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

2010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拖着病重的身体,在子女的搀扶下来到了岳王庙祭拜。

老人胸前,挂的是两枚金灿灿的勋章。他走到岳飞的雕像前,一言不发,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

不一会儿,老人便泪流满面哭泣起来,似乎有太多太多的话难以言表。

这一举动,让周边的的游客都非常难以理解,甚感惊讶。

他们不知道,这位老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激动地情绪。

这位老人名叫吴其轺,在新中国成立后,有着24年的劳改生活。

出狱后,蹬三轮车来养家度日。直到62岁,他才被国家召回重新启用。

不光路人对吴其轺老人的人生不了解,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子对父亲的过往的经历也知道的少之甚少。

也就是在此5年之前,老人的小儿子吴缘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救国救民的抗日英雄。

吴其轺既然是名抗日英雄,为何他的英雄事迹连自己的儿子都无从得知?又为何会有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

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被揭晓,还要多亏5年前的那场采访。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

(吴其轺老人)

一、“大隐隐于市”

那年的6月份,吴其轺和家人像往常一样,过着平凡的日子。

突然有一天,一封邀请函寄到了家里。

邀请函是湖南芷江县政府邮寄过来的,邀请77岁的吴其轺去参加当地举办的第二届芷江国际和平节。

父亲对自己的过往经历,一直闭口不谈。在吴缘的认知里,只是知道父亲早年是国民党一个开过飞机打过仗的士兵,除此之外一无所知。

看到邀请函的那一刻,他知道:父亲一定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

再三追问下,父亲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在湖南芷江打过一场大仗。”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2)

(吴缘与父亲吴其轺)

几天后,邀请函的事情引来了北京当地的记者到家中,说是要采访最后一名“飞虎队”成员吴其轺的经历。

“飞虎队”是什么?父亲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吴缘充满了好奇。

一问之下,这才得知记者是前民国中央航校第15期的学员彭嘉衡介绍来的。而吴其轺是第11期学员,彭嘉衡正是吴其轺的学弟。

二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都曾参加“飞虎队”第五大队,并担任了战机飞行员。

原本平静的家庭突然变得门庭若市,各路记者接踵而来,都想获悉当年芷江保卫战的第一手资料。

这让过惯了普通人生活的吴其轺,一下子适应不了了。

吴其轺刚从农场回家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为了补贴家用,他到妻子裘秋瑾所在的针织手套厂做三轮车夫。

一车要装600斤的货物,当时每天能赚到一块两毛钱。

吴其轺带着两个孩子,租住在只有12平米的小房子里。因为每月的房租只有3块3毛,可以省下钱来带孩子吃饱饭。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3)

(三轮车夫吴其轺)

蹬三轮车体力消耗很大,吴其轺经常吃不饱。好不容易发一次工资,就带着孩子们下馆子吃杭州小笼包。

父子三人胃口很大,一顿就要吃60个包子,害怕吓到旁边的客人,还要分开三个饭馆分别吃。这样也能白喝9碗米汤。

这样低调做人、生活简朴的吴其轺,街坊邻居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一名抗日英雄呢?

他前几年,一直都是靠蹬三轮车送货生活。

后来,他被国家重新召回聘用做了矿石标本员。

但是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向外人透露自己在抗日战争的英勇故事。

于他而言,他不忍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往事,连对妻子都避而不谈。

吴其轺此前“大隐隐于市”,如今却成了万人瞩目的大明星。

为了陪父亲做采访,吴缘离开了公司,陪伴在左右侍奉。

吴缘陪着父母坐火车,来到邀请函中的目的地湖南芷江。

刚出火车站,眼前的阵仗惊呆了他。

前面警车开路、后面两辆奥迪,市长亲自把吴其轺请到了自己所在的车上,吴缘和母亲坐在后面车上。

一路呼啸着,车子开进了当地最好的宾馆。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4)

(吴其轺老年照)

吴其轺是感动的,时隔60年,自己居然还能踏上这块曾经与战友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他不禁热泪盈眶。

吴缘喜极而泣:这么多年因为父亲国民党员的身份,自己一直背负着“历史反革命分子”儿子的骂名。

这一刻,他只觉得内心过去所有说不出来的委屈,都荡然一空。父亲让整个家族都蓬荜生辉了!

或许没有这次和平节的盛情邀请,这段英雄史诗就会永远埋藏在吴其轺的心中。

现在,他不得不打开话匣子,和自己的儿子、所有的来迎接他的人讲起他那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二、“投笔从戎”

吴其轺是福建闽情人,家境殷实,自小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

他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山东青岛师范大学。

吴其轺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来到了学校。

在学校里,他勤奋刻苦,为了实现自己教书育人的梦想而坚持不懈。

偶然一次,在路边看到了黄埔军校航空学校的招生通告。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5)

(吴其轺年轻时)

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这国家存亡之际,又有谁是能够置身事外的呢?

作为有思想的新青年,吴其轺的爱国热情也被点燃。

他虽立志成为一位教书匠,可现在国家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先救国何以传道受业?

这张招生通告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吴其轺当下立即决定要“投笔从戎”,写信给父亲告知自己要退学报考军校,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

一心救国的吴其轺等不及父亲的回信,就自主从师范大学退学,报名参加了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成为第11期的学员。

从此,吴其轺从一介书生,走上了革命军人道路。

刚刚参军,吴其轺还没来得及摸到飞机方向盘,“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吴其轺不得已与同校3000多名学生一起战略转移。

大部队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经过芜湖、九江等地,历经长达一年多的徒步转移,终于到达了新的航校所在地云南驿。

而此时,来到目的地的校友只剩下1200人左右。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6)

(航空学校学员合照)

全面抗战开始了,日军的轰炸机对中国军民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中国军队必须夺回制空权,才能有机会反败为胜。

事不宜迟,吴其轺等学员立刻投入到了严酷的飞行员训练当中。

吴其轺在军校的学习一样的刻苦勤奋,一样的优秀。

很快,他便通过了初级和中级飞行员的训练与考核,顺利进入到了巫家坝机场高级飞行班。

1941年初,81名学员成功从中央航校毕业。

这81人便是将要为中国扭转战局的一批战斗机飞行员。吴其轺是其中之一。

蒋介石对这批学生非常的重视。毕业当天,蒋介石命人把他们接到自己重庆的官邸,给他们举办毕业典礼。

他亲手为每一个学员颁授一柄“中正剑”,并激励他们不要怕牺牲,要随时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

蒋介石之所以如此厚爱这群新生,是因为这一年是中国空军最艰难的时刻。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回国参战,只留下还不成熟的中国空军孤军作战。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7)

(中国空军珍贵照片)

吴其轺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成都凤凰机场,被编入“轰炸驱逐总队”。

没过多久,凤凰山在毫无防备下,遭到了日军57架战机的狂轰滥炸。

可此时机场的战机尚没有与敌作战的能力,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先转移规避。

吴其轺只好奉命,驾驶着无战斗力的教练机撤退。

刚起飞不久,4架日军神风战机便迎面而来。

敌机毫不留情地对吴其轺和其他战友,发起了枪火攻击。

无法反击的教练机在空中,完全成了敌人的活靶子。

吴其轺只能凭借自己高超的驾驶技巧来躲避子弹。

但飞机还是不幸被击中,只能迫降。

不幸中的万幸,是吴其轺的飞机掉落到了水中。

吴其轺背靠的金属座椅救了他一命,四颗子弹穿过靠椅打进了他的屁股里,不过没伤及要害。

受伤的他在水中浸泡,承受不住剧痛昏迷了过去。

吴其轺可谓命不该绝。一位划船的老乡恰好经过,喊来村民一起伸出援手,将他从飞机中营救出来。

吴其轺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飞机发动机中弹后烧起了大火,整个机身被火烧的通红,周边的水都被烧的滚烫。

几位老乡忍受烫伤止之痛,咬牙将他救出。

这恩情,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8)

(战机坠落)

虽然大难不死,吴其轺还是因为失血过多,加上在水中浸泡,伤后造成了终身的腿疾。

晚年的吴其轺依然因为这条受伤的腿血液流通不畅,忍受肌肉萎缩溃烂之苦。

吴其轺在都江堰养伤一年多,再次一瘸一拐回到了凤凰山基地,重新抗战救国。

三、“飞虎队”战士

负伤归来的吴其轺再次遭遇“晴天霹雳”。

经过医院的坚定:吴其轺的腿终生残疾,无法再驾驶战机了。

与此同时,他也得知了去年同他一起执行撤退任务的6名战友,已经牺牲了。

吴其轺不愿意就这么放弃,飞上蓝天击落敌机是他现在最大的梦想,他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吴其轺先在轰炸驱逐总队长徐康良身边担任英文翻译,然后让亲友开了假证明,到徐队长面前软磨硬泡,证明自己还能驾驶战机作战。

徐康良实在拗不过他,就答应给他次机会试飞。

于是,吴其轺拖着一条伤腿,将飞机开上了蓝天,完美通过了领导的考察。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9)

(空军战士)

“上了飞机哪还舍得下来,那时候打仗人手不够,只要能飞就行。”

讲到这里,老年的吴其轺泯然一笑,也不免有些庆幸。

吴其轺那年在坠机后,所在的第五大队接连遭遇惨败,大队长、副队长在内的8名飞行员先后牺牲。

然而,为国捐躯的战士们没有换来荣誉勋章,却得到了蒋介石的“卸磨杀驴”。

蒋介石将第五大队的番号取消,改名成了“无名大队”。每个队员必须佩戴“耻”字臂章。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啊!

吴其轺不甘心,铆足了劲,决心要干场大的,一雪前耻。

机会很快来了,第二年美国对中国空军进行了援助。

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克莱尔·李·陈纳德,亲自带领美国飞行员来到中国。

陈纳德担任中国空军顾问,重建中国空军。

吴其轺所在的第五大队被编入陈纳德组建的中美混合联队14航空队,正式成为“飞虎队”的一名战士。

吴其轺抓住这次机遇,在“飞虎队”中向其他美国战友学习他们更先进的飞行技巧与作战经验。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0)

(陈纳德将军)

终于,吴其轺参与的这场“湖南芷江保卫战”打响了。

芷江本是一座小城,却成了二战期间盟军在远东最大的机场,可以容纳300架战机。

陈纳德的“飞虎队”就驻扎于此。

“飞虎队”先后与盟军多次对日军展开空中作战,都是从这里起飞的。

芷江无疑成了盟军的军事重地。

此时的日本已经濒临战败,可疯狂的军国主义依然在最后关头对盟军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扑——夺取芷江机场。

这场战役关乎抗日战争的全局:中日双方共出动28万的军队,战线拉开400公里展开了激战。

吴其轺所属的第五大队是驾驶驱逐机的一线战斗部队,首当其冲。这也正合了他的心意。

吴老回忆到,当时每天都要执行4、5次的飞行任务,在出勤小黑板看到自己名字就要毫不犹豫地行动。

仅第五大队在“芷江保卫战”期间,就出动战机3000多架次,平均每天都有60多架次。

战斗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1)

(空战)

惨烈的空战,让吴其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成为永别。

他驾驶着优良的P40战机,不顾性命地与敌军决一死战,打下了一架又一架的敌机。

不过自己的战机还是不幸被敌人的防空炮击中,机翼与引擎多处受损。

这已经是作战以来,吴其轺第三次被敌击落了。

他现在很有经验,凭借自己过硬的飞行技术,从敌军层层的炮火网中穿过,成功飞回了芷江机场安全降落。

吴其轺这才舒了口气,很幸运他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看到吴其轺安然无恙的从战机上下来,旁边的美国飞行员都看傻了。

他不禁竖起大拇指,感叹道:

“我们美国的飞机过硬,你们中国的飞行员更过硬。飞机被打成马蜂窝还能飞回来,了不起!”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2)

(美国飞行员与“大鲨鱼”战机)

这场战役,最终“胜利的天平”倒向了中国军队,日军大败。

这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最后期的一个转折点。

四、真正的英雄

吴其轺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凭借这场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吴其轺被上级授予上尉军衔。

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吴其轺曾多次执行任务,去卡拉奇接应美国援华战机。

每次飞行,他都要冒着生命危险飞越有“死亡航线”之称的“驼峰航线”。

航线全长800公里,山峰高达五千到七千米。即使是美国最优良的飞机也只能在绵延的山峰中穿梭,很可能一去无回。

除此之外,吴其轺累计飞行800多个小时,先后和战友一起与占领武汉、广州、桂林等地的日军及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他共参加88次空中作战,击落日军敌机6架,击伤3架。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3)

(飞跃“驼峰航线”)

可谓是战果累累,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

当采访的记者问到年迈的吴其轺:“你觉得什么最幸福?”

老人总是淡淡地回答两个字:“活着!”

是啊,经历了无数次死里逃生,能活着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战场上不断有战友牺牲,遗体被运送回来。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吴其轺就默哀着给他们安葬。

他在军队中也有一个绰号,叫做“红白喜事”。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把,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吴其轺再也没有受过打的伤患。

而且,他还有幸代表空军参加了日军的受降仪式。

这短短20分钟的受降仪式,吴其轺看得热泪盈眶。

他当年舍弃儿时梦想投身保家卫国之中,此刻终于成功了,战友们的牺牲也没有白费。

吴其轺激动地说道:“这20分钟的精髓,影响我一生,贯穿我一生。”

靠着抗战中累积的军功,吴其轺被国民政府授予了“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4)

(日本受降仪式)

抗战胜利后,吴其轺萌生了退伍的想法。因为刚刚结束了战争,国民党高层却一心想要发动内战。

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是吴其轺不愿意做的事情。于是他便以旧伤复发为由,想要申请离开军队。

正好此时美国空军招考留学人员,吴其轺就借机报考。

他从30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到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军事指挥。

直到解放前夕,吴其轺才重新回到了祖国。

由于在和解放军作战中消极应对,他被安排到了台湾桃园机场。

后来又到南京换防,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他才作为最后一批撤退人员,撤回了台湾。

在台湾,吴其轺闷闷不乐。他不愿意在这里,想要回到祖国大陆,回到家乡,哪怕能为祖国做一点贡献也好。

正在迷茫之时,他收到了父亲从香港转送过来的信:

“当年我支持你们兄弟参加抗日战争,今天,我希望你回到大陆,跟着初升的朝阳!跟着共产党!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5)

(吴其轺军装照)

父亲信中所讲,正是他心中所愿。恐生事端,他看完后便急忙销毁了信件。

蒋介石为了防止台湾的空军起义,只允许起飞的飞机加续航30分钟的油,根本飞不回大陆。

但足智多谋的吴其轺还是通过自己西点军校的同学,偷渡到了香港。

他脱下军装,换成西装,顺利逃回了大陆。

蒋介石便下达了对吴其轺格杀勿论的命令。在吴其轺的回忆中,这次逃亡的惊险程度毫不亚于当年的空战。

逃回大陆的他本想着有机会建设祖国了,没想到新的风波又发生了。

五、英雄归处

吴其轺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成功来到了北京。

本来他是被安排在南苑机场当教官,却一连三个月没资格看到飞机。

无奈之下,吴其轺申请了退伍。

他来到杭州,在之江大学的图书馆谋求工作。

两年后,吴其轺被送到了余杭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6)

(吴其轺与妻子裘秋瑾)

吴其轺的妻子裘秋瑾是经亲戚介绍与他相识的。她对吴其轺的过往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他曾是国民党。

没有彩礼,没有嫁妆,也没有婚礼仪式和喜宴,二人只是领了结婚证,便携手到老。

吴其轺与家人聚少离多每个月只能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但他每周都写一封信寄到家里,让家人安心,尽是一个丈夫和父亲对家人关心、嘱咐的责任。

就这样,农场的日子一晃20多年过去了。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7)

(吴其轺全家照)

直到1974年,吴其轺回到了家。

正如前文所讲,吴其轺回家后为了补贴家用做起了三轮车夫。

家境困难吴其轺每天从早干到黑,一年365天都不休息。

妻子心疼地劝他休息一下,可是休息了家人怎么办?

生活如此艰难,但吴其轺从始至终没有抱怨过不公。他依然埋头苦干,过着一个平凡人的生活。

蹬三轮的日子持续了6年,政府终于为吴其轺平了反,国家再次征招吴其轺出来工作。

在农场期开矿期间,吴其轺对矿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被分配到了杭州大学地矿系做了标本员。

时至今日,吴家还存放着学校送给他的两盒化石标本。

吴其轺老人过往的故事结束了,他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随后的和平节开幕仪式上,主持人用“吴老英雄”来称呼他,鲜花、掌声更是络绎不绝。

然而吴其轺回到房间后,感伤地对儿子吴缘说:“我哪是什么英雄,那些牺牲在这里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芷江国际和平节”圆满成功,吴其轺也在芷江之畔祭奠了自己牺牲的战友和过世的救命恩人。

当年一同毕业的81名同学,抗日胜利后只剩32个了,如今只剩下他孤独一人。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8)

(吴其轺起义证明书)

吴其轺老人似乎还有心事未了。

因为年迈多病他住进了医院治疗,每天还在坚持不懈地等待着什么。

原来,当年抗战胜利后,美国为吴其轺颁发了一枚“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可是后来遗失了。

吴其轺在平反后就一直给美国政府写信,希望能补发这两枚勋章。

终于,老人还是受上天的眷顾,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两枚金灿灿的勋章从大洋彼岸寄送了过来。

老人的心愿终于完成了,也正是在祭拜完岳王庙后,他去世了,享年92岁。

【总结】

吴其轺年轻之时为了救国救民,“投笔从戎”加入到中国空军,几经生死与侵略者战斗。

抗战胜利后,他不愿打内战,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冒着生命危险逃回大陆,一心为国家做建设。

虽然遭遇到了不公平对待,但他无怨无悔。

江西监狱劫狱(浙江老人出狱后蹬三轮为生)(19)

(吴其轺重获两枚勋章)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爱民的英雄。

中国人民不该忘记他,也不会忘记他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编辑:托马斯

责编:Thali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