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沟通助力孩子成长(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加强家校沟通助力孩子成长(孩子才能茁壮成长)(1)


小王是高三班主任,经常会提到高三生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小王班上有名考生学习成绩非常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小王找他的家长沟通了几次,希望父母能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

刚开始家长的态度还好,后来几次沟通后,家长认为王老师总是盯着自己的孩子,总是找他的问题,把孩子弄得压力很大。王老师非常无奈,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家长保持及时沟通,如果她视而不见,家长会不会又说她不负责任呢?

分 析

这种情况在学校很常见。有的家长把老师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认为老师总是找孩子的问题,对孩子不够宽容,小题大做,给家长增添了很多负担;还有的家长把和老师的关系看成雇佣关系,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什么都不管,甚至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要求班主任协助孩子完成。

有效沟通是建立在良好关系基础上的,而良好的关系需要正确的角色定位。老师和家长是合作者而不是对立关系或上下级关系,双方互相协作的目标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支 招

正确定位

保持良好心态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领路人,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和态度产生影响。双方有一致的目标,即帮助孩子完成学业,形成健康的人格。所以父母和老师是同盟者。

双方正确定位后,心态才能保持平和冷静,理智地进行交流,才不会因为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而恼火偏激。父母要耐心聆听老师的解释和建议,仔细全面了解老师的教育观点,同时可以理智客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如果遇到观点不一致,双方可以交流信息。

父母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不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双方信息互补,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保持适度联系

有的父母除了每学期的家长会之外,从来不跟老师联系。孩子的情况都是老师主动找父母反馈。这样的父母给老师留下的印象就是不关心孩子的状况。而有的父母过于积极,几乎每天都跟班主任联系,不仅询问孩子情况,还叮嘱老师如何关注孩子等,给老师造成很多困扰。

什么是紧密但适度的联系呢?既能不断了解到孩子的在校情况,又不会频繁打扰老师。父母可以结合学校的重大考试,比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或根据孩子在家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或不稳定等,及时向老师反馈,保持沟通。

陈述事实

善用正面评价

父母谈论孩子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看法。有的父母为了表现对老师的信任,经常会说“孩子我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随您”,这样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在推卸责任;还有父母对老师反映的问题极力辩解,一味地说不是孩子的问题,听者的正常心理是“既然你认为不是他的问题,那我跟你沟通也没有意义”。

老师跟父母沟通孩子问题的目的是想双方一起解决,促进孩子成长。所以父母跟老师沟通时,如果认为老师说得有偏差,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在事实的基础上,给孩子进行一些正面评价比较有说服力。此外,当父母和老师意见不一致或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时,可多询问老师的建议,这样既能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又利于共同找到解决方法。

让学校活动促进沟通

高三这一年会有很多需要父母参加的活动,如家长会、考前动员、成人仪式等。每次活动都对孩子有重要意义。有的父母很忙,经常缺席;或即使参加,也是应付了事。这些重要时刻是父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契机。如果遇到疑问,可就地与老师沟通,有的放矢、高效快捷。同时,父母的积极参与也会促进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父母对老师的认同与信任是建立互相信任的家校关系的必要条件。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会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