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抑郁症对长大有什么影响(世界精神卫生日)

重庆之声10月10日讯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据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魏华介绍,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损害,而产生心理行为偏离,严重可致发育障碍或精神疾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少年儿童抑郁症对长大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少年儿童抑郁症对长大有什么影响(世界精神卫生日)

少年儿童抑郁症对长大有什么影响

重庆之声10月10日讯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据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魏华介绍,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损害,而产生心理行为偏离,严重可致发育障碍或精神疾病。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抑郁症患病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美国研究者的调查表明抑郁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0.4%-2.5%,在青少年中这一比率可能上升至5%-10%,抑郁症状出现率为22%~60%。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状态的患病率在不同研究中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与十余年前相比,抑郁检出率基本保持平稳,轻度抑郁的检出率略有升高,但自杀意念多青少年比例增高,尤其是女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随年级的升高,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需采用综合的干预措施。包括防治结合,医生、家长、老师、患儿共同配合,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心理治疗在儿童抑郁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用以改变不适当的认知或思考习惯及行为习惯。常用的有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小年龄的孩子可以采用沙盘治疗、游戏治疗、绘画治疗等方式。

对于严重抑郁症、想自杀、心理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抗抑郁剂。抗抑郁药物的种类很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同时需要对青少年的自杀意念进行评估,有自杀的风险时,需对患者24小时监控,防止自杀直到危机解除,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各地市要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有哪些常见表现?魏华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往往是通过与其年龄有关的各种行为问题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其父母、学校老师常忽视了孩子的抑郁表现,而延误了病情。当孩子出现以下行为的改变,需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情绪上的改变:

孩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沉默少语、有时无故哭泣、易忘事、自觉反应变慢了、喜独处、经常自责。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严重者可有自伤及自杀冲动。

行为上的改变:

孩子不一定能准确的向家长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家长或老师会发现孩子行为与过去判若两人,易激惹也是抑郁症患儿的常见表现。过去很听话的孩子忽然变得好顶嘴、不听话、表现易激愤和冲动,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的关系逐渐疏远等。

躯体上的改变:

孩子在躯体方面可表现出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痛,胸闷,腹痛,乏力。

同时,患有抑郁障碍的孩子常常会伴有或发展出其它问题,如:进食障碍,焦虑,睡眠障碍、学习障碍、拒绝上学或物质滥用等。

抑郁症状不仅妨碍了青少年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而且妨碍了学业,青少年抑郁症很容易被误解为学习压力太大,或者是青春期叛逆。出现上述行为迹象表明青少年可能有抑郁症状并且需要专业帮助。

想要孩子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家长需要做好哪些方面?营造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01家庭氛围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庭环境因素

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积极解决儿童成长的需要,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爱心,培养生活的独立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促进因素。

02不同教养方式和孩子本身个性特点会影响家庭氛围

过分严厉的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可能使青少年排斥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同伴的支持和赞许;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没有约束,或者过分迁就,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03家长坚持原则并乐于倾听

家长应坚持重要的规则,标准和价值观,但又乐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和孩子一起商讨问题。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但不会控制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会更自律,问题行为也会更少。

重庆之声记者向含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