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的辛和幸(探索汉字的秘密)

以下内容涉及的东西非常繁杂。无耐心的朋友慎看。有时间会出视频讲解。

【般】字,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它的右边是一个【殳】字,我们在讲【殳】字的时候说过,这个【殳】是一种兵器。其他带有【殳】的字基本都可以解释。比如【投】是把兵器扔出去。【殁】是被兵器杀死了。【股】和【段】是表示兵器通常是竹子做的,是一段段的。拿着兵器去打仗就是【服役】等等。但是【般】为什么会和【殳】有关系。然而实际上右边的根本不是【殳】字,而【殳】的上面是【凡】字,下面是一个只手。在篆书中看起来象个【反文旁】或者一个【攴】字。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讲过【反文旁】和【攴】其实是同一个字。都是手拿着什么东西的样子。为什么【般】右边会有一个凡字呢?我们先想想我们现在对于【凡】字的用法。比如一般人,我们会称为平凡人。一般是概括性的,比如【一般认为】是概括性的,【凡是】也是概括性的。所以【般】它带了一个凡字。或者我们直接用这个【舤】字去表示【般】。为什么呢?我不能断定【凡】的本意到底来自哪里,但是可以去判断出【凡】的象。【凡】的象是什么呢?其实【凡】的象很简单,就是【帆船】的【帆】或者说帆旗的【帆】。那么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船帆我们知道,面积大,有两面,利用风力使船前进。旗帆呢,也是面积大,有两面,一般也和风有些关系。所以【凡】的象就是有个较大的平面的。我们再看【风】字外部结构,是不是和凡字非常的相似。所以【凡】开始可能就是来自帆旗。因为帆旗会被风吹。为什么不是帆船呢,因为在古代大部分人生活在陆地,首先制作出来的可能是帆旗。所以开始可能源于帆旗。而帆旗是什么,它也是一个总领。比如运动会,大家都跟着旗帜走。而【凡】的意思也有总领的意思。

古代汉字的辛和幸(探索汉字的秘密)(1)

另外一个要说的是大部分韵母为an的音都有一个板面的意思。就比如【板】字,还有半字,版图是板面,【瓣】,花瓣是一个相对的平面,斑也是一个相对的平面,坂,坂田,深圳有个坂田,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一块块板一样的田。那么【凡】的意思也是【板】一样的平面的。当然,这个【凡】在《广韵》里面认为它是符咸切,也就是现在表音为(ian)的。但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说了,实际这个音为(ien)。这个音表示的是薄的,片状的,或者面状的。就比如浅字,线字,片字,面字,天字(我们平常形容天的量词,用一片天)等都是这个读音。而我们看到的旗子或者船帆也是薄薄的。片面状的。也符合上面说的象。

古代汉字的辛和幸(探索汉字的秘密)(2)

我们再来说和【凡】同韵母音的【番】字,首先来看看《说文》对【番】字的解释,兽足谓之番,从釆,田象其掌。或作蹯而现代词典对此字的解释为,【番】字上面的【采】是兽爪或者兽掌。下面的田字是动物脚印。这种说法不仅画蛇添足而且是错误的解释。你说【采】象爪子可以似乎有一点点像,那干嘛不直接用【爪】字呢,另外,又说它像兽掌,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哈,哪里像兽掌了?所以,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兽掌,那么下面的田字才是兽掌,因为更像,这个和许慎的说法的是相同的。现代词典【田】像脚印那个说法就不知道哪里来的了。但是许慎的说法也有问题,为什么有问题呢?你说这个【番】是兽足。或者你加个足字旁认为是兽足。单个字可以认为是。但是带【番】的还有其他字啊。比如播种的【播】字。播种,散播,传播等和兽足没什么关系的吧。播种播在哪里,自然是田地里。所以下面是个【田】字。【田】字也是一个后面【ian】的音,这个音上面说了,表示面状的,薄的,浅的,大片的等意思。比如说【画】字,为什么画也带个田字呢?就是因为画画在一片纸张上进行的。画画所表达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比如山水画一片风景。所以【画】字也带有田字。还有前面我们说表示大肚子的【畐】字,下也是一个田字,为什么这个字也用田字。因为田就有大片这个意思,有大的意思,大大的肚子用田不仅象形还可以进一步表示肚子的大。比如说【富人】的表示就是有房子,还挺着大大的肚子的人。但是还有一些就是用的【田】字的本意,就是农田的。比如【苗】庄稼的苗是长在田里的。所以用【田】字。所以这个【田】字除了农田之外还表示“大片”之义。所以【番】字的意思也有大片的,片面的等意思。所以加个【巾】就是用帆布,或者丝巾做的旌旗,也就是【幡】字。这个我们知道,它指的就是各种旌旗的总称。而旌旗和帆船的帆是是非常的像的。为什么说许慎的解释“兽足谓之番”也是错的呢,因为它指的根本不是兽足。它指的是“比较大而且是比较平面的地方”,要是加个“足字旁”就是脚上比较平面而且比较大的地方。其实指的就是“兽掌”或者说‘脚盘’。【盘】是带【an】的音的,所以盘子也有‘板面’。当然多【盘】多数附带有圆的意思。那么为什么番国叫做番国的呢?为什么每个来朝的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国旗。比如现在各种首脑会议,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等,都会插上他们自己国家的国旗。那时候这个旗还不叫做国旗,而是叫做幡旗。为什么叫做幡旗,因为旗子的形状就是平面的,薄薄的,有点像帆船的帆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帆】其实就是【幡】。每个国家不仅有自己的旗帜,叫做番旗,还有自己的“番号”。军队也经常用到番号。比如第20,第26,第38集团军。新四军应该也是一个番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番旗】。有番旗的国家称为【番国】或者【番邦】,现在我们一般叫做“外国”。比如番薯(红薯),番豆(花生),番茄,番芋(可以用来做芋薯粉的芋类)等意思都是从外国引进的品种。

古代汉字的辛和幸(探索汉字的秘密)(3)

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带【番】的字是不是也带有平板,平面,片面等意思。比如【翻】是指从一个面翻转到另外一个面,有面的意思。当然,为什么右边是羽毛的【羽】字还要再考究一下。【潘】指的是什么呢,其实是指洪水泛滥。大家看泛滥两个字都是【an】的音,说明什么,泛滥也是指洪水覆盖,变成一整个相对的平面。发过水灾的地方的人都知道,洪水泛滥后看到整个地方都是很平的。这个读音也是【an】的滩字,我们知道沙滩,浅滩都是开阔类似一个平面的。所以沙滩就是由于水的泛滥而留下的一个大片的看起来比较平面的区域。我们再看【摆摊】也是铺开成一个平面的意思。还有一些人因为脚不能走路了,瘫在床上了,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平面。这个相对是和站立相对的。所以【潘】首先是和水有关系的,再者有形成一个相对的平面的,那么我们推测它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洪水本身泛滥。我们看的相对的平面;另外一个意思则是【滩】。就是因为水的作用留下的沙滩或者其他浅滩。

古代汉字的辛和幸(探索汉字的秘密)(4)

【蟠桃】是大而扁的桃。有大也有平面的感觉。因为【扁】字也带有(ian)的音。【膰】在大多数古文中表示为“煮熟的祭肉”,比如《说文》宗庙火熟肉。《谷梁传·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孔子·世家》如致膰乎大夫。《注》膰,祭肉。但也有认为这个字的意思是大腹的:如《集韵》蒲官切,音槃。大腹也。那么这个字到底什么意思?这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扁平状的比较大的肉”所以用在两个地方都合适,一个是我们大大的扁平的肚子可以是【膰】,另外一个则是【肉饼】,因为肉饼也是扁平的,当然,这个肉饼可能没有用现代的面粉或者米粉。就是纯粹的肉饼。我们看的《史记·周本纪》的描述和备注,胙,膰肉也。油炸也好,压榨也好,都有个【乍】,就是使之变扁变窄的意思。那么【膰】就是指扁平的肉。我们再看看上面《谷梁传·定十四年》说的,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脤shen】这段话认为脤就是膰,只不过脤表示的是生肉,膰表示的熟肉。所以这个膰也通燔。但是,【脤】和【膰】是有区别的。大部分的古文的解释是用蜃的壳盛的肉叫做脤。但我认为这个是不准确的,前面我们在讲【辰】字的时候讲到它有柔软柔和的意思,实际上它说的柔软的肉。通常来说就是整块用水煮过的肉。然后放到油锅里面去炸。然后用来祭祀,并不是古代祭祀才用现在祭祀也依然在用。用客家话来说,就是(nam)肉,(nam)代指柔软的意思。我们上面说到【辰】就有柔软的意思。比如带辰的字,被褥,蜃,早晨,嘴唇都有柔软的意思。所以【脤】指的就是柔软的肉。上面那段话还说到“俎实也”,那“俎实也”是什么意思呢?带去【且】的字,我们在前面也讲到了,都有叠加递进和反复的意思。那么【俎】就是反复切肉的地方。那么“俎实”的意思就是切碎然后再把它弄得结实。所以我认为【膰】这里很有可能指的就是肉饼。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意在说明一个象,【凡】也好,【番】也好,还有其他带(an)音的字也好,实际都是形容扁平的,片状的,平面的意思。这一切都有由于这个象引申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