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

《甄嬛传》里,拥有女人最多的,是皇帝,而最得女人青睐的,是果郡王。

皇帝身边的女人,要么是被皇权笼络,要么是被皇权压迫。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个个都有自己的算计。

而果郡王是一个闲散王爷,手无实权,有的只是清俊的样貌,满腹的才学和高洁的人品。恰恰是这些,吸引了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的女人,倾心于他。

在他的生命里,有四个女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中浣碧和叶澜依,更是在他中毒身亡后,一个选择撞棺殉情,一个选择割脉而亡。

在果郡王活着的时候,浣碧和叶澜依,表达爱情的方式完全不同。一个用尽计策嫁入王府,成为了他的侧福晋;另一个选择远远地默默守候,不表白,不打扰。

为何在他死后,都选择自戕,追随他而去?

很多人以为,她们会做出同样选择,皆是因为痴情。但在多次刷剧后,发现她们殉情的原因完全不同。

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1)

1

浣碧这个女人,符合庶出女儿的所有特征,有点小漂亮,有点小聪明,有点小自卑,特别不甘心。

谁也想不到,她会如此决绝地冲向棺木,追随果郡王而去。毕竟她心气高,又贪慕荣华富贵。

她这一撞,连皇帝都认为她是痴情,准许她以福晋之礼与果郡王同葬,成了果郡王名义上真正的正妻。

可是,细细地捋一遍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会发现她当众撞棺的原因,远不止”殉情“这么简单。

果郡王死后,皇帝只准王府设灵,不准哭丧。小小的元澈不懂这些规矩,依在奶妈怀里哭着喊着要阿玛。

苏培盛在旁边紧张地发出警示,不能出声,更不能出现哭声。浣碧却大胆地说皇帝不义不悌,苏培盛更加紧张了,说这是大不敬的话。

浣碧对“大不敬”这种杀头之罪无动于衷,还说出,“我这样的人还怕什么?”

“我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在当时,大家以为她不过是痛失爱人,伤心过度,昏头说的一句话。

可把时间轴往前移一点,果郡王被皇帝借甄嬛之手毒死,而让皇帝痛下决心赐死果郡王的原因,正是浣碧手中的家书。

那些家书,明面上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写给家中妻子的书信,但每封都心心念念着自己的大姨子,落有“熹贵妃安”的四个大字。

以浣碧的性情和心胸,这几个字不是看在眼里,而是用烧红的烙铁烙在心里,只剩嫉妒和愤恨。

如果落在多疑的皇帝眼中呢?只怕怒火更甚。

浣碧但凡有一点回护长姐的心思,就不会让这种可置甄嬛于死地的信,一封不落、完好无损地留存于世上,还让有心之人轻松地拿到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是存心要借夏刈之手,把书信呈给皇帝。

可惜人心是这世上最难猜的谜题,不到最后,她也不知道真正的谜底是什么。

浣碧这次猜错了,皇帝对甄嬛是有那么一点真心的,即使是怀疑有奸情后,也只赐死了果郡王,却未动甄嬛分毫。

面对果郡王的死,浣碧才醒悟过来,自己机关算尽,害人终害己。才会两分真情,三分不甘,五分愧疚地说出“我这样的人还怕什么”,她已没脸活在这个世上,悲愤地撞向棺木,追夫而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到她生命最后的“殉情”戏码,依然没有感动,只有厌恶。

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2)

2

大家有多讨厌浣碧,就有多喜欢叶澜依。

她们完全不同,或者说正好相反,尤其是在怎样爱果郡王这件事情上,她们走了两个极端。

其实,叶澜依这个人,要是放在现实生活中,绝对是第一眼最讨厌的人,毒舌又泼辣,高傲又孤僻 ,不拿正眼瞧人,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

但一定是第二眼、第三眼最喜欢的人,她爱憎分明,聪明通透,是一个痴情又懂爱的风一般的女子。

还记得浣碧出嫁那天,她站在甄嬛身后,看着送嫁的队伍说,宁愿是甄嬛嫁给果郡王,至少那样他会真正地高兴。

从那一刻起,多少人决定喜欢这个叫叶澜依的女孩 。她爱一个人,不是想着去占有,而是希望对方能真正地幸福。

果郡王死后,与浣碧的激烈相比,她看起来不悲不喜,无欲无求。终日穿着王爷喜欢的碧色衣服,扮演着一个叫宁嫔的角色,在宫中独来独往。

以果郡王之死为起点,把时间轴慢慢地往后移,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显露出她的好来。

因为爱果郡王,就连一院子与他有关系的合欢树,她都要护着。哪怕这些树果郡王早已送给了另外一个女人。

因为爱果郡王,她恨透了皇帝,所以明知齐妃送来的红枣汤里有毒,也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只为让自己断了为皇帝生孩子的可能。

因为爱果郡王,她护着他爱的女人甄嬛坐上了太后之位。在知道皇帝要对他的两个孩子下手后,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毒杀皇帝。

在这一切尘埃落定后,她选择割脉而死,追随果郡王而去。在她死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果郡王对她回首微微一笑,伴着这一笑,她亦满足地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看到这里,心中虽然惋惜,却从心中涌出一种莫名地高兴。一个我们很喜欢的人死了,高兴什么呢?

这就像一个得道高僧,历经世间苦难,渡过无数魂灵,功德圆满地走到了圆寂这一刻。

对,叶澜依的死,就如这样,她获得了真正的圆满,再无缺憾。

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3)

3

浣碧其实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母亲虽是罪臣之女,却遇到了一个肯负责任的父亲,把她带回了京城的家中。虽要隐性埋名做服侍人的婢女,却又遇到了待她极好的亲姐姐。

可坏就坏在,她不甘心,不满足,又没有自知之明。在追求浮云般的名利路上,走得太远。

她的结局,看似得到了她想要的——王爷正妻之位,实则她已失无可失。

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4)

叶澜依本身不幸,剧中未提及她的父母,多半是孤苦无依,在病得奄奄一息之时,都无人过问。

果郡王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她爱上了这道光,也不奢求什么,只希望他好。她满足于做个潇洒不羁的驯马师,却被逼迫成金丝雀关进了宫中这个大笼子。

她的结局,看似什么也没得到,实则她做完了所有想做的,得到了自己的圆满。

浣碧什么时候嫁给果郡王的(都是为果郡王殉情而死)(5)

人生这条路,每个人的归途都是一样的,就如《红楼梦》中所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结局无法更改,但我们可以选择跋涉途中的风景和心境。也可以选择如何爱自己,爱别人,爱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浣碧和叶澜依,这种年纪轻轻就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切不可取。

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虚无的名利、短暂的爱情,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勇敢而热烈地活着,好好活,才是生命的意义。

作者:栩蝶,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