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

在古代诗歌发展的过程中,汉乐府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不断的发展创新,对后世的“建安风骨”、“新乐府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1)

乐府是古代管理音乐的官署,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创作乐谱的职责,这当中采集了大量民歌,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生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诗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日常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恨, 激发了创作热情和灵感。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2)

在汉乐府诗中,你会读到刚烈的爱情誓言,“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你会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应发奋努力,不负这大好时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乐府诗中最经典的一首诗,写出了最动人的思念,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3)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其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诗的题目“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旧题,长城窟指的是长城侧畔的泉眼,可饮马,远征的行人路经于此而伤心,思念故乡。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写道: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亦有诗写道:“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4)

诗的前八句讲的是一个女子思念远行在外丈夫的哀伤。“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运用了兴这种诗歌表现手法,从河边绵绵不绝的青草,想到了远行在外的丈夫,产生了无尽的思念。只是路途遥远,思念也是徒然,寄希望于梦中相见。在梦中,他就在的身旁,可是梦醒后,却隔着遥远的距离,不能相见。

从现实到梦中再回到现实,由“不可思”到“在我傍再”再到“各异县”,思绪曲折回旋,有虚有实,有悲有喜,将思念之情表达的殷切动人。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5)

值得注意的是前八句有着非常明显的循环,前两句以“远道”结尾,第三句又以“远道”开始,第四五句都有“梦见”二字,第六句以“他乡”结束,而第七句又以“他乡”开始,这样的循环使得诗具有形式美,也更能突显思念之深之强。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6)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而女子却不知远方的丈夫是否安好,暗示了夫妇分别了很久,思念之苦。“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同乡的游子们都回家团聚了,谁又肯向她捎回丈夫的讯息,这当中有哀伤,也有孤独,更有绝望。

诗的最后八句情节发生了转折,远方的丈夫托人捎来了书信,一个“呼”体现了女子内心的欣喜与激动。在汉代,书信往往写在帛布上,其长皆不过尺,故称为“尺素”。为了防止书信在传送的过程中丢失,会用一个牢固的木函来装,而木函是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

无名氏诗句(一首无名氏的诗)(7)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语言朴素却情真意切。在汉代,战乱造成亲人的离别是无奈的,吃饱穿暖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思念虽无止境,但生活还要继续,“加餐饭”从生活的细节之处体现关心,显得更加温暖动人,也更能体现思念之深。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委婉曲折,文字质朴而自然,将思念之情表达的真切悠远,令人感动,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