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

中华武术可谓是我华夏民族一项独有的文化体系,其不仅注重内外兼修(譬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同时还结合了社会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可以说是非常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之后,中华武术在实战方面已经是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1)

中华武术

早在唐代的时候开始,武举制便已经开始在历史上实行(当时最流行的拳法就是天罡拳)。另外,唐朝的裴民就曾因为剑术冠绝天下,才有幸能够与李白和张旭两位文坛大家并称为唐代三绝。由此可见,武术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了。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2)

中华武术

紧接着到了宋、元两朝之时,中华武术更是以民间结社的形式开始蓬勃发展。一直到明、清两朝,中华武术的发展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据记载,明清时期的武术流派纷繁林立,就连拳种都已经达到了几十家之多(其中以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最为著名)。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3)

综合格斗

然而,如今大多数人一说到实战,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综合格斗、自由搏击、散打和拳击等竞技运动。可事实上这些“洋武术”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实用,就拿综合格斗来说,说到底它终究还是一种竞技运动而已。如果将综合格斗搬出擂台放到实战中的话,该项运动与传统武术比起来可以说基本没多大的实用性。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4)

叶问剧照

毕竟,中华传统武术那可是从几千年实战厮杀中流传下来的精华。譬如,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介绍的咏春拳,便是我国国术(拳术)中南拳里颇为著名的一种拳法。据一位老拳师直言:“如果将综合格斗放在实战环境下的话,它根本不如我国历史上传承至今的咏春拳法!”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5)

叶问

早在清朝中期的时候,当时的一代武术大师五枚师太,便在通晓南少林武功的条件下一手创立的咏春拳。此后,咏春拳又在严咏春和梁博俦等人的传承下,开始在民间继续发展。直到梁赞对其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后,咏春拳法便一直被列为“秘而不传”的武术。最后,还是叶问将咏春拳从佛山带出了香港。并且,由于叶问采取公开授徒的形式教拳,这才使咏春拳法在当时粤港一代地区为人知晓。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6)

叶问剧照

至于说到咏春拳法在实战中的实用性,我们从其练法和诸多杀招之中便能看出一二。咏春拳的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其主要练法则是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辅助练习方式。譬如,以三星桩为辅助工具反复练习踩踝、碎膝、踢裆、锁喉、折颈、挖眼、攻击太阳穴等诸多人体致命部位。从这些简单直接的杀招来看,咏春拳在实战中取人性命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7)

相较于综合格斗而言,我国的许多传统武术因为都是从实战进化而来,所以其最大特点便是皆为杀招。简单来说,那就是出手必须要狠,绝不能出现“打蛇不成反被咬”这样的情况(咏春拳亦是如此)。

另外,我们从咏春拳极为注重对于体力的珍惜这一点来看,也能证明咏春拳非常注重实战效果。而且,真正的“习武之人”在切磋比试时,也不会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一打就是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那么久。真正的武术高手在实战搏命时,一般都是在瞬息之间之间便分出了胜败生死。只不过如今的武术比赛仅仅是为了竞技角逐,所以在诸多比赛规则的限制下,传统武术很难展现出真功夫。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8)

综合格斗

至于笼中或擂台上的综合格斗,虽然看起来打得十分凶猛,而且还有精彩的地面缠斗。但是,事实上如果在没有规则的实战境况中,这种大开大合的打法几乎一出手就全是致命破绽。特别是在你死我活的实战搏命时,如果犯了这样的大忌用不了几秒就会被打败(甚至送命)。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9)

女孩学咏春

因此,相较于综合格斗的实战效果而言,还是以咏春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更为实用一些。就拿咏春拳来说,女孩子学好了都能发挥出很强的实战功效。如果换做一名综合格斗的女性普通学员,一旦她在遇到危机情况的时候,其体力根本不可能与一个大汉相抗衡(除非是专业的格斗运动员),更别说与歹徒在地面上缠斗了。可若是换作咏春拳女学员的话,一顿踢裆、挖眼、攻击太阳穴等一系列狠招下去,不论歹徒是男是女都能将其治得服服帖帖。

格斗十种拳法教学(综合格斗终究还是运动)(10)

女孩学咏春

毕竟,当你的人身安全遭受侵害时,哪里还有时间顾及什么规则。所以,只有使出传统武术中这些一招制敌的狠招,那才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屏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