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覆灭纪实(苦心捍卫西晋却遭污名处死)

很多我们熟知的古代故事,往往会截取那些美好、励志且充满希望的片段,但是真实的世界,却不会因为人的努力而给予好的结局,这些话,用来说这个人,是非常贴切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西晋的覆灭纪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西晋的覆灭纪实(苦心捍卫西晋却遭污名处死)

西晋的覆灭纪实

很多我们熟知的古代故事,往往会截取那些美好、励志且充满希望的片段,但是真实的世界,却不会因为人的努力而给予好的结局,这些话,用来说这个人,是非常贴切的。

在国人自小就熟知的“闻鸡起舞”的故事里,祖逖和刘琨这两个主人公,为了报效国家,听到鸡鸣便起来练武,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彼时的他们尚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遭遇什么苦难。如果说真正的英雄,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并且依然奋发图强至死方休的话,刘琨比祖逖更加具备称英雄的资格。

刘琨

刘琨,字越石,公元270年出生,据说祖上和著名的刘备刘皇叔一样,都是中山靖王刘胜。在“闻鸡起舞”的故事以后,刘琨与父亲兄长一起在京城为官。但是,在京城的刘琨,名声却非常糟糕,因为他和著名的西晋富豪石崇一样,都是外戚贾谧一党的“金谷园二十四友”的成员。当时皇后贾南风因为皇帝司马衷智力低下,得以祸乱朝政,朝廷百官除了她的党羽外,各个是敢怒不敢言,刘琨和他的哥哥刘舆都是贾谧的党羽,可想而知,当时的世人都在讥讽刘家的“无耻”。

贾家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随着赵王司马伦诛灭贾南风一党后灰飞烟灭,刘琨一家却得以幸免,因为他的姐姐是司马伦的儿媳,所以,刘家父子不仅不像石崇那样遭到清算,还得以重用。但是命运给刘琨开了个玩笑,赵王司马伦比贾南风更加具有野心,他废掉皇帝司马衷,自立为帝,刘家父子于是全都担任了“伪职”。司马伦的行为给了地方藩王反抗中央的理由,于是齐王司马冏和成都王司马颖联合,最终诛灭了司马伦。

司马冏饶过了刘琨一家人

此时的刘家,就是过街的老鼠,还好齐王司马冏欣赏刘家父子的才华,于是饶了他们一命,刘琨一家于是得以投靠东海王司马越。后来,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先后掌权而又败亡,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掌握了大权,而刘琨的主公司马越先是背叛了司马乂,后来又后悔,转而与司马颙、司马颖联军为敌。

因为司马乂深得人心,而司马颙、司马颖又暴虐不堪,于是司马越得以号召天下举兵。但是司马越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并不能驾驭有实力的地方大员,结果,原本响应司马越的豫州刺史刘乔,因为司马越擅自更改他的管辖州郡,索性就改投了司马颙这边。刘乔的叛变,瞬间改变了战略局势,司马越阵营的范阳王司马虓首当其中,盘踞的许昌被刘乔攻克,好巧不巧的是,司马虓逃走了,可他麾下的刘琨父亲刘蕃,却被刘乔活捉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早前一直只被视为是文人的刘琨,在乱军之中逃出生天,却发现自己的父亲深陷敌营,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刘琨跟着司马虓一道向着北方逃窜,等到了冀州一带时,刘琨去找冀州刺史温羡,一番谈话下来,他居然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地让温羡让出了冀州,给司马虓做新的根据地。做完这些的刘琨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北上,找到了幽州刺史王浚,一番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的陈词后,王浚也被刘琨给感动了,于是从幽州铁骑之中,选调出了800名精锐幽州突骑给刘琨指挥,随后,刘琨又在南下途中招募了数千人。

刘琨得到了强大的幽州突骑的支援

以刘琨为先锋的司马虓大军于是正式南下,刘琨第一战,就攻破了黄河守将王阐的防线,之后,更凭借雷霆之势攻打曾经成都王司马颖麾下的第一悍将石超,石超不是庸才,曾经大败过刘琨的领导东海王司马越的大军。石超慌忙领军和刘琨的数千人前锋作战,结果发现刘琨所部人数虽少,却气势如虹,于是他打算暂时后撤,重整军队后再继续作战,谁料到,就在石超后撤的路上,刘琨居然领着800幽州突骑迎头赶上,石超这位悍将就在仓皇之中,被刘琨的骑兵乱刀所杀。

紧接着,刘琨带着自己的部队连夜袭击据守城池的刘乔,刘乔完全应对不了拥有野兽一般攻势的刘琨,于是只能灰溜溜地逃走,连刘琨的父亲刘蕃都顾不上带走了,于是刘琨入城以后,成功就走了被困在囚车里的父亲刘蕃。随后,又一个背叛司马越的人-东平王司马楙率军前来,司马虓听说后,一时慌张了起来,刘琨却毫不在意,立刻带领军队出城迎战。司马楙本来就没有战意,只是打算占个便宜,一看到司马虓这边居然有人敢于硬战,于是内心发虚,也就撤走了。

随后的刘琨更是越战越勇,在修整完毕后,他带队追击刘乔,而此时的刘乔,正在与司马越交战,并且处于上风,而刘琨的部队突然从刘乔的背后进攻,刘乔措手不及,连儿子刘祐都被刘琨所杀,全军溃败,司马越这才挽回了败局。由于刘琨的活跃,原本司马越联军岌岌可危的河南战局迎来了逆转,司马越最终攻克了洛阳、长安等地,彻底击败了司马颙和司马颖,成了八王之乱最终的胜利者,而刘琨也从此威震中原。

刘琨的领导,八王之乱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

可惜,说司马越是胜利者,不如说他是收拾烂摊子的人,司马越面对,完全称得上是彻头彻尾的乱局,西南方,流民建立了割据西蜀的成汉政权,而江南地区的士族和乱党也在蠢蠢欲动,不过,最可怕的危机, 在北方,原本被晋朝控制的匈奴领袖刘渊,在先前的大战中被司马颖派出召集匈奴部队作援军,然而,在司马颖失败后,他们公然建立国家反抗朝廷,自称“汉”,这便是日后臭名昭著的匈奴汉国。

在匈奴汉国的不断进攻下,原本的东燕王司马腾才能平庸,越来越难以支撑,刚好司马越改封他为新蔡王,驻地从晋阳一带转移到了邺城。司马腾大喜过望,于是居然厚颜无耻地领着晋阳所有的军队和绝大多数百姓到邺城。那么,接替司马腾,不得不去镇守被搬空、几乎沦为空城的晋阳的人是谁呢?自然是在此前战役中声名显赫的刘琨。刘琨于是一路招募士兵,一路收拢因为匈奴进攻而逃难的流民返回晋阳城,经过一番努力,才勉强把晋阳城整顿了一下。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司马腾祸国殃民的举动,凭刘琨的才华和晋阳重镇的资源,西晋北方绝不会遭遇日后的那么多苦难。

日后成为后赵开国皇帝的石勒

不过司马腾也没高兴多久,这个边疆藩王过去常常欺压边境异族,不仅征收重税,还时常领军去烧杀,动辄将无辜百姓掠为奴隶贩卖,其中,就有一个叫做石勒的人。司马腾回到邺城不久,就遭到石勒带领的乱军的进攻,因为他贪婪异常,守军毫无战力可言,很快就被石勒所击败,自己也在乱军之中身亡。

话说回匈奴汉国这边,刘渊立国不久,就开始收编周围反对晋朝的势力,并且主动派军进攻西晋首都洛阳,可惜此时西晋尚有名臣良将,在以北宫纯为首的西晋将领的努力下,匈奴人进攻受挫。于是,刘渊转变战略,开始四面出击,许多州郡没有洛阳那样的防卫力量,因此纷纷沦陷,在攻克平阳城后,刘渊直接称帝,其灭亡西晋,席卷天下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作为临近匈奴汉国的第一线,刘琨的晋阳城自然经常遭到匈奴汉国的进攻,不过刘琨能力非凡,不仅多次击退匈奴汉国的试探性进攻,还和附近的鲜卑拓跋部结交,与拓跋部领袖拓跋猗卢居然成了义兄弟,为了巩固关系,刘琨特意上表朝廷,希望能够把代郡封给拓跋猗卢,朝廷这时候归司马越统领,他认为北方已经乱了,随便刘琨折腾,于是就同意了。刘琨于是得以巩固与拓跋部的关系,但是,这却激怒了曾经给他帮助的王浚。原来,代郡归属王浚的幽州,刘琨的行为,在王浚看来,无疑于是在慷他人之慨,损害自己的利益,特别是王浚还曾帮助过刘琨,这更是让王浚大发雷霆。

势力微弱的刘琨必须借助一切力量

但是,刘琨的举动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虽然他可以击退匈奴汉国的攻势,但这是因为匈奴汉国的主攻目标还是西晋首都洛阳,因此,想要保晋阳安危,甚至还想反攻匈奴,不借助外力,仅仅依靠饱受战乱的晋阳一带和周边只顾自己利益的晋朝地方官是不可能的,而这些,对于王浚来说,只会觉得愚蠢。

在巩固和拓跋鲜卑的关系后,刘琨立即上书司马越,请求允许自己和拓跋猗卢组成联军,立即向西对匈奴汉国发动进攻,可惜司马越担心不服自己的青州刺史苟晞会趁机袭击并州,于是竟然下令刘琨不得发起进攻。刘琨这个人和历史上很多忠臣一样,不管情况如何,只要朝廷下令,都会老实顺从,于是就这样原地固守,白白放任匈奴汉国继续做大。

可笑的是,司马越前脚刚命令刘琨不得擅动,后脚匈奴汉国就派出石勒、刘曜、王弥等人领大军杀向了洛阳,司马越这时才发现,凭借手头的数万兵力,根本无法抵挡匈奴汉国,于是假借出征的名义逃出洛阳,他留在洛阳的残党很快也跟着离开。在半路上,司马越在匈奴汉国军队的威胁之下,居然暴病而亡。最后,他的部队和许多从洛阳城内逃出来的百姓都成了匈奴汉国的刀下鬼,洛阳城也被攻破,晋怀帝被俘虏,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晋到这里基本算是完蛋了。

首都洛阳沦陷

洛阳完了,近在迟尺的刘琨的晋阳城自然成了匈奴汉国的下一个目标。刘琨知道接下来将会面临的危机,于是还试图找到汉国大将石勒的母亲王氏,将其送到石勒的大营里,同时休书一封,企图劝说石勒投靠晋朝。可是,石勒起兵已久,并且杀过晋朝宗室亲王,还参与过攻陷洛阳的战斗,因此,石勒也只是在大笑之后,拒绝了刘琨。

西晋中央不复存在,临近的王浚又有矛盾,自己身处匈奴汉国的包夹中,同时还缺兵少粮,只有拓跋鲜卑部还能依靠,在这样的局面下,刘琨开始陷入绝望了。本来就喜好音律的他越发沉浸在了音律之中,刚好有个叫做徐润的人投奔刘琨,此人善于音律,于是得到了刘琨的重视,十分飞扬跋扈,刘琨的缺点也因此暴露了,他用人,很容易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很快,刘琨手下的护军令狐盛就看不下去了,于是多次请求刘琨除掉徐润,结果徐润索性欺骗刘琨,说令狐盛想要劝刘琨称帝,刘琨一向自命忠肝义胆,于是就把令狐盛给杀了,令狐盛的儿子于是投降了匈奴汉国。

晋阳城一触即降

这一变故,很快就让匈奴汉国觉得是时候拔掉自己身边的钉子了,于是便派遣刘曜以及刘粲二人领着数万大军进攻晋阳,正好这时候雁门附近的也发生了叛乱,同时上党太守还直接投降了匈奴汉国,刘琨这下发现自己同时要应付好几面的敌人,于是他一边派人向义兄弟拓跋猗卢求救,另一方面带领精兵先前往雁门平叛,让晋阳城先挡住匈奴人的进攻,准备之后再对付匈奴汉国。可惜,正当刘琨自己在雁门有条不紊地平定叛乱时,留守晋阳的太原太守高乔和并州别驾郝聿却做了卖国贼,他们打开晋阳城门,匈奴军队于是毫不费力地冲进了城,刘琨的父母和其它亲属都在城中,全部被匈奴汉国所杀。

还在前线的刘琨听到这个噩耗,顿觉五雷轰顶,但他还没有丧失理智,而是积极收拢败兵,聚集了数千人,同时还得到了姗姗来迟的拓跋部的支援。就这样,刘琨与拓跋猗卢的儿子拓跋六修率领的数万大军会师,向得胜的匈奴汉国军队发动攻击。刘曜、刘粲等人平日里都被视为悍将,可是之前对付刘琨,都是凭借人数优势还有叛徒的帮助,现在面临实力相等的对决,能力高低立刻暴露了出来。在汾河附近的决战中,刘琨等人一马当先,大破匈奴汉国部队,后者连战连败,不仅损失数千人,还被迫放弃了刚刚到手的晋阳城。

刘琨所部大破匈奴汉国

晋阳城虽然夺了回来,可是刘琨失去的家人却回不来了,刘琨回到晋阳后,好好安葬了父母和其它亲人的遗骸,望着曾经捍卫已久,此时却满目疮痍的晋阳城,刘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带领着幸存者到阳曲重整旗鼓。原本刘琨还试图劝说拓跋部继续进军匈奴汉国首都晋阳,可是拓跋部却委婉拒绝了,刘琨到此也明白,拓跋部只是希望自己作为抵挡匈奴汉国的屏障,并非真心帮助刘琨。

如果说晋阳沦陷、家人被杀的消息重创了刘琨的话,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总算是好好激励了他一次,刘琨接到一个消息,自遥远的南方,有一支晋朝军队正在北上,而领军的统帅,正是他的好兄弟-祖逖。祖逖北伐的消息激励了刘琨,他决心继续努力坚守北方,希望祖逖能够杀出血路,抵达北方,一起为国家扫清逆贼。

命运有时候会在一个人走下坡路前,给予他虚假的希望,对于刘琨而言,祖逖北伐就是这个希望。就在刘琨还在与匈奴汉国拉锯的时候,名义上是匈奴汉国将领,实际上却是独立势力的石勒有了大动作,他假意归附幽州刺史王浚,撺掇早就有自立野心的王浚称帝,趁着王浚令利智昏、放松警惕之时,石勒突然发难,率领军队一口气消灭了王浚的幽州势力,这一下,就让刘琨的局势更加艰险,就连东部的幽州,也成了敌国的领土了。

势单力孤,刘琨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刘琨得知这个消息,明白形势已经极度危急了,此时,除了占据南方的、日后称帝的司马睿之外,晋朝北方残余的势力,也就剩下他以及长安城及其西边的势力了。于是,刘琨派出使者,力劝拓跋鲜卑一同进攻匈奴汉国,可惜拓跋部此时陷入到了内乱之中自顾不暇。刘琨明白,这晋阳城和并州,已经是匈奴汉国和石勒的盘中餐了。

果不其然,公元316年,石勒对晋阳城发动了全面进攻,势单力孤的刘琨自然守不住,在一番力量悬殊的对抗之后,刘琨只得投靠另一个鲜卑部落-段部鲜卑,在这里,刘琨再次发挥了出色的说服能力,成功与段部鲜卑领袖段匹磾成了结义兄弟,同时还成了儿女亲家。在段部鲜卑的情况稳定后,刘琨和段匹磾筹备进攻匈奴汉国,可惜的是,段匹磾的从弟段末抔,已经暗中被石勒所收买,同时被收买的,还有段匹磾手下的一部分官员,这些人从中作梗,致使刘琨和段匹磾的战争准备迟迟得不到完成。同时,西晋最后一点残余势力也随着长安城的沦陷而败亡,西晋愍帝被俘虏,西晋彻底灭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琨的终点也快要到了,公元318年,段匹磾的兄长去世,他便去奔丧,刘琨的儿子刘群也一道前去,可就在路上,一直被石勒收买的段末抔反叛了,段匹磾被击退,刘群也遭到俘虏。段末抔对刘群极为礼遇,同时力劝刘群写信劝刘琨投降,和自己一同进攻段匹磾。谁知道,这封信在路上就被段匹磾的人截获了,尽管在与刘琨的对质中,段匹磾没有当场发作,可是嫌隙已经种下。果然,之后再身边人的劝说下,段匹磾扣住了刘琨,同时派人接管刘琨另一个儿子刘遵镇守的征北城。刘遵得知消息,立刻关闭城门,准备抵御段部鲜卑,可是,城内的人大半是段部鲜卑的人,于是,他们打开城门,放段部的军队进城,刘遵于是也成了刀下鬼。

“虽千万人吾往矣”

刘遵的抵抗,致使段匹磾相信刘琨确实有对抗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杀死刘琨及其残余家属。原本代郡太守辟闾嵩、雁门太守王据和后将军韩据还试图救出刘琨,可是,韩据的女儿是段匹磾的小妾,他于是成了可耻的告密者,导致准备救刘琨的人全被处死。刚好已经建立的东晋的权臣王敦,派出使者来唆使段匹磾赶快动手除掉刘琨,段匹磾于是假称奉东晋皇帝密诏,要处死企图称帝的刘琨,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元318年6月22日,段匹磾就这样让人逼迫刘琨及其儿子、侄子等自缢。

刘琨的死传到了东晋,当时朝廷迫于王敦的权势以及段匹磾对于匈奴汉国的牵制作用,竟然对刘琨的污名一言不发,据说,东晋名臣温峤为刘琨申诉,在遭到朝廷漠视之后,一度试图辞官而去。就这样,曾经威震中原的刘琨死了,晋朝在北方最后的支柱轰然倒塌,从此以后,晋朝永远失去了北方的领土,而刘琨的好兄弟祖逖,也在北伐未成的情况下抱憾离世。

历史就是这样残忍,谁能想到“闻鸡起舞”这样激昂的故事的真实结局,竟然是这样悲伤呢?但是,真的英雄,或许正是像刘琨这样,即使能力有限、条件有限,也要奋力争取而决不放弃,“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看来,刘琨终究还是像“闻鸡起舞”故事中那样,成功报效了国家,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局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