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什么(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

儿童过敏性鼻炎

随着天气转凉,儿童过敏性鼻炎也进入好发季节。作为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反复发作,并因季节变化而加重的特点,给儿童的睡眠、活动、学习等诸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约有35%的过敏性鼻炎患儿会合并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儿童过敏性鼻炎该如何识别和防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李福兴副主任医师给出解答。

留意特别征象

过敏性鼻炎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喷嚏、鼻痒、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症状,大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部分过敏性鼻炎症状发作呈季节性,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真菌孢子等季节性吸入物变应原导致。

一些特别的征象提示孩子可能患有过敏性鼻炎。比如发现孩子有变应性“敬礼”征,即由于鼻痒,孩子会经常用手指或手掌向上方揉擦鼻子,伴有吸鼻子、皱鼻子的表现;出现变应性皱褶,即孩子反复用手向上揉鼻,导致鼻部出现横向皱痕;变应性暗影显现,即由于下眼睑肿胀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的“黑眼圈”。

儿童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什么(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1)

常见治疗方法

要积极采取环境控制、健康教育等措施,并根据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以达到有效控制症状,防止进展为哮喘等疾病的目的。一般来说,治疗方法包括:

变应原回避花粉阻隔剂对尘螨或花粉过敏患者有显著疗效,在自然暴露于花粉的环境中,使用特制的眼镜、口罩或者鼻腔过滤器、花粉阻隔剂等,可减少吸入或结膜接触,缓解鼻和眼部症状。

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过敏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变应原免疫治疗(脱敏治疗)适用于常规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或者药物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愿接受长期或持续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此项治疗有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起效缓慢(一般 3 个月以上),请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实施。

环境控制“五方法”

由于过敏性疾病发病常与环境因素相关,儿童过敏性鼻炎应注重“防治结合”,做好环境控制可以显著减少过敏发作的次数、延缓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过程,特别在高发季节前要做预防处理。

根据常见吸入性过敏原,有五种环境控制的方法:

1. 控制尘螨。对居室定期洗尘,最好使用除螨吸尘器;居室常干燥通风,将室内相对湿度降低到45%以下;晴天时门窗通风,晾晒床垫;被褥衣物等要用55℃以上热水浸洗,或用防螨布包裹被褥、床垫、枕头等;避免或者少接触毛绒玩具;使用木质地板,不用地毯,不用填充式家具。

2.避免接触花草、花粉。患儿家中尽量不要种花养草,少到树木和花草较多的户外(比如公园、花园等)活动;外出时要戴口罩(防 PM2.5口罩)或者使用过敏原阻隔剂(虾蟹过敏者禁用)。

3. 做好清洁。彻底清理包括蟑螂、蚊子、跳蚤的排泄物、分泌物、尸体、碎皮屑等,对其爬过的地板区域清洁处理。

4. 居室防潮防霉。尽量不要居住平房、一楼或地下室,不用地毯,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低于50%,书籍、报纸、食物(蔬菜、水果)和衣物合理保存、防止霉变;定期清洗冰箱、下水道、空调滤网,冰箱和洗衣机下的地面卫生,用漂白粉或者其他清洁剂清洗卫生间及垃圾箱;避免接触枯叶、垃圾、土壤、堆肥;室内、阳台不要种植需要不断浇水的花草;尽量避免在室内游泳池、蒸汽浴房、温室大棚或花房逗留。

5. 少接触动物皮毛。尽量不养宠物,或养在室外,避免宠物进入室内活动;接触过宠物的衣物应立刻清洗;不玩毛绒玩具,避免接触毛绒质地的家具用品等。

特别提醒,由于过敏性鼻炎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有进展为哮喘的风险,故定期随访、做到持续控制症状,对提高生活质量非常必要。

专家名片

儿童过敏性鼻炎要注意什么(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2)

李福兴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医学博士。兼任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血液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主持上海申康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发表SCI及中华、核心论文20余篇,主编教辅书《儿科学应试向导》第一版、第二版。擅长儿童血液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和过敏性疾病诊治。

媒体 | 上海大众卫生报

图 | 以上为版权图

文 | 儿科

编辑 | 宣传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