猛烈而突然的袭击。而且,所有部队调动都是以支援阎锡山的名义进行,对外宣称援晋兵团。傅作义给作战部队下达的命令、指示,全部由机要密码电报传送。

然而,如此机密的军事行动,却在刚开始就被我地下党获悉。据后来的资料披露,傅作义于1948年10月23日上午十时召开作战会议,向94军、16军、骑12师、骑4旅等参战部队下达命令,当晚12时,详细情报便送到了周恩来手里,据说,最快的情报是傅作义开完会不到两小时,就通过电报传到了中央。

得悉傅军动向,我军立即进行了相应部署,华北野战军7纵的两个旅立即在保定以南、滹沱河一线展开阻击敌人,3纵主力则火速南援望都,准备与敌决战。华北野战军二、三兵团主力亦迅速南下,支援3纵、7纵的战斗。同时,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命令冀中、北岳军区组织军民开展破路行动,迟滞傅军南下速度。

在我军各部有力阻击和牵制下,傅作义各部到达保定的时间延迟了一天,而且各部互相观望,犹疑不前。特别是骑12旅孤军突入唐河一线,被我7纵主力和民兵袭扰,竟误以为碰到我华北野战军主力,如惊弓之鸟,一触即退。

毛主席得知傅作义偷袭西柏坡,并不担心,反而说:“我并不担心他来进攻,我倒是担心他逃跑呢!三国时候孔明唱了一出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今天共产党也要来唱一唱空城计,可惜不能在城头上唱,要改在报纸和电台上,唱给傅作义和蒋介石听听。”

10月25日起,新华社连续发表了毛主席的三篇报道,直接详细地说明了傅军偷袭部队的番号、编制、人数及进攻时间;公开报道了我华北野战军主力各部,将在三到五天内赶到石家庄一线,准备聚歼来犯之敌;最后一文又详细列举傅军进至保定,被我军民阻击,寸步难进,傅部军心动摇的状况。

三篇雄文一出,绝密的行动就这样被大白于天下,傅作义大吃一惊,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偷袭西柏坡的计划就这样宣告破产。

毛主席和党中央敢于在西柏坡这个离敌不足百公里的地方驻扎,并在傅军偷袭时大唱空城计,除了情报的及时准确,更重要的还是我根据地军民一心。民心向背,决定了国共双方在事关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大决战中的胜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