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三不斗之心(晓之以理娴如行)

——观王晓松老师教学有感

士有三不斗之心(晓之以理娴如行)(1)

时令已秋,三觉学校的校园香溢处处,温暖如春……9月9日三觉学区首席教师工作室王晓松老师上了一堂首席教师展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记忆。

王晓松老师从教17年如一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努力“做自己喜欢的好老师”。她关爱学生、言传身教,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学生、家长和领导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由于她潜心教学、精心科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大力倡导“自育自学”模式,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她曾获得“寿县作文教学能手”和班级“县先进班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全国、省、市、区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二等奖,在区级以上教学大赛中屡获佳绩。天道酬勤,一连串的殊荣背后,是王晓松老师高尚师德情怀的流露和心血汗水的辛勤付出。

透过今天来聆听到她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现场展示课《咏雪》,可以得到一些很好的印证。

良师巧匠,学识扎实。在所观摩的几节课中,王老师始终春风拂面,她以亲切的态度、真诚的话语、温暖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学语言干净,仪态落落大方,加之娴熟的信息技术素养、精巧认真的板书设计等,给人印象颇深,使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值得一学。

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学得好、会学了,课堂效果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教学中,王老师心中装着学生,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方法指导等环节,她都能够结合文本教学,引导学生“自育自学”、合作交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咏雪》时,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断断续续,王老师没有因为他耽误课堂时间让他停下来,而是用期待的眼神和话语循循善诱,鼓励该生慢慢连字成句,把话说完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读”占鳌头,“学”字当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王老师针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等不同类型的课文,注重学法指导,采取默读、诵读、个别读、集体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知识要点,感悟思想情感。并结合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等途径,使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靓”起来,达到风生水起、情趣盎然。如教学《咏雪》一课,王老师通过朗诵、注释、讨论、互动等形式,巧妙利用插图、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达到了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能力至上,师生成长。教书贵育人,教学应相长。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学中,王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执教《咏雪》时,她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中关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句子,深入体会谢太尉和“兄女”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品格,形成鲜明对比,教育学生辨别是非,达到用文本教育人、影响人的效果。纵观王晓松老师及其课堂教学艺术,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深刻、纯熟,又不乏活泼、灵巧。她恰切地将语文素养和信息技术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可谓“巧”具匠心,如流水行“云”、娴熟自然;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自育自学、合作互动,如春风化雨,引领师生共享“诗和远方”,阳光快乐成长。“做自己喜欢的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

王晓松如是说,“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孩子,而一份责任、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多年来,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换,而她当好一名优秀教师的初心如磐。她努力用心经营着良心事业,用爱温暖着童心世界,用情影响着身边同事,让一群群孩子伴着书香、沐浴阳光,仰望星空、追逐梦想……

(杨善金,姚传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