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

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1)

失恋,本是一件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有人能很快走出来,有人却永远陷在里面,累觉不爱。

与人发生争执,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有人转眼就忘了,有人却能记恨一辈子。

婆媳关系的确不好处理,但有人分开过减少往来也就相安无事了,有人却在婆婆过世多年之后,依然提起当年就气得发抖。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人很难从负面情绪里走出来,那些造成他们坏情绪的事件,永远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在他们头上?

因为他们的思维停留在那些事件的影响之下,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当时痛苦的场景、经历和感觉,不断地想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如果回到当初,我应该如何应对,想别人怎么会如此无情怎么能这样对他……他们在心里,不断强化那些负面情绪,不能释怀。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2)

这就像我们听说的一只小猴子给同伴看伤口的故事:有一只小猴子,肚皮被树枝划伤了,流了很多血,之后,它只要见到一个猴子朋友就扒开伤口说:“你看我的伤口,流了好多血,好痛!”

每个看见它伤口的猴子都安慰它、同情它、告诉它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这只小猴子就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继续听取意见,后来它因为伤口感染死掉了。

一个老猴子说,它是自己伤自己而死的。是啊,如果小猴子一开始就包好伤口,不要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它,伤口就会慢慢愈合,也不会有后来的故事了。

而我们经历过创伤后,久久不能释怀,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回想过去的做法,和这只受伤的小猴子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在心理学上,这种思维模式,叫做反刍思维,指的是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对情绪也有重要的影响。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3)

反复咀嚼不如意的事的人,叫做反刍者。

他们往往过分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自我聚焦的反刍会增加悲伤,焦虑和沮丧的感觉。

首先对反刍理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诺伦·霍克斯曼指出,思维反刍与抑郁密切相关。

如果说抑郁是思维的失常,那悲观和反刍就是火上浇油。

反刍思维会削弱人的精力,分散注意力,导致回避、拖延等问题,损害身心健康。

更糟的是,反刍的人会比较容易转移其攻击而波及无辜的身边的人。

就像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祈祷落幕时》里,男主人公的母亲田岛百合子温柔善良,却因为曾经当过陪酒女的经历遭夫家百般挑剔,丈夫对她也毫无关心,无视家人对妻子的欺辱,更是忙于工作经常不回家。

田岛百合子的内心孤立无援,患上了抑郁症。在一次准备自杀的时候,儿子看到了,她停手的同时,自己也被内心的冲动吓了一跳——她到底是准备自杀,还是准备连儿子一起杀死?

这是反刍者最可悲的一面,自己明明是被伤害的人,却要成为施害者,而且还是伤害自己最亲近最爱的人。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4)

反刍思维与人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水平有关。

反刍者往往从过去的生活经历、挫败中,提取了过多的消极记忆,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看待事物不乐观,他们通常认为困难不能克服,自己解决不了问题。

他们回想起自己曾经过得多么惨,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的时候,自己是处在被害者的位置,引发自怜自艾的情绪。

在自我回忆或者向他人倾诉中,他们能获得心理上的片刻慰藉,能暂时好受点。

但其实,反刍情绪,回味过去的时候,他们更多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暂时的逃避现实,并没有想真正改变,因为过去已经发生,无法改变。反刍者的全部心思都在苦闷里打转,很难有空静下来思考一下,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改变?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5)

这是一种自我折磨,而且会形成一个闭环,使人更加悲观、更加情绪低落,继而自我折磨。

人往往被情绪蒙住了眼睛,走不出过去的伤痛,但其实,我们能回忆起的,并不是过去的完整事件,而是碎片化的部分。

比如,上司当众批评你的言语和表情;女朋友提出分手时候你的心碎;和人产生争执时,别人无理的话……这些事情让人想起来就心情无法平复。

但是,我们往往不太记得在上司批评自己之前,已经提醒过多少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女友分手,不是突然变了心,而是相处的日常小事早就把她的感情消磨光了;和人争吵的那天,自己说的话也并不好听。

所以,不要耿耿于怀那些过去,可能那些回忆并不真实和准确,即使是真实的不公的,也已经是过去,纠结毫无意义。一旦发现自己有反刍行为的时候,赶紧叫停!

同时,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如果你的注意力在前方,自然不会再过多关注身后的事情。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过去了的让它过去)(6)

李欣频在《人生变局创意学》中讲过一个小故事:她在做外景主持时,坐在一艘船上享用早餐,但旁边接连不断的游艇不时飞驰而过,激起的浪把小船上的杯盘晃得七零八落,她还有点晕船。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撑浆的大哥说了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

“只要把目光放在远方不动的山顶上,就不会感到摇晃得这么厉害了。”

的确,只要我们把目光放在远处不动的高点,眼前身体所感受到的混乱和晃动,就不会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心绪。

多抬头看看前方、远处,人生有太多愿望、目标等着我们去实现,何必让过去的不如意困住了心?

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很容易自我否定,这时候,除了要提醒自己拉回思绪,更要赶紧行动,做点什么,不要怂,不要自我折磨产生内耗。赶紧动起来,工作、运动等等,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把精力放在解决眼前的问题上,不给那些糟糕的回忆和感觉留可乘之机。

如果不想思考、不想动,我们也可以试着什么都不要想,放空自己,静静地待一会儿。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陷入到不断的回忆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