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1)

酵素气泡水、富氢水、

富氧水、婴儿水......

如今

打着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的“高端水”

打着“养生”概念的饮品

越来越多

这些比一般的水“高端”吗?

对人体真的有健康益处吗?

宣传中明示或暗示产品

具有抗疲劳、抗衰老、

符合特殊群体身体需求等功效

是否有科学依据?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进行了调查采访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2)

酵素更多的是宣传噱头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网店售价在16元左右的“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尽管其售价超过一般气泡水,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尝鲜购买。

该气泡水的配料表中出现了232种植物名称,被网友调侃为“仿佛买下整个菜市场”。因为添加了“酵素”、γ-氨基丁酸(GABA)等成分,一些商家宣称,该款气泡水“开启脂肪消消乐、帮助活化肠胃功能、清毒素、促进代谢”等。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3)

“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的配料表占据了近一半瓶身位置。资料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酵素”一词源于日本,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酶,它不是营养素,而是一种催化剂。不管是动植物代谢还是人体代谢,都是由酶来进行代谢反应。酶的种类很多,包括乳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淀粉酶等。

罗云波认为,笼统地说酵素,很难说它好或者不好,商家将“酵素”这一概念作为宣传的噱头,其实更多的是品牌的商业炒作行为。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4)

“高氢”“高氧”都是炒作

记者询问水素生活旗舰店客服,售卖的富氢水适合什么人群饮用。

客服表示“非常适合亚健康、孕产妇、新生儿、慢性疾病,特别是压力大的白领、运动员、爱美人士、老人以及免疫力差的儿童饮用,氢以水为载体迅速扩散到身体各处……”客服还称,“一天2-3袋,喝1个月就会有一定感受”。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5)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6)

罗云波表示,水里面本身就有氢,氢离子可以杀菌,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没有数据支持,饮用富氢水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尚没有定论。商家不应使用倾向性用语进行宣传。

无独有偶。“纳淼旗舰店”售卖的富氧水按箱售卖,每瓶520毫升的瓶装水平均单价近6元。该店宣称“每一滴皆源于中国纳米科技”,促进循环与吸收,快速补水、吸收等。

富氧水的含氧量真的比一般水高吗?

“水是氢二氧一(H₂O),如果再多一个氧就是双氧水(H₂O₂),是有毒的。与富氢水一样,富氧水目前也没有相关标准,商家宣称喝富氧水如何起作用等,都是概念炒作,缺乏科学依据。”罗云波如是说。

另外,也有部分商家推出了“婴儿水”的概念,声称“低钠、淡矿”。这些宣称适合婴幼儿饮用的是低钠水,那是不是意味着其他水就都是高钠的?

罗云波表示,我国目前暂无母婴包装饮用水的相关标准,而无菌生产线是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的最低标准。“婴幼儿不适合喝太多矿泉水,含有高矿物质的话,婴儿无法代谢,会影响肝脏功能。一些宣称适合婴幼儿的水,其实是纯净水或蒸馏水,或者将水软化。”且含钠高不利于高血压群体健康,如此宣传涉嫌不公平竞争。

罗云波认为,消费者对一些概念不了解,一些商家就是利用专业知识不对称,来忽悠消费者。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7)

“擦边”宣传暗示功效

调查采访中,记者询问喝富氢水有什么好处。“水素生活旗舰店”客服表示,“具体功效可以参考宝贝描述中的图文介绍,每个人的个体体质存在差异,效果也会存在差异。”随后,客服发来一条“含氢水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的消息。该消息介绍说,氢分子的作用有:对身体代谢的修复、免疫调节、消除炎症、改善过敏体质、抗衰老等。

记者看到,在“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的商家页面,也有“轻松躺赢好身材”“开启脂肪消消乐”等语句暗示该款气泡水有减肥功效。

热门水哪个好用(的真面目......)(8)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一些商家动起了“歪脑筋”,违规宣传所谓的“保健功能”。同时,水是一个同质化较严重的行业,不少品牌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推出很多所谓的“功能水”。根据《食品安全法》,所有没有保健品资质的食品产品都不能宣称具有某种“功能”。

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员张德欣对记者表示,所谓的“高端水”看上去价格“高端”,声称添加了对人体有益的某种元素,但实际效果如何,在短期内其实很难考量。如果是用于治疗的产品,则必须要有相应的资质。现阶段来看,尽管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高端水”,但还没有形成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品类,主要是迎合了年轻群体喜欢尝鲜、猎奇的心理。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称,打健康牌,是现在不少产品的噱头和卖点,缺乏科学、全面的数据和权威的解读,大多都是自说自话。产品“高端”与否,并不完全在于价格。虽然价格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的稀缺性、前沿性,但安全有效才是高品质的前提。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王小月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