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言解释(墨子简析035.经说下)

墨子名言解释(墨子简析035.经说下)(1)

035.经说下:对《经下》的解释

——墨子《经说下》简析

蒋振远

《经说下》共83章(条)。《经说下》是对《经下》逐章(条)进行解释说明,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注释,是对《经下》的阐明与补充。侧重阐述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分类和概念间的关系。《经说下》课程要点的架构、程式是随着《经下》而进行安排的。现从说明、注释、补充《经上》角度来举例说明:

第9章(条)(《经上》、《经下》总第109):“假必悖,说在不然。”(《经下》)

第9章(条)(《经说上》、《经说下》第109)“假必非也,而后假。狗假霍也,犹氏霍也”(《经说下》)

这是对“假”这一概念的定义。“假”必然有悖于事实,违反事实。“说在不然”,即因为事实不是如此。“假”也就是“非”。真假是非须分清。“非”就是不正确,不恰当。这都是墨子的定义。它定义“假”是悖,是非。要证明狗是没有姓的,就假定狗姓霍,姓霍的人是不允许狗姓霍的,他们会反对这个荒谬的命题。于是,就证明了狗是没有姓的。

第58章(条)(《经上》、《经下》第158):“以楹为抟,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经下》)

第58章(条)(《经说上》、《经说下》总第158):“楹之抟也,见之,其于意也,不易先知。意,相也。若楹轻于秋,其于意也洋然。”(《经说下》)

“意”是多义字,“意”和知识、智慧相对比,是指臆测、猜测、假说和想象,是或然、可能。“假说”也是认识的形态,但真正的知识,即智慧,是真切确实的认识,跟“假说”这种臆测、猜测和想象,不是一回事。假如我猜想这房子的柱子是圆柱形的,这只是我的猜想,并没有亲自看见,这就是“意”,不算是知识。但若是我看见了圆柱形的柱子,而反映在脑里,这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叫做“智”(知识、智慧)。

第27章(条)(《经上》、《经下》总第127):“挈与收反,说在权。”(《经下》

第27章(条)(《经说上》、《经说下》总第127):“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心所挈之止于施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心矣。上者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重尽,则遂挈。”(《经说下》

这是墨子论述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可大为节省劳动力。“挈”是提升,“收”是收取,二者用力方向相反。“权”用于起平衡作用。提升重物时,长重的权向下拉引,短轻的重物会向上提举。重物越来越达到顶端,权会越来越达到地面。收是从地面收取上面的重物,权越来越上到顶端,下降的重物越来越达到地面。

第07章(条)(《经上》、《经下》总第107):“异类不比,说在量。”(《经下》)

第07章(条)(《经说上》、《经说下》总第107):“木与夜孰长,智与粟孰多,爵、亲、行、贾,四者孰贵?麋与霍孰高?麋与霍孰霍?与瑟孰瑟?”(《经说下》)

墨子这是论述科学比较法。后者举例解释说,不同类事物不能比较,论证的理由在于度量标准不同一。木长属于空间,夜长属于是时间,无共同长度可比。智慧是精神财富,粟米是物质财富,无共同数量多少可比。爵位、亲属、操行、物价不同类,无共同价值贵贱可比。麋鹿走于地,仙鹤飞于天,无共同高度可比。“异类不比”的原则,对现代物理学同样适用。

第53章(条)(《经上》、《经下》总第107):“均之绝不,说在所均。”(《经下》)

第53章(条)(《经说上》、《经说下》总第153):“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经说下》)

墨子论述假说和想象。假说是对自然现象尝试性的说明。科学由假说演变而来。墨子提出大胆假说:“均之绝否,说在所均。”《经说下》就进行了解释。“均”(均匀)是物质的理想均匀状态。“绝”(断绝)是均匀状态的破坏,发生突变。如果真正“均”,状态不发生突变,就不会“绝”。“发”纤细脆弱,用来悬轻物,也会断绝。墨子说,如果头发结构均匀,可悬挂或轻或重的物体,不断裂。头发断裂,是由于它结构不均匀。墨子的设想,在今日得到证明。金属线弹性形变的实验研究证明,金属线所受张力大到一定程度,不会断绝。但较纤细的部分,有伤损、裂痕的部分,含杂质的部分,会断绝。

主要参考文献

[1]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蒋振远.墨子箴言九十条.滕州.山东滕州市墨子中学校本教材.1995.

[3]蒋振远.墨子寓言故事选.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4]蒋振远.墨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滕州.第四届墨学国际研讨会.1999.

[5]蒋振远.墨子教育思想解读.吉林.《东疆学刊》.2006年第一期.

[7]蒋振远.墨子教育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8]蒋振远.蒋振远读墨子.滕州.待出版.2016.

[9]蒋振远.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2.

[10]蒋振远.新课程下适时施教的艺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11][美]李绍昆.墨子:伟大的教育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12]任继愈 李广星.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3]孙中原.《墨子•经上》和《经说上》的逻辑.毕节学院.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1期.

[14]孙中原.《墨子•经下》和《经说下》的逻辑. 毕节学院.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2期.

[15]邵长婕.墨子研究论丛(十).济南.齐鲁书社.2013.

[16]邵长婕.墨子研究论丛(十一).济南.齐鲁书社.2016.

[17]孙中原.墨子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6.

[18]邵长婕.墨子研究论丛(十二).济南.齐鲁书社.2017.

[19]墨子研究中心编.科圣墨子.济南.齐鲁书社.2017.

墨子名言解释(墨子简析035.经说下)(2)

(蒋振远在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座谈会上)

●作者简介: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墨子研究学者。曾任: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组长(课题批准编号:13010488B ),山东滕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从教50年,精心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多次承担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建树和创新实践经验。主要论著:《适时施教的艺术》、《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墨子教育思想解读》、《墨子寓言故事选》、《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适时施教的感悟》、《墨子教育新论》等。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编著的《墨子箴言九十条》、《墨子寓言故事选》填补了墨学研究的空白。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研究(适时施教)”(课题编号:中基课2016197)课题组组长,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适时施教(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论研究,墨子思想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