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

每个人年少时,都会自命不凡,想着在以后闯出一片天地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平庸,想要做的事很多,却从来没有实现过。

不过,暂时的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就此随波逐流,才会导致一生碌碌无为。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1)

而令人越来越平庸的根源,就在于这6个不起眼的地方,如果你意识到,要及时改正,人生之路才能走上坡。

这6个不起眼的地方又称为《人生六戒》,出自清末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年轻时一身坏毛病,易怒、好色、嫉妒心重,多次科考未中,但是中年时期幡然醒悟,自此开始反省,开始自律戒除陋习,而后中进士,入朝堂,最后做到一品大员。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2)

曾国藩 画像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生六戒》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不要做充满诱惑的事情,不要去太抢手的地方。

世上不存在一本万利之事,扬言一劳永逸、长久获利,不过钓鱼人抛下的鱼饵,切莫抱着侥幸心理去贪占小便宜。

众争之地,处于焦点、漩涡中心,大家虎视眈眈,必然是明枪暗箭皆有,雷区满满,我们要懂得保持独立思考,切莫盲目争夺。

戒贪心戒从众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3)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与人的一点小恩怨、小摩擦,就忘记这个人的美德和曾经对你的帮助。

正如《将相和》的中廉颇和蔺相如,廉颇因嫉妒蔺相如而屡屡欺辱他,蔺相如为了不让国家起内讧而选择沉默忍让,最后廉颇意识到问题后负荆请罪,两人和睦相待,国家更为繁盛。

倘若蔺相如一开始不愿意忍让,与廉颇撕破脸,针锋相对,赵国可能会从内瓦解,内乱四起。

戒因小怨而忘大恩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4)

将相和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评论别人的短处,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炫耀自身长处,往往是因为嫉妒旁人长处。

正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言多必失,生活中我一定要管住嘴。

楚汉时期,韩信说刘邦带兵不过十万,自己带兵,则是越多越好。炫耀自己才能高,这句话其实就已经埋下了祸根。后来刘邦称帝,便授意吕后找借口除掉韩信。

真正的智者,都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正视旁人的长处,接受旁人的长处,学之,方可精进。

戒尊己卑人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5)

韩信扮演者

第四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庸人,即是普通人,普通人之所以难以逆袭,是因为懒惰;有才之人,即是起点高,有天赋有才华的人,他们之所以会“摔跟头”,是因为居功自傲,不可一世。

所以说,普通人戒除懒惰、懈怠,勤恳行事自强不息才能机会出人头地;有才之人,保持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才能守住“江山”。

戒懒戒傲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6)

第五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这一句讲的是基本的共事原则,好处大家一起分,谋划事却不能大家一起共商。

为什么呢?前者不必多说,后者是因为,大家共同谋划事情的时候,人多口杂,很难满足每个人的心愿,你一言我一语,又会影响决策者的判断,还容易泄露机密,得不偿失。

商议事情时,只需要几个有代表性的骨干参与就好,要果断、坚定。

戒独利 戒众谋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想要做事,主要是看经验和阅历,才华和学历只是辅助作用,一定要注重实践,多去磨练,别怕吃苦,这些都是以后的财富,不然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若想成事,仅仅依靠个人打拼是不行的,还要注意当前形势,明白大势所趋,顺应当前形势,抓住机遇,才有可能成事。

戒恃才 戒逆势

将这6天戒律谨记于心,这6点虽然不起眼,却样样都藏着无尽祸端。欧阳修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从小事上注意,有原则性又能保持理智,方可摆脱平庸,越走越高。

——编辑 芊苑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十大智慧(人生过了40岁还没有起色)(7)

书法名家 冯涛老师 手写真迹 《人生六戒》

如果你喜欢这副《六戒》书法作品,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