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思索和感悟(关于从公园到)

上映第一个周末,轻松突破6亿票房大关,有人高呼过瘾,也有人大骂上当,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我不想对别人的评论发表什么意见,我只是想说,如果你不熟悉这一系列电影,只是想看看热闹,那它很适合你;如果你很熟悉这一系列电影,你也会因为很多致敬的片段而感动流泪;如果你是个恐龙迷,千万别错过,因为它在影史上的所有恐龙电影里名列前三;如果你是个喷子,那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旅行思索和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旅行思索和感悟(关于从公园到)

旅行思索和感悟

上映第一个周末,轻松突破6亿票房大关,有人高呼过瘾,也有人大骂上当,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我不想对别人的评论发表什么意见,我只是想说,如果你不熟悉这一系列电影,只是想看看热闹,那它很适合你;如果你很熟悉这一系列电影,你也会因为很多致敬的片段而感动流泪;如果你是个恐龙迷,千万别错过,因为它在影史上的所有恐龙电影里名列前三;如果你是个喷子,那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今时不比往日,为了码这一篇文,花了我整整两天的时间,还有好多想写的因为思路被打断,或是半夜睡觉不想起床而一时被忘,只能等我想起来了再慢慢补充了。

1、关于电影的命名:理论上来说,本作应该被命名为《侏罗纪公园4》,事实上一开始剧组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后来却改成了《侏罗纪世界》,大概是在有意撇清和第二、三部的关系吧,我们都晓得那两部不算成功。

2、关于第一部和本作的关系:首先我们从上映时间上来看,第一部是1993年的6月11日,本作则是2015年的6月12日,中间相隔22年零1天。剧情的衔接则表现于公园的状态上,22年前的公园依然处在建设中,而22年后的今天公园每天要接待20000人次以上的游客。(有趣的是电影事件发生当天,游客人数为221XX人)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部和本作发生的地点同在努布拉岛,第二、三部则同在桑纳岛。

注:这里需要以北美时间为准,因为1993年时中国未能同步上映首作,只是在2014年时上映了3D转制版,而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侏罗纪系列是1997年的第二部——《失落的世界》

3、不可或缺的角色①:恐龙对于小孩子的吸引力永远大过成年人(有童心的成年人和专业人士除外),但是由于消费主群体是成年人,因此惊悚场景是必须的,可能大多数成年人是将本系列当做怪兽电影来看,而小朋友们则更期待恐龙本身。所以系列的每作都有孩子的角色,第一部和本作在安排上更加相似,都是一大一小,小的是恐龙迷,而大的一开始对公园没有兴趣,更加相似的安排是最后他们都会发挥关键的作用。

4、不可或缺的角色②:约翰·哈蒙德,作为公园的创始人,他才是这个系列的灵魂人物,饰演者理查德·阿腾伯勒爵士本来希望能够在本作中出现,但遗憾的是他在2014年去世,无缘参与到电影的拍摄中。为了纪念他的角色和他本人,剧组在影片中为他树立了一尊雕像,并且借由他人之口不断提及到约翰·哈蒙德之名和他著名的台词“不惜成本”。

5、老面孔:前三部中的出场角色中仅有一人回归本作,而且是个冷门角色——华裔基因学家吴亨利博士。当年纯属打酱油的他在本作中的戏码依旧不多,但角色的重要性却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国际遗传公司在公园的内线,不但促成了暴虐龙的诞生,更在电影尾声带走了实验室中的胚胎,为续集埋下了伏笔。

★关于这个角色还有一些需要说明的,在迈克尔·克莱顿的第一部原著小说中,亨利博士死于迅猛龙的偷袭,但是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原著,因为在书中丧生的还有马尔科姆博士以及约翰·哈蒙德本人,4年后这二人又在续集中复活,前者还成为了主角。

6、反派:不出所料又是国际遗传公司,不过这次他们的目的显得更加高大上,此前一直只为劫掠胚胎的他们开始投资更为核心的技术,我想说,直接从搞基因技术的人入手要远比搞定一个玩电脑的二道贩子要有效得多,虽然最后他们还是失败了。

7、死胖子:第一部中的暴龙是由于公园安保程序开发人员故意制造的程序错误导致的栅栏断电而出逃,该程序员是个肥硕的胖子,无独有偶,在本作中因试图逃生而打开围场大门的门卫也是个很有“分量”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略带歧视的称呼他们为“死胖子”。

8、女人:在此前的系列电影中,还没有哪一名女性在剧中丧生,所以本作中被沧龙生吞的英伦女助理可以算作是系列第一人。此外,女人在电影中始终还是在扮演着坏事者却又在关键时刻成为救世主这样的双重身份,不单单是首作和本作,二、三部中也是如此。

9、阵亡者:建筑工程师、胖门卫、安保部门小分队、公园老板、直升机安保二人组、女助理、国际遗传公司雇佣兵小分队、国际遗传公司代表共计22人。

★其中有几个细节可以注意到的,一是胖门卫被吞的过程酷似首作中坐在马桶上被吞的律师;二是安保小分队队长被踩死得场景又类似第二部中暴龙踩死佣兵;三是在安保小分队与暴虐龙作战时,控制室分别监测着队员们的心跳,一旦有人阵亡,他的心电图就会变成一条直线,但是在作战完成时,还有一名队员存有心跳(注意看公园老板与男主对话时的背景);四是迅猛龙树丛伏击雇佣兵小队,和第二部的草丛杀戮异曲同工;五是反派代表从一开始就在逗弄迅猛龙,最后不出意料死于迅猛龙嘴下,所谓因果报应,也正呼应了黑人饲养员所说的“通常她看的东西就是她想吃的。”

10、人性化的动物①:BCDE,四只迅猛龙的名字分别以这四个字母开头,领头的母龙名叫Blue,其它三只龙分别叫Charlie、Delta、Echo。鉴于Blue是带有主角光环的角色,因此她的辨识度是最高的,背上的两道蓝色条纹让她在龙群中能被一眼认出。

★虽然片方一直表示四只迅猛龙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但实际上我们很难在她们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感觉到区别所在,直到影片结束也只能辨认出Blue是幸存者,至于是谁在树林中被飞弹炸死,又是谁被甩到灶台上,还是只有等待官方的解释了。

11、人性化的动物②:大反派暴虐龙,如果说第一次声东击西逃出围场还比较难以考量其实际意图、自行抠出追踪器也可能是受电击后的本能反应,那么利用追踪器设置陷阱,并刻意将自己隐藏于树丛中,最终将安保小分队一网打尽的行为可谓是超高智商安排下的典型战例。随后与迅猛龙的几次交流也尽显其学习能力,为什么我要说学习能力,男主曾说过,从小孤独长大的暴虐龙在逃出围场后接触到的世界是全新的,它除了要考量自己在生态圈中的地位之外,还要去学习如何在新环境中生存。

★那么学习的关键点在哪里?没错,是记忆!显然暴虐龙也好,迅猛龙也好,在电影中都表现出拥有记忆的特征,例如迅猛龙对反派代表的记忆,以及学会预测食物出现方位的暴虐龙。

12、人性化的动物③:垂死的迷惑龙眼里流露出的悲伤,大战过后暴龙与迅猛龙惺惺相惜的眼神,都是本作赋予恐龙更多的性格演示。

13、回到恐龙话题:影片刚开始时,在游艇上男孩口述公园里拥有的恐龙数目,14种植食以及6种肉食,那么我们分几个方向来回顾一下:

植食龙部分:迷惑龙(命案现场)、剑龙(河边饮水)、三角龙(草原小憩)、甲龙/包头龙(双雄大战)、似鸡龙(抱团飞奔),以上五种是电影中实际可见的,此外还有肿头龙被控制室提到闯出隐形围栏,副栉龙出现于全息投影中,所以可确认的是七个品种。

肉食龙部分:暴龙出现于喂食观摩现场,双脊龙出现于全息投影中,所以可确认的是两个品种。

等等,是不是还少了什么?

沧龙、翼龙(无齿翼龙及双型齿翼龙)都不属于恐龙,只能算近亲,至于是否计入统计数,有待官方解释。

迅猛龙围场以及暴虐龙围场显然并没有对游客开放,所以我认为它们并没有被列入统计。

还有什么恐龙没有出场,但是却可能在统计中呢?

参考前三部出场的恐龙:腕龙、秀颚龙、角鼻龙,这是最可能存在于统计中的,而棘龙呢?第三部的大BOSS在影片最后部分被发现以骨骼化石形式放置于游客中心内,没准它也在,谁知道呢?

14、暴虐龙的基因:电影里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说法,所以我们要从一些对话及细节中去判断,比方说,女主口述的以暴龙为主基因供给,亨利博士解释变温原理时提到的树蛙,男主队伍伏击时猜测的迅猛龙,以及实验室中的蛇、蝾螈,电脑屏幕上的乌贼等。不过事实上官方也曾提供过一份名单,其中包含了南方巨兽龙、食肉牛龙等名字。

★究竟哪份才是真实的呢?从外形上来判断,暴龙的特征在暴虐龙身上体现得十分不明显,反倒是有个直升机追逐的片段中让我觉得暴虐龙和鲨齿龙科(南方巨兽龙隶属鲨齿龙科)的形象更加接近,而它的皮肤及身上的棘刺确实也更近似于食肉牛龙。此外,片尾大战前两龙对吼时,我们可以看到暴虐龙上下颚的开合度之大超越了绝大多数恐龙,更像是蛇类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要在正片中改为以暴龙为主,我猜想大概是因为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的名字没有T.Rex那么响亮,也没有必要多让观众记几个拗口的名字吧。

15、暴龙的身份:22年前叱咤风云的王者在本作中回归了。以暴龙平均30年的寿命来看,假使22年前它处于青年时期的六七岁年纪,那到了本作中也已是进入暮年了,我们确实能够感觉到它身上无法掩饰的老态,但是二大爷还是那个二大爷,时光的蹉跎对于它来说便是无数经验的累积,在打斗尽落下风的情况下装死,最后成功逆袭,继续当个龙生赢家。

★为什么我知道它是22年前同款呢?看它脖子上的三道白色爪痕,正是当年和迅猛龙搏斗时留下的勋章。

16、化敌为友:22年前的首作以暴龙和迅猛龙的搏斗作为电影的最后决战,当时迅猛龙跳到暴龙头上给它留下了爱的印记;22年后Blue又一次跳到了老太太的头上,但这次不是为了亲它,而是通过这样的精妙配合来与共同的敌人作战。战斗结束后老太太与小蓝深情对视,多年恩怨一笑泯然。

17、小把戏:暴虐龙在墙壁上留下爪印,特意留给查看组开门的空间;抠下追踪器设置圈套;悄声离开大门却突然打破天花板;驱赶翼龙攻击直升机也许是无心之举,不过这些小把戏实在是让人类很受用。当然人类也不甘示弱,男主割断油路隐藏气味;经过投影区时拍打控制台放出全息图阻挡迅猛龙;孤注一掷打开第九区大门引出强援,聪明!

作为一部相隔22年的续作(请原谅我忽略二、三),致敬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本片的致敬点之多也是世所罕见(包含二、三)。

18、音乐:依然是熟悉的约翰·威廉姆斯的经典配乐,感觉像是回到了22年前。

19、开门见山:影片开始时,公园大门缓缓打开,一条轨道引领游客进入梦幻般的侏罗纪世界。

20、出壳的反派:迅猛龙是第一部里最大的反派,而暴虐龙则在本作中扮演同样的角色,它们都有在电影中破壳而出的镜头。

21、衣服:控制室穿着侏罗纪公园主题T恤的眼镜哥劳瑞,以及他的观点“当年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们不搞那些转基因杂种。”

22、马尔科姆:他的著作《God Creates Dinosaurs》摆放于劳瑞的工作台上,他的照片则在孩子们的书上出现。

23、羊肉大餐:暴龙喂食场景,依然是可怜的羊,却巧妙结合了当年格兰博士点燃信号棒的主意,也为最后女主对暴龙的引导埋下了伏笔。

24、解说:科普介绍中的DNA小人,依然是22年前的形象,而公园的解说也还是一贯的搞笑风格。

25、奔跑吧恐龙:似鸡龙抱团飞奔,22年前的首作也是利用这个场景来展示公园的磅薄大气。

26、晕机:第一部里晕机的律师,本作中晕机的飞行教练。

27、吞噬:暴虐龙和暴龙吞噬第一个人时的场景相似程度,不过暴虐龙分了两个步骤,先吞工程师,再吞坐在地上的门卫,而当年暴龙直接吞了坐在马桶上的律师。

28、混沌原理:水和血,两次滴在手臂上,却没有往同一个方向流。

29、倒霉的车:暴龙和暴虐龙都用头去撞击了一台吉普车,只不过暴龙是在追击中,而暴虐龙撞的是趴窝状态的吉普车。

30、间隔:俩小孩被压制在载具中,和恐龙的间隔只有挡风玻璃,最后他们都从另一侧逃脱。

31、还来:接上面一条,22年前格兰博士和小男孩从树上爬下,但车子随后又落下并将他们扣于其中,万幸没有受伤;22年后,俩小孩刚离开陀螺球就又被扣入其中,同样没有受伤。

32、图腾:瀑布旁边暴虐龙的脚印,和22年前雨夜里暴龙留下的脚印。

33、怀旧:遗弃研究所中的各类怀旧品,墙壁上的迅猛龙壁画,夜视头盔,横幅,满满的回忆。

34、后视镜:车库中的牧马人吉普再次成为了逃生工具,后视镜里同样出现了威胁,首作是暴龙,而本作是翼龙,而后来女主开车逃生时后视镜里也出现了追击的迅猛龙。

35、伏击:在第二部中,误入迅猛龙藏匿草丛的佣兵们被一网打尽,而本作的迅猛龙再次在树丛中游击作战,大发神威,干掉的同样是国际遗传公司的佣兵。

36、隐蔽:中空的树干是藏身的好地方,二三部里都有类似场景,当然最后本作的黑人老兄能脱身靠的还是和Blue拉关系讲交情。

37、围困:迅猛龙包围主角(同为男主女主带二娃),不过不同于首作的绝望,本作以温情收场。

38、报仇:暴龙撞碎了棘龙的骨架,间接报了桑纳岛上暴龙被棘龙扭断喉咙的仇。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多一层意思,近些年来有关棘龙化石还原的争议不断(小短腿棘龙),这一撞多少代表了质疑吧。

39、抢人头:首作的结尾暴龙出场解围,将跃在半空毫无防备的迅猛龙截住,而在本作中,沧龙则教育了同是对身后毫无防备的暴虐龙。

40、怒吼:首作和本作都以暴龙的怒吼结束,霸气!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是正常的,但并不是每处都不合理,接下来是一些我认为合理的地方。

41、关于暴虐龙的出逃①:有人说女主为什么不在观察室内打电话,非要坐上车开一半才打,这个我们要从心理角度上分析,很多情况下人在慌了神的时候首先会做的是身体告诉自己必须去做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不是理论上最合理的选择。虽然男主口中的女主是一个连约会都要做计划表的人,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她应变能力的缺失,因此我觉得剧情在这里的安排是合理的。

42、关于暴虐龙的出逃②:兽笼查看组冒失进笼?男主对情况不了解,这个不必说;工程师只负责查看兽笼情况,同样没有嫌弃他冒失的理由;至于门卫,第一,从他的反应来看,此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热扫描装置检测不到暴虐龙的情况,第二,从他的举动来看,他也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43、关于迅猛龙的反水:打从电影一开始,迅猛龙就没有归顺人类的意思,而且它们对大多数人都是抱有敌意的。在与暴虐龙会面后,迅猛龙首先是对局势产生了疑惑,正当它们转头向男主征询指令的时候,佣兵小分队开了枪,于是它们本能地将小分队视为了威胁,所以说不上反水,因为它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和佣兵们站在同一阵线。

44、大战过后暴龙的安静离开:有人说既然暴虐龙被解决了,暴龙理应继续攻击在场的其它生物。恐怕他们没有注意到,在残酷的战斗过程中,暴龙一度处于濒死状态,它受的伤比起Blue要重得多,一般重伤的动物只会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以死相拼,否则,退出战场寻找安全的地方养伤才是正道。之后Blue已然没有战意,主角一伙人又没什么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暴龙何必再去费力寻不自在。

当然也有连我都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45、暴虐龙围场①:说实在的这个围墙的高度确实有必要加高,虽然它不会跳,但是它的身高已经和围墙差不多了,游客要如何观赏?

46、暴虐龙围场②:开门控制器设置在围场内侧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么无遮拦地放在门边真的大丈夫?它都懂得去门边上挠墙了,怎么不怕它有意无意一巴掌毁了控制器?

47、暴虐龙围场③:纸糊的门?就是被暴虐龙卡了一下就碎了,尽管这有一个施力点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以它碎裂的干脆程度,我看即使能和边上的墙形成更为整体的防护构造,也是分分钟都能被直接撞碎的豆腐。

48、恐龙的问题①:迅猛龙就是狗一样大小的生物,而且不是藏獒,是小柴犬,这个尺寸的话比较像是恐爪龙或者还没成年的犹他盗龙,话说回来,还是Raptor这个名字听着更有感觉吧。

49、恐龙的问题②:双脊龙的造型有错已经不是新闻了,电影中的双脊龙更像是一种现代蜥蜴。真实的双脊龙身长可以达到6米,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喷射毒液。

50、热感应:由于拥有蛇的基因,于是暴虐龙具备了热感应的能力,这一点问题不大,不过有趣的是因为游客太集中使得游客中心成了暴虐龙眼中的热区,于是横跨了整座岛,这热感应的功率实在是有点大,简直就是一部专业级别的探测仪了。

零散的再写一些别的东西。

51、有趣的时间点①:侏罗纪世界从开园到故事发生之间一直都有新品种的恐龙问世,刚开园时是10种(打个问号,这里我记得有点模糊了),后来增加到了20种;而公园管理方为了保持游客的新鲜感,每3个月(这个我也有点记不清)就需要推出新品种的恐龙,所以公园的营运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出来了。(不要问我如果公园同时推出两个新品种的话怎么算,如果我是管理者,同时开发出两个新品种,我也只会先发布一个。)

52、有趣的时间点②:女主和孩子们的会面“我有三?四年?没见到你了。”“是七年。”原著作者迈克尔·克莱顿于2008年去世,到今年刚好是7年。

53、暧昧的态度①:“游客们开心不开心,动物们舒适不舒适。”“不要和我提成本,哈蒙德总是说,不惜代价。”也许代表了片方对于电影和观众之间关系的一种态度。

54、暧昧的态度②:“我不是让你开发怪兽。”“纯净的基因没法让恐龙长成这个样子,它们全都不是恐龙。”是的,这是一部恐龙主题的电影,但是你们也别太较真,本质上它是科幻片,但我们不反对你们把它当做一部怪兽片。

最后的最后,本打算附送一份纯属瞎掰的侏罗纪生存手册,但还是下次吧,看看预告就好了。

55、万一真的有了一个类似的公园,或者有人有幸跨越了时空之门,那么这句“如果有东西追你,你就往死了跑。”是否真的能有效保住你的命?我的看法是,你尽可以去试试,然并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