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

#丰收中国#湘赣边区,罗霄山脉深处,有一个瑶族村——沙洲村,因半条被子的故事,温暖了一个世纪,也温暖了中国。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

沙洲村隶属于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距离县城52公里,地处茫茫的罗霄山脉深处,古朴秀丽的村落,不仅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一处风光旖旎的山村。初秋季节,老靳来此探访温暖中国的“半条被子”的故事,结果邂逅了沙洲村的晒秋,红红火火的沙洲美醉了。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2)

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1934年11月,闭塞的沙洲村来了一队红军,当地村民害怕都跑进了山里,因为小脚的徐解秀没有来得及走远,她发现红军不仅未破坏村民的东西,还帮着村民劈柴打水,于是就把村民叫了回来。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3)

那天下着雨,看到红军睡在门外,徐解秀就打开了门,并与三名女红军睡在了厢房里,晚上三名女红军与徐解秀母子挤在了一张床上,共同盖着一条红军被和一条破棉絮。部队离开前,女红军看着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的家庭,要把唯一的一条行军被留下来。可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收,大家你推我让,争执不下。最后女红军把被子剪成了两半,把其中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4)

这个故事一藏就是一个世纪,直至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大会上,讲出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再次感动着亿万中国人。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5)

今日的沙洲村,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厦蓉高速从村旁经过,文明高速出口距离小村只有几公里,不到十分钟的车程。沙洲也因半条被子的故事和古朴秀丽的特色建成了沙洲红色旅游景区。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6)

一下高速,就看到处处是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志,“半条被子”、“沙洲”的字样随处可见,以往是可以直接到村中,现在需要在景区的游客中心,再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进入村庄。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7)

滁水河畔的乡村依山而建,曾经的古村或许是青砖黛瓦,而如今大多是白墙黛瓦,稍许有些徽派建筑的痕迹。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8)

滁水拐了一个弯,把村落抱在了臂弯里,沙洲的名字就是因此而来,不远处就是半空中横跨的厦蓉高速,进入村中的桥名字为“开赴桥”,应是取自当年红军从此开赴出发。红色钢结构桥两边挂满了红辣椒、玉米、水稻等晾晒的农作物。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9)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0)

桥头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就是“半条被子的温暖”主题陈列馆,馆中陈列和讲述了汝城红色历史,以及半条被子的故事,激励和传承着一代一代的红色记忆。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1)

沙洲是一个瑶族村,村中大多为瑶族人。进入村落,无论是旧居,还是新居,映入眼帘都透着古老村落与众不同的农耕文化,尤其是老村中,有绕墙而走的小溪潺潺流过,墙上、窗前挂着各种农作物,九月,是丰收的季节,火红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挂满了墙,空地上则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在金秋的骄阳下晾晒,整个村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2)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3)

老村中,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徐解秀老人的旧居,已经成了游客瞻仰的热门景点,而村中的祠堂、民居、古桥、古井、古庙、古巷等建筑,在青山绿水间,缓缓散溢着不朽的历史,青瓦、马头墙的檐饰彩绘、砖雕、雕花格窗等交相辉映,记录着山村古老的文化与传承。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4)

秋天的沙洲,蓝天白云下,晒满了丰收的喜悦,晒满了笑脸与乡愁!

湖南五大绝景(晒秋的景色太美了)(15)

小贴士:晒秋是农耕文明的特色,沙洲的晒秋是罗霄山脉中的传承,满地、满墙的金黄和火红,最适合摄影爱好者打卡拍照。

主要景点:半条被子的温暖主题陈列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徐解秀旧居,半条被子广场,朱氏家祠。

自驾游导航:湖南郴州汝城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厦蓉高速文明出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