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

【作者Tina,只写有深度的文字】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少年的你》上映15天,票房13亿,豆瓣评分8.4分,马伊琍发微博盛赞这部电影和易烊千玺的演技。

这部剧将校园霸凌这个主题,以一种让人心疼又压抑的方式,展现在了大众眼前,可以说它刺痛了社会的心脏,也不得不让每一个深处其中的人反思。

在这部电影中,霸凌者是一个长相甜美、成绩优异的学生,名叫魏莱,这样的学生历来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宠儿,同学眼中羡慕的对象,为什么优等生会变成冷血的霸凌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将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魏莱这个人物。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说到底,魏莱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在剧中她被陈念失手杀死,但是即便她没有死,她的人生也没有未来。她看起来可恶,实际上可怜,这一切要从她的家庭教育中寻找答案。

1、扭曲的父亲

影片用了几个镜头就展现出了魏莱这些年的经历。那一排排、一座座的奖杯和证书,都在彰显着魏莱的优秀。我们看到的是奖杯,看不到的是奖杯背后的经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对她的要求一定很严格,而她自己肯定也足够努力,付出了很多,才能收获如此多的成绩。

家教的严格,从父亲对她的态度上,得到了证实。因为魏莱第一年高考没考好,父亲一整年都不跟她说话。在父亲的价值观里,成绩好的孩子才有价值,这是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

所以那一座座奖杯里,一定有父亲的“努力”,那是一种类似于“投资”般的努力。孩子考试失败,就是自己投资的失败,他接受不了,所以他要惩罚魏莱,用情感暴力的方式。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3)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在父亲那里,孩子是被物化的,是被当成物品一样来衡量的,在乎的是她的投入产出比。所以他会接受不了女儿高考的失败,相比于女儿的人格和尊严,他更在乎的是女儿的成绩。

被物化的人,不再具备原有的多元价值,而从属于某单一的价值标准,这一标准由物化她的人来定。在魏莱的家庭中,标准的制定者是父母。

父亲扭曲的价值观是如此牢固,牢固到对于孩子的死,他都没有表现出什么悲痛。他掀开白布,看了女儿的尸体一眼之后,就气愤地转身离开了。他就像投资失败的商人一样,愤怒、懊悔,感受不到他的悲伤。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2、扭曲的母亲

胡小蝶因为忍受不了魏莱的欺凌,选择了跳楼自杀,警察到魏莱家里去调查。魏莱的母亲出镜短短几分钟,却将一个优越感爆棚、毫无是非观的形象鲜活展现出来。

“我们家的孩子是不会暴力对待别人的,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对方家长什么身份,他们的孩子心理素质怎么就那么差?”

鲜活的一条生命,在魏莱母亲的嘴里说起来轻飘飘,不但是没有对生命起码的敬畏,也没有基本的是非观,“都是你的错”——这是人群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僵固化思维,只要牵扯到自身利益,所有的责任都是别人的,是环境的,归根到底,这是一种人性的冷漠和自私。

当母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旁边的魏莱嘴角露着笑,一副“你能奈我何”的傲慢表情。因为父母的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孩子长成了冷血的翻版。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可是那些自认为保护孩子的父母不懂这个道理,他们的庇佑让自己行为没有边界,做事没有底线,那些犯罪的孩子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敬畏之心,不懂得害怕,因为父母会帮自己搞定一切。

如果孩子犯了错,唯有惩罚能让孩子清醒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姑息。让孩子知敬畏、守规矩、懂法律,这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6)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除了没有基本的是非观,魏莱的母亲还充满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自己家家境优越,自家孩子获奖无数,她那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满到快要溢出来。“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所有的优越感,都来自于缺乏见识和缺乏悲悯。最高贵的优越,一定是善解人意、懂人冷暖的。

3、扭曲的女儿

孩子是发自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的,这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如果在学校里没有得到满足,那么未被满足的期待就只能去到别处需求安慰。

因为自己的一次失利,父亲冷暴力自己快一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让她感觉深深的挫败和自责。自己真是没用啊,在最重要的领域,居然失败了。她想要赢得父亲的谅解和接纳,但是得到的只是无情的冷暴力。

在家里,她彻底失去了掌控感,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跟着父母的情绪而动,既然在家里抓不住想要的爱和接纳,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她活动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学校,在这里,她要找回掌控感和存在感——通过欺凌同学的方式。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7)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她对于同学无情的霸凌,撕衣服、扇耳光、拍裸照,我们看到的是她的蛇蝎心肠,但没看到的是她潜意识里的宣泄和释放,将那些对父母的积怨,发泄到一个个无辜的同学身上。

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很多人都提出了异议,为什么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的魏莱突然要找到陈念道歉,求和解?其实这可以解释,她的父母就是在用单一的评价体系评价她,高考取得好成绩,是她唯一的价值来源,这相当于是她的命门。

在欺负胡小蝶的时候,没有留下证据,不会妨碍她高考,所以哪怕胡小蝶因此自杀,她都无所谓;可是在欺负陈念时,路边的摄像头记录下这一切,这一过程也被楼上居民看到,一旦陈念告发,这些证据加在一起,有可能会影响到她的高考。这是她唯一在乎的,所以她要去搞定陈念,她想到的办法是用钱。

失败的家庭教育,已经将她教育成一个自私冷漠的利己主义者,在她的眼中,人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高考。这是取得父亲认可,取得鲜花掌声唯一的出路。说到底,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认同,她也是。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8)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表面优秀的魏莱,从没得到过来自父母真正的爱,她更像父母的一颗棋子,父母指哪打哪,以父母整盘棋的胜利为目标。因为她没有得到过爱,所以她不懂爱,不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不懂生命的价值。

她对胡小蝶的死没有自责和愧疚,她甚至理直气壮地觉得这对胡小蝶的父母来说是好事,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得到一大笔钱,在她的价值观里,钱和一个人的价值挂钩。这和父亲将她同她的成绩挂钩如出一辙。

一个人要多冷血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一个人要多可怜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连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感情她都不能理解,她当然就更不可能懂得小北和陈念之间的感情。在她的认知里,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对一个人好?于是,她要撕破陈念衣服,看看她是不是身材很好,怎么样勾引的男人愿意保护她。

爱之可贵,她没见过,她理解不了。对别人的感受,她缺乏起码的共情能力,所以她能在欺负完陈念之后,轻松地说我给你钱,我们讲和吧。可是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她的感受父母何时曾真正在乎过?

魏莱很可恶,蛇血心肠,让人咬牙切齿;魏莱又很可怜,被父母捆绑,还没长大,就早早结束自己的一生。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没有那场意外,魏莱的人生也没有未来,她早已经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4、到底怎样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这些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喊得很响,家长从孩子尚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开始了各种教育,普及各种知识,这样真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吗?魏莱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反例。

我想,相比于掌握更多知识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家庭教育、健康的原生家庭、三观端正的父母,才是让一个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根本。

每个父母都自诩爱孩子,到底怎样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很多父母是茫然无知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塑造孩子的人格?如何给孩子真正的爱?下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1)

01、“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先做好自己,再教育孩子。

这句话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胡特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是什么样,孩子也会是什么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所言极是。你只有首先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三观,孩子才可能去学习和借鉴,才能成长为正直阳光的少年。

02、完美的父母,会培养出有问题的孩子,放弃你完美的期待。

完美主义者的本质是人格的弱小,他们不能承受不完美,不能忍受缺憾带来的屈辱感,这种弄屈辱感会投射给孩子。就像魏莱的父亲一样。另外完美的父母还会遏制孩子的创造力,丧失自主性。

所以,放下完美的期待,孩子不是满分的孩子,父母也不是满分的父母,不满分并没有那么恐怖。只有父母放轻松,孩子才能轻松上阵,而放松才能带来潜能的真正释放。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2)

03、把孩子当成真实的人来看待,不用单一评价体系来评价孩子。

一个真实的人,总是有很多侧面,如果我们一味用单一标准去评价一个人,对他是不公平也是不客观的。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一味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比如成绩,来评价他,会让他形成扭曲的价值观。

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可能体育很棒;一个孩子可能性格内向,可能动手能力极强。我们只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才能真正激发他的潜能,也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全面的发展。

04、给孩子自主权,建立亲子之间的清晰边界。

孩子藉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对他没有占有权,他不是我们的附庸,他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灵魂。我们作为父母有义务教育他,但是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归根到底,孩子是孩子,你是你,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人。但是很多失败的家庭教育,根源都在于没有建立清晰的亲子关系边界,孩子没有自主权,父母有强烈的控制欲。这不但会伤害亲子关系,还会给孩子的人格带来伤害。

久而久之,他们就丧失了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权利。所以,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吧,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决定,我们只给建议和指导,但是不强制。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3)

05、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这听起来像正确的废话,自己生养的孩子,自己怎么可能不爱?爱孩子我们从不讲条件啊?仔细想想是吗?孩子成绩不好,你还一如既往爱他吗?孩子不听你话,你还一如既往爱他吗?孩子在外犯了错,你还一如既往爱他吗?

之前看过一个让人泪目的视频,视频里采访了很多位妈妈,让她们给自己的孩子打分,满分10分,她们最高的打到了8分,有的打到了5分,原因有很多:孩子不听话、太调皮、不好好学习、做事拖拉、不好好吃饭……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可是到了孩子给妈妈打分,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孩子们毫不犹豫,都给自己的妈妈打了10分,原因也很多:我喜欢妈妈抱、我喜欢妈妈的口红颜色、妈妈做饭很辛苦、喜欢妈妈的脸、喜欢妈妈的头发……

少年的你魏莱最后怎么了(少年的你魏莱即便不死)(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除

嘴上说爱,实际上却会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做到了就是好孩子,做不到就得挨批评,中国家长的爱,普遍讲条件。

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到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才算真正抓住了教育的真谛。

结语:

魏莱死了,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的魏莱,他们生活在“有条件的爱”里,逐渐残忍和冷漠。

教育孩子是一个大话题,孩子的问题基本都能在原生家庭找到答案。诚然,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人生的错误也不能都让原生家庭背锅。但是,给孩子一个尽可能健康的原生家庭,给他树立尽可能正确的三观,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尽责。

为人父母者,让我们共勉!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闻学硕士,多年媒体记者经验,500强集团品牌公关经理,心理咨询师。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Tina心理#,持续输出心理学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视角帮你解读生活、看透本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