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烈火英雄(我们换一种说法)

真正的烈火英雄(我们换一种说法)(1)

电影本身就是比较主观的商品,再优秀的电影也有瑕疵,再不济的电影也有价值。但停写很多年关于影片的观感,因为在这个最热闹的暑期档,本人是对《烈火英雄》抱有比较大的期望的,虽然不奢望它能够以一己之力把坑填上,能够补补血也就算好了。

以下内容,仅作为电影爱好者对电影作品本身出发。

真正的烈火英雄(我们换一种说法)(2)

逆行者

以下内容包含深度剧透,请自行斟酌。

在写具体内容之前呢,先对《烈火英雄》电影本身整体评价一下:

满分五星

题材:六星

无论是取材于社会原型还是歌颂消防员,这题材简直就是不要太好了!

导演/编剧:二星

编剧于勇敢、陈国辉,于勇敢未在网上了解到他的资料,陈国辉,也是本片的导演,曾导过《拼盘》、《全城热恋》、《全球热恋》、《新娘大作战》、《怦然星动》等作品,评价都在中下水平,不是年度十大烂片中的常客,但作品也没有太优秀的闪光点,至于导这部《烈火英雄》,可能是看中了导演导的比较多群戏类型的吧,毕竟这样救火的影片还是有很多群戏的。从结果来看,导演发挥了他自始至终都比较稳定的水平。

演员:三星半

双男主之黄晓明,从状态以及最后呈现的结果来看,极力摆脱霸道总裁的影子,但邪魅一笑仍然是教主在未来演艺事业中提升面部表情管理的重要课程。整体表现虽不经验,还算合格。

双男主之杜江,相对人物性格更容易呈现,比较良好的完成刻画人物的基本功能。

男配之欧豪,支线剧情,戏份不多,可能人物性格比较贴近欧豪近年的角色,把握的很准,小小闪光。

女配之谭卓,人物限制较大,发挥空间有限,剪辑及人物角色安排的问题,导致一度变成功能性人物,不惊不喜。

女配之杨紫,支线剧情,戏份不多,泼辣的大妞劲儿,一句你大爷的还算加分,结尾哭戏偏软,节奏问题,小功小过,无伤大雅。

其他配角及客串,多属功能性人物,余不一一。

特效:两星半

记得采访导演好像是说过90%是真火,如果是真的,那我可能要把特效分降到一星半了。尤其是江立伟最后被炸飞牺牲那段,90年代香港武侠剧的特效。

服化道:四星

江立伟面部长时间被火烤的特写,医院抢救消防员的特写,化妆师要表扬,各级指战员,政府官员,群演的服装也都符合实际,道具一比一还原,这些都是需要表扬的。

影片宣传物料:三星

主海报两款,一款为一般售票网站使用的,还算不错,另一款又是叠人头,很败路人缘。

立牌,未见到,可能做的不多。

预告片,中规中矩。

贴片广告,受时长限制,还算吸引人。

其他,露出较少。

上映前的点映策略:两星

对于一部比较有信心的影片,在遇到相对较冷的市场,题材很燃,但又需要一定科普知识的电影,选择做点映的口碑发酵带动影片热度,甚至达到出圈的目的是正确的选择,但时机和节奏把握不好就会反其道而行,优秀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失败案例《银河补习班》。

正常节奏,影片上映前2周,一线不超出二线城市业内看片,增强对影片信心,对同档期对手分析;上映前一周的休息日,一线不超出二线城市每个城市重点区域一家影城限制点映一场,主要获取影迷口碑发酵及上座率,便于控制口碑及增强影城排映信心;上映当周的工作日,全部影城黄金时间限制点映一场至影片上映,进一步释放口碑及保证上座率。

综合:三星

这样一部描写消防员的影片,稍有不慎的批评可能都会招来无脑的谩骂,所以以下的内容,只与大家讨论,如果影片换成这样拍摄,或表现形式,是否会比如今更完美。本人不才,没写过剧本,不知道如何把想表达的内容以剧本的形式展现出来,说的可能都是些大白话,凑合着看吧。基本靠记忆整理,有错漏的地方也请海涵。

以下根据影片的时间线整理

1、扑救火锅店大火,江立伟怀抱把自己的氧气罩给小女孩和另一位消防员撤退遇到消防通道堵塞,江立伟破窗自救。

不足:影片第一个高潮部分,展现江立伟舍己救人,机智冷静。但据我所知氧气瓶与面罩的连接管不超过1米,破窗的距离不少于3米,江立伟把女孩交给另一位消防员出现了BUG。

建议:增加一个抱送小女孩儿后脱下氧气罐的动作,可以给近景,动作连贯,影片时长应该不会增加超过0.5秒。

2、破窗后大火,室外消防员攻进火锅店,在火锅店一层灭火,下一个镜头江立伟抱着小女孩走出火场。

不足:基本交代清楚消防员灭火的危险及救护的及时,但并未交代江立伟如何从被困的2楼下来的,脑补可能火灭从楼梯原路下来,也可能破拆消防通道堵塞下来,不影响大局,但错失了一个对堵塞消防通道危害的强调。

建议:减掉一个近景的消防员冲屋顶的镜头,增加一个破拆消防通道的镜头,时长不变。

3、灭火后复查,马卫国吐槽江立伟抢风头。

不足:从后面的剧情来看,马卫国与江立伟并不存在个人恩怨,本片侧重点也不在于升职加薪的勾心斗角,我的理解更多可能是为江立伟后面的心理障碍做前期的性格侧写,个人觉得意义不大,容易误导观众两个队长原本就不和,一个爱出风头,一个被打压欺负。

建议:删掉吐槽的话,增加对讲机功能(从后一个镜头新兵对马卫国打手势往里进,马卫国回手势同意,可能未配备对讲机),马卫国叮嘱新兵认真检查,火场复燃非常危险,尤其火锅店可能会大量存储液化气罐,新风、空气、氧气、助燃巴拉巴拉的(物理化学学的都不好,就是做一下小科普),这也为之后复燃爆炸做铺垫,并科普了普通观众,门下有烟倒抽进门里是为什么,也对后半段下水管道燃爆崩飞井盖做了互文和前期铺垫,时长不变。

4、火锅店爆炸,带火的燃气罐砸入车内,吓的车主弃车而逃。

不足:本人认为这段主要为表现爆炸的强度及危险性,但却有头无尾,就好比半夜楼上脱掉一只鞋,还在等另一只鞋却迟迟不落地。

建议:用其他物品代替带火的燃气罐砸入车内,或增加一个消防员抱燃气罐离开汽车的镜头,优点就是更燃更有戏剧冲突,缺点就是可能要增加5秒左右的时长,而且与当时的情绪调动不符。

5、江立伟被撤职,与马卫国在门口相遇。

不足:这一点我不确定我说的对不对,因为确实对消防内部的规定没那么清楚,但我认为江立伟被撤职并不公平,救火任务完成,无论老板是否撒谎火锅店内没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派新兵检查火场复燃应该是正常的程序,影片所谓的艺术加工,也就是老板这句话是说给观众听的,这样在爆炸的时候才更有戏剧的反差。而意外爆炸导致新兵牺牲应属非指挥错误,所以不应该用撤职这样的形式让江立伟离开特勤中队。但战友在面前的牺牲,毕竟对心理冲击是异常巨大的,PTSD是合理的一个安排,之后的剧情也借用了这个理由,那就应该让江立伟主动辞去队长一职,申请到偏远地区消防中队,尽量避免再出这样的火场来逃避。并且在两人对视的展现又隐隐感觉俩人暗中较劲的感觉,而从之后的剧情来看,其实俩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建议:撤职通知书改为调任通知书,江立伟收拾东西的画面不变,出门并未与马卫国碰面,经过宿舍门口,马卫国搀扶家属出来,江立伟转角流泪,时长不变。

6、田地抓猪,群众讽刺。

不足:这一幕主要展现江立伟从特勤中队到东山中队的落差,但我觉得没有必要用人民群众来踩,显得格局比较小。

建议:删掉群众讽刺,周浩抓猪连着两个狗啃屎,之后向江立伟抱怨我们应该是救火的,不是在这抓猪的,江立伟或是保持尴尬的笑容,或者是简单安抚一下,也可以为后半段江立伟要东山中队撤退,周浩对江立伟发火的前期注脚,时长不变,或者少1-2秒。

7、马卫国接替队长,日常训练,郑志摔倒。

不足:用一个长镜头来表现消防战士平常的训练,可能是镜头调度的问题,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专业、干练,甚至可能都没有我在抖音上刷到的消防比武看的激动,另外没有登天梯的展示,就是一个消防员扛着简易梯子跑到楼下,一下搭到2楼,迅速上去之后搭到3楼,这个从视觉效果上看特别热血,没有真的是很失望,不过有个小细节值得表扬,在之前火锅店救火的时候,郑志就表现的照其他人差一些,在这里郑志摔倒,也算一个小互文了,这段主要剧情也是为了介绍郑志即将退伍,态度消极,对最后牺牲在前期增加了反差。

建议:这个属于导演现场调度的问题,多借鉴一些平常训练、比赛、练兵的视频。时长不变。

8、幼儿园江立伟父子与同学父子的矛盾。

不足:这一幕导演主要想表达的是江立伟作为消防员平常几乎没有时间陪儿子,又因为战友的牺牲被人误解。但首先逻辑不成立,普通市民不会知道江立伟“害死”新兵,并且我也不认为是江立伟“害死”的新兵,另外如果孩子之间争吵,对方的父亲上来一把就推到了江淼,如果我是江立伟,就是没有PTSD我也要跟对方起争执啊。

建议:减掉同学父亲推江淼的镜头,减掉卡脖子的镜头,增加同学的父亲说养你们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小火锅店着火你们却弄成个大爆炸,江立伟听后脑海中回忆现场情况,呆立,想拉儿子逃避(PTSD在本片的作用应该更倾向于江立伟的逃避,和后续救火的担当反差,而不是在这里的狂躁),儿子赌气、失望跑远。

9、江淼质问江立伟是否害死了人。

不足:剧情如果按原剧情不变,一个是江淼等江立伟回答的时候的节奏问题,有些脱节,另一个就是浪费了一个背景交代的机会,人物设定江淼有哮喘,但只有在母子逃难的时候有一个瓶子的镜头,走失后有一个瓶子的镜头,在被好心人前往上船的时候有提及,很突兀。

建议:原剧情不变的情况下,加一个江淼哮喘病发作,江立伟也没来得及解释,还在PTSD中发呆,李芳救孩子,时长加1秒。

10、外籍船只导致火灾。

不足:这一幕主要交代起火原因,科普下起火知识,但这个船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虽然跟主线后续剧情没什么太大关系,一个圆是为了引出另一个圆,但如果不把这个圆做成闭环,那这个整个的圆就不圆了。

建议:在新闻发布会上可以通报的时候交代起火原因,和船长船员被扣留接受调查,或者也可以顺着油管船只爆炸,时长增加3-5秒。

11、接到火警出警。

不足:同7,尤其是给周浩的水平45度大特写,帅是够帅,但没有了紧急感,缺少了急迫感。

建议:多看一些火警出警的监控视频,动作麻利迅速干练,减少慢镜头,增加快速剪辑。

12、市民逃难。

不足:救火现场穿插了大量市民逃难的镜头和支线剧情,作为一部主讲灭火的电影,拍出来世界末日的感觉,对于大连原型改编过度,虽然是为了展现火灾失控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一方面影响了展现火场的节奏,还反而让观众觉得政府在应急预案上的迟钝与不力。

建议:删减大量机场、地铁站、轮渡、火车站、高速公路等逃难镜头,增加在应急避难所、家中躲避,政府出动大量警察、交警、武警等职能部门疏导、安抚、协调镜头,增加各地消防支援镜头。

13、灭火直升机。

不足:没记错的话灭火直升机应该是要抛洒干粉对A01油罐进行灭火,但由于火势、气流等问题没有成功,成功的话也就没后续剧情了,但用大量的镜头展示抛洒失败,对剧情并没有推进作用,而且出现一次之后就再无后续,并无交代,虎头蛇尾。

建议:减掉飘散各处的干粉,增加干粉没被抛洒到油罐上方,但落在了阀门附近,使阀门附近的火势有了很好的控制,增加王璐的口述报告,由于油罐上方温度过高,导致气流紊乱,直升机灭火失败,并以目前的火势,无法展开第二次直升机灭火,虽然干粉落在了控制区使控制区的流淌火火势大幅度减弱,但对油罐主体并无有效作用。即对以后直升机再无出现做了合理说明,更为后面大家争论最凶的点铺垫了合理的环境。总时长不变。

14、第一次关阀门。

不足:江立伟叫魏雷的名字我是比较疑惑的,可能是我走神了没注意到前面有什么交代,但我的记忆魏雷应该是港口的技术人员,负责临时供电的吧,江立伟这么突兀的就认出了他有些出戏,当然这段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但重点是并没有利用好这段剧情对两进两出的阀门做个简单的科普,既然是两进两出,4个阀门,我关掉2个出的就可以了呗,为什么4个都要关闭呢?缺乏必要的科普。自拍那一段有待商榷,但最后分别拿着自拍告别时候的台词,还是有悖当时的情绪渲染的。

建议:两个人对话,关掉了一个阀门,江立伟表示胜利在望,魏雷解释需要4个都关掉,因为油罐高温太热,虽然出油阀门关闭,但照目前的火势,可能会沿着进油管逆流出来,所以4个阀门需要全部关闭。(对话我瞎编的,有专业人士可以用专业的话术表述一下)

14、吴晨光组织敢死队。

不足:台词过时,大意:是党员的,家里有兄弟的出列。党员这个就不说了,家里有兄弟的就该着比别人更应该成为敢死队吗?这个儿子就不是母亲的儿子了吗?这话放到抗日战争年代没问题,你不做敢死队,可能整个中国都沦陷,一个人的牺牲,也是为了换回家人的生命,但你目前和平年代救火,就不应该从一个高级指战员的嘴里说出来,即使,这是当时所面临的现实,我自愿牺牲我的生命和服从命令的牺牲生命,无论是从情感升华和伦理道德上都差了很多。

建议:吴晨光特写拉远:各中队队长,目前形势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由于……我们现在必须手动……马卫国:报告!特勤中队请求执行命令,自火灾以来,我们一直坚守化学罐区,体力各方面等比较有优势,2个阀门我们会很快就关上的,让我们上吧。吴晨光:不行,你们的命令是死守化学罐区,一步都不许离开。江立伟:报告!东山中队请求执行命令,我进去过一次,对里面地形比较熟,而且老马,要关4个,而不是两个,化学罐区可等不起你。吴晨光:好吧,你再带一个……。之后接原剧情台词。以上台词还可优化,只是大概这个意思。时长大概加5-10秒。

15、执行任务前兄弟二人短暂的聊天。

不足:整段没毛病,甚至那一句台词:这么大的火,连只烟都点不着。一语双关,点睛之笔。但剪辑到领到命令之后,影响节奏和整个情绪的渲染。

建议:整段挪到马卫国知道江立伟牺牲之后的回忆片段里。

16、江立伟徒手关阀门。

不足:这一段应该是争议最大的地方了,原型派拿出716做对比,说8000转已经改小了,大连那个80000转,原型也是脱掉面罩、徒手;质疑派主要说现场那么大火,人早焦了,而且为什么不多派几个人进去。首先说原型派,多数是根据报告文学《泪》(简称)的描述记录,加以采访截图佐证,现实比电影更残酷。不过你要清楚,报告文学毕竟是报告文学,也并不是现场勘探记录,我不质疑80000转和徒手关阀门的事实,但你要清楚,不同的火场情况不同,现场的火势、通风情况、等等都千变万化,最起码从电影的表现来看,现场的环境,人类是不可能正常呼吸那么久,徒手也不可能转那么多转阀门,这与意志毅力没有关系,那么高的温度,可能凭借着意志转个一圈半圈的,但当你再想转的时候你的肉,你的神经都已经成焦炭了,用意念转吗?想想你家小时候的暖气片,这种温度可能用意志去克服,最后也是血肉模糊,但如果换作学校热饭用的锅炉呢?这个用意志也能克服吗?再说质疑派,现场即使能达到人体所能承受的环境,但旁边的A01就是个大炸弹,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爆,这样危险的事情与情与理都不可能派进去那么多人,而从电影的表现形式来说,这也只能是江立伟带一个人进去,然后再让另一个人逃生来对人物形象进行升华塑造,所以这并不是槽点。

建议:还记得前面13说的直升机吗?误打误撞把阀门核心区域的火灭了,现场环境可控,温度不高,可以让演员脱掉面罩把脸露出来,也可以再最后关头徒手关阀门了,这样的设定,就合逻辑,剧情就顺了。中间转阀门的剧情就可以保留,但由于管道爆炸,导致新的流淌火又要蔓延过来,剧情就可以接着江立伟让周浩先行撤退,趁着火势还没大,摘掉已经破损的手套,加快效率,但一定要江立伟闭嘴,别跟油罐唠嗑,用剪辑的手法切换化学罐区,油罐区等增加紧迫感,临死前说句遗言。

(其实我个人觉得牺牲江立伟的角色没有牺牲马卫国的角色更感人,江立伟双手严重烫伤,但留了条命回去与经历走散的母子团聚,马卫国牺牲,再也没让父亲“失望”,父亲最后对着遗像敬礼。纯属个人觉得啊。)

17、马卫国指挥错误,郑志牺牲自己拯救全队

不足:这一段也是争议比较大的,整个中队的突击冒进,我觉得这才是队长的指挥错误,两条水带都被烧断,还再用最后剩的一条往里突,导致全员被困,被困不呼叫指挥部,你们是甘愿牺牲了,但守卫化学罐的任务谁做?好在郑志回来了,算是不深究对讲机的事了,然后导演你来了个让水罐爆头的恶趣味是什么意思?水枪的压力是很大,但再这么个关键时刻,你非要逗笑破坏这个严肃的气氛吗?

建议:马卫国指挥三组成扇形反攻,反攻区域逐渐扩大,但由于刚才井盖爆炸把旁边的铁塔削断了,只有细微的筋在连着,正好悬在了三组水枪后面水管的正上方,随着冷热气流不断冲击,岌岌可危,但消防员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时候抢泡沫的郑志回来,从远处看到了上方的危险,扔掉泡沫跑过来大声提示战友,恰好这时发生燃爆,钢筋折断,铁塔的一部分如同闸刀一样落下,郑志为了保护水带,壮烈牺牲。

18、徐晓斌保护远程供水牺牲

不足:原型中确实也有一位因为保护远程供水牺牲的消防员,但这种被垃圾缠住活活淹死的就一点都不壮烈,质疑派说为什么清污的就两个人,人死了却来好几个,我是不赞同的,这个确实各有分工,人手也没必要给清污的那么多,但问题的关键是其他配合部门的人呢?警察、武警都哪儿去了?消防人手不足,这么大的火灾其他兄弟部门是看热闹的吗?那这个角色必须得牺牲,怎么办?

建议:按原型拍就好了,为保证远程供水,力竭身亡,被海浪卷入无力挣脱,因为只有这样,兄弟部门既无法代替这项工作,只能在旁边打援,又不会因为救上来没有施救的过程让人诟病,也包括不用王璐离岗过来哀悼了,说真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作为监督可以离岗,实在很难想象。

以上,基本就是凭借记忆能想到调整的地方,好与不好仁者见仁吧,真心是觉得离我心目中的作品差了太多,惋惜有感而发。

如有想探讨的朋友,文明留言,尽力回复。

最后,对所有消防官兵,所有为了人民的,所有为了这个国家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