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二十一世纪 125期成语故事勿忘在莒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每天更新三个成语故事,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成语故事二十一世纪 125期成语故事勿忘在莒(1)


勿忘在莒

wù wàng zài jǔ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曾经因为内乱逃到莒国避难,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终于回到齐国执政,任命管仲为相国辅佐国政。一次他有些得意忘形,大夫鲍叔牙在旁提醒他:“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齐桓公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出处】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吕氏春秋·直谏》

【解释】比喻不忘本。


成语故事二十一世纪 125期成语故事勿忘在莒(2)

枉辔学步

wǎng pèi xué bù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外地人很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用心观摩、效仿、练习,后来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只好爬回了燕国。

【典故】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

【释义】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邯郸学步


成语故事二十一世纪 125期成语故事勿忘在莒(3)

望尘莫及

wàng chén mò jí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推荐曹暠任荥阳县令,赵咨调往东海任职经过荥阳时,曹暠等在路口迎候,想请他在荥阳暂住。赵咨不想惊动别人就没有停留,车子很快就过去。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可追到长亭,赵咨的车子早就望尘莫及。

【出处】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庄子·田子方》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后汉书·赵咨传》

【解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远远落在后面

【近义词】不可企及、瞠乎其后、望尘不及

【相反词】后来居上

↓↓↓点赞哦,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