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

这两天影音行业爆出一个屁大不小的事儿,那就是安桥已经在日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说来安全也有七十多年历史了,也曾在影音行业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至少在笔者心目中,安桥还算得上一个响当当的牌子,说破产就破产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唏嘘。不过看了下安桥的负债,安桥总负债不过31亿日元,也就是1.6亿元人民币,这就破产了?想想咱们恒大负债两万亿元人民币,都还在努力活下去……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1)

当然这里不是讨论安桥为啥会破产的问题,反正肯定是无法经营了,像索尼过去最高短期负债1万亿日元,但是经营都是健康的,自然是不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有人问笔者,既然安桥经营状况这么惨,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电视厂商用安桥的音响系统呢?所以我们现在想讨论的,其实是不同厂商之间的合作模式。

说用安桥音响的电视,国内显然就是TCL了,TCL的高端电视都将安桥打造的音响系统作为自家电视的一个卖点,不过估计爆出这消息后,TCL未来可能也不好意思继续在自家电视用安桥这个牌子,不吉利啊,换个其他品牌合作就行了。当然这种合作模式在我们看来就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纯商业授权那种,不太涉及技术合作或者说乙方给甲方深入开发产品。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2)

比如TCL这几年都在用安桥的Logo,但是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安桥在2018年9月把家庭影音业务出售给夏普和美国音响设备巨头VOXX,耳机和头戴式耳机业务也出售给投资基金。到2022年3月,涉足音箱贴牌生产业务等的2家主要子公司也申请了破产保护,早已无法展开实际的业务活动。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TCL早早就和安桥或者其他拥有安桥品牌的公司,谈好了商业合作,获得了安桥这个品牌在TCL电视音响上的授权,这样只要给一笔钱,不管TCL自己怎么搞,都可以在自己电视音响品牌上打上安桥的Logo。当然这部分我们只是猜测,毕竟TCL干这种事儿也不少了。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3)

比如之前东芝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就和TCL签署和品牌运营协议,东芝在国内的电视品牌授权给TCL,也就是TCL自己生产电视然后贴上东芝的牌子就行了,甚至可以用上东芝的各种技术宣传,但实际上和这些在国内的东芝电视,和日本东芝毛关系没有,都是TCL设计生产的。这种事儿在海信2018年收购东芝后当然就没法干了,不过TCL又和松下签署了类似协议,松下在国内的电视也是TCL设计生产,然后贴上松下的商标就行,甚至于松下已经将全球大多数电视的代工和贴牌业务都甩给了TCL,每年能从TCL这里分钱就行了。

这种事儿其实在全球都不新鲜,对于不少厂商来说,就是给合作方一个品牌授权,自己啥都不担心,然后就能收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对于某些现在比较知名的品牌,可能会考虑到自己的口碑和产品品质,不愿意这样做,不过像当年的安桥、东芝等品牌,本来在国内又不怎么经营,收钱才是最重要的,口碑也就无所谓,经营困难还要揣着面子?这不是傻么……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4)

这种情况当然也不仅仅限于电视行业,手机端也一样。比如华为和徕卡的合作,大多数都是基于商业需求,你要说徕卡为华为的拍照系统做了多少贡献,可能会有但是也不会太多,如果只是给一个预设的模式那的确这笔钱收得就比较简单了,更多的时候是华为需要徕卡这个牌子,而徕卡也需要华为在国内推广自己的品牌罢了。事实上,这两年来,徕卡和夏普的合作远远要比华为更为深入,甚至夏普的传感器都是和徕卡一起深入研究的……夏普给的钱肯定没华为多,不过谁也不想把自己绑在华为这艘看起来要沉不沉的船上。

与之相反的例子也不少,华为帝瓦雷不清楚就不乱说,比如相机圈另一个大佬级品牌蔡司,看起来在合作方面就要诚恳得多。蔡司和多个手机厂商都有合作,至于色彩调教、预设模式等等,蔡司是不是真的参与,还是怎么样这个其实不好说,但是像索尼、诺基亚、vivo都是实打实用上了蔡司的T镀膜技术,消除鬼影炫光是一把好手,这方面就必然是蔡司提供了技术和材料了。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5)

另外像华为造车,虽然我们都不知道现在华为到底是车商还是服务商,看起来更像是找了个代工厂自己造车,不过华为不承认我们也没辙。但如果是从不同品牌的合作角度来看,这些采用华为车机系统的电动车,就的确拥有着华为的血统了,华为必然是在研发上花费了不少力气,至少不可能授权给什么汽车公司,让他们可以随意打上华为的Logo。

其实最简单的厂商合作,就是联名,被联名的一方只需要出一个形象和品牌,就能获得收益,啥都不用做,手机这方面经常见。不过两个都有产品同时也有研发和技术能力的厂商合作,本来就是取长补短的事儿,如果太过于敷衍,这对用户来说显然不是好事。因为这就变成欺骗用户感情,拿着品牌敛财了。

日本安桥与tcl合作(聊聊厂商合作那些事儿)(6)

最后又要说到TCL,都知道TCL对LCD这技术是情有独钟,打死不做OLED电视面板的倔强人。不过之前TCL倒是和JDI合作,一起开发喷墨式OLED面板,这种就属于两个厂商在技术部分的深入合作,而且基本未来就算有成品也不会涉及到品牌问题,大家一起生产就行了。在我们看来,这种合作研发的成果,可能比纯粹的品牌授权更有意义。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这种国内厂商在自家产品上,打上其他品牌的Logo,很多都是这个品牌在国内甚至全球都混不好的缘故,要么要钱,要么需要更好的推广。这种商业授权对于用户有多少实际意义,我们看来很小。我们倒是期待多一些类似JDI和TCL合作OLED面板这种情况,让用户能在不同厂商的合作下,获得体验更好的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