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

01

什么是四尺斗方?

四尺斗方是传统中国画中的一种尺寸,表示四尺寸对折后的一半,四尺整张纸是136X68厘米,对折后是68X68厘米,因为四四方方、端端正正,装裱加框后大约是80X80厘米,不大不小,这可能是“斗方”成为现如今书画装裱一种规范尺寸,并受到大家喜爱的缘由吧。在现代家居中,斗方适合悬挂在玄关、餐厅或者是小户型的客厅等地方。

02

为什么发这个斗方展览?

近期,按照朋友们的约请,我画了一个斗方系列山水。现在这个系列还没有画完,后续还有一些,根据朋友们的建议,想先一睹为快。为此,我把已完成的这二十几幅作品发上来。请各位师友品鉴、指正。

03

山水画的背景是什么?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三百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院体格法法度赅备,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

04

咋个欣赏山水画?

有朋友常问我,我不懂山水画,山水画到底如何欣赏?怎么看出个好孬来?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点理解,供各位师友参考。

中国山水画最本质的欣赏原则可以用黄宾虹的“三不朽”来概括:“一用墨不朽也;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三能远取其势,近到其质不朽也。”

欣赏中国画的要求,按孔子的话说就是“故君子遵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照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用在这里比较合适。

“尊德性”就是天赋、悟性;“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要求教求学,掌握深厚的国学知识;“极高明而道中庸”自己有极高的素质和修养就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欣赏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应坚持“四看”原则:

一看气韵。荆浩《画山水录》:“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当代学者伍蠡甫在《中国画论研究》一书中解释:气——画家有度物取真的认识力或审美水平,它便随着笔墨的运使而指导着创作全程——这个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称为“气”;韵——风韵、韵致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并非和盘托出。所以,山水画第一看的是气韵。在这“四看”里,并没有突出一幅画的“形”和“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像不像实有的景物。

二看意境。画山水画,绝不是仅仅画画的简单事情,更不是把对象模仿得栩栩如生就算完工。东晋刘宋时期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对山水画的功用有过明确的定论:“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可见,画山水画可与“圣人法道”而相提并论的重要事情,这就是“以形媚道”即以山水之形与道——这个大自然万物之本源相亲和。才是仁者之乐。山水画的目的是为了畅神,而所畅之神,又是超越时空,亦如南朝宋画家王微《叙画》中所言:“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富于哲理的精神境界,其实强调的是山水画的内在精神意蕴。

三看笔墨。“笔墨”,是指具体的笔墨技法,即用笔、用墨等。“笔墨语言”,具象的笔墨符号被赋予着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它们是可以被描述、被表达、被解读的,它们可以传情达意,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笔是画的骨干,墨的筋骨。自古以来,画家皆将“骨法用笔”放在重要位置。“骨法”,即用笔来表现物象的骨力、骨气。骨气相连,形质同一。在中国画中,笔法以中锋和侧锋为主。中锋运笔讲究笔锋始终在线条中间运行,不偏不倚。线条饱满、圆劲、浑厚。侧锋运笔讲究笔尖偏于墨线,笔管倾斜,尖实根虚。线条粗细悬殊,一边光一边毛,活泼生动、舒展自如,聚合皆宜。在山水画中,笔法往往采用中侧锋互用,中锋为本,侧锋取势,因势利导,于纸间展现万千山水。

墨是画的皮肉,笔法都要通过墨来实现,墨的使用至关重要。墨分五色(黑、浓、湿、干、淡),墨法多样(泼墨法、沁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淡墨法、浓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墨的浓淡干湿、主宾强弱、黑白冷暖关系都是富有节奏韵律的,用墨时要注意规律与效果,格调与结构。童中焘以清(笔路清澈不浑浊)、润(虽渴亦润)、沉(骨气沉厚不浮胀)、和(变化融合)、活(自然一气)总结用墨的审美规范。

四看诗书画搭配。如果把一幅山水画看做是一部气韵生动的影视片的话,山水画里的诗书搭配则是引导人们理解影片的旁白,让观者更易走入画面,体验艺术之美。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3)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4)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5)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6)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7)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8)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9)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0)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1)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2)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3)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4)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5)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6)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7)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8)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19)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0)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1)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2)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3)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4)

名人画展山水画(陈晓辉四尺斗方山水画展)(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