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

此时身在河东河津渡口(今山西夏县)等待机会的董卓,在接到何进的密令后,立马动手,马不停蹄赶往洛阳。可以想象已等待多时的董卓,此刻的急迫心情。史书上说“卓得召,即时就道”——董卓一接到何进的密令,马上就上路了。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1)

图1、看到何进密诏的董卓

不过匆忙中,董卓还是回了何进一封信的。董卓的回信是这么说的:“中常侍张让等人以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追逐皇帝的恩宠,有了恩宠之后搅扰的让整个大汉天下混乱不堪。依我看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把恶疮弄破虽然疼,但总好过里边一点一点的溃烂。以前赵鞅(春秋晋国的赵简子,战国七雄赵的开创者)借助晋阳的兵马,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臣董卓我将鸣鼓带兵到洛阳,抓捕张让等人,消除搅扰朝局的奸秽之徒。”

董卓的回信内容和何进召他进京的目的,看似一致,其实稍有偏差。一致的地方在,董卓和何进一样把矛头都指向了宦官。稍微偏差的这一点在董卓信中提到的这个宦官张让。张让是汉灵帝一朝中后期权势最大的一个太监,汉灵帝甚至都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汉灵帝所说的张常侍指的就是张让。一个太监被皇帝当父亲看待,这待遇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也足可见在汉灵帝时期张让的显赫地位。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2)

图2、张让向何太后求情

董卓和何进的偏差在于,这个张让与何家的崛起有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张让的支持,何太后才能在宫中立得住脚。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续后汉书》说:“进以妹倚黄门得人掖庭,有宠,光和三年立为皇后,进由是贵幸。”何进妹妹能在宫中立足,所依仗的黄门,很有可能就是张让。何太后在被立为皇后之后,嫉妒心强,在王美人生下刘协之后,毒杀了王美人。当时气愤的汉灵帝刘宏打算废除皇后,是张让等人竭力劝说阻拦皇帝。张让甚至联合宦官们拿出自己的财产献给汉灵帝,才最后保住何皇后的皇后位置。还不止这些,张让和何进家族还有亲戚关系,张让的养子娶了何太后的妹妹为妻。说到底,外戚何家和宦官张让是穿一条裤子的,而董卓偏偏把枪口对准了张让。可以想见在何进看到董卓的信,心里如何的不是滋味,怎么偏偏指向张让呢?换个别的宦官行不行?

不过,何进还是带着董卓的回信去找了何太后,再次商量用世家子弟替代宦官的事,可是何皇后依然不答应。史书上只是简单的说:“太后犹不从”,但可以想象何皇后看到董卓要杀的头一个人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有恩于自己的张让,心中是怎么的不痛快。可想而知,这时候,何皇后自然少不了说一下张让这些年一直以来对何家的帮衬,然后再狠狠的数落何进一顿。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3)

图3、劝告何进别“引狼入室”

何进受了数落,回头再仔细琢磨董卓的信,加上他犹豫不决的性格,自然会“意更狐疑”,对自己召董卓进京这事开始后悔。怎么办?何进马上派使者前去拦阻正在急急忙忙带兵赶过来的董卓。

这时候董卓已经带着军队到了渑池。渑池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距离洛阳已经只有七十公里了。何进派去的使者是谏议大夫种邵,在渑池见到了董卓。董卓自然是不会轻易停止进军的脚步,如此机会怎能错失。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哪能是这么简单就被打发掉的人。何况这时候的董卓是已瞅准了猎物的狼,不把猎物弄到手,怎么会罢休。

董卓没理睬何进派来的谏议大夫种邵,要带兵继续往前走。不过,何进派去的这个种邵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等董卓大军走到河南(今河南洛阳市西)的时候,种邵以慰劳的名义再次和董卓的军队短兵相接,再次命令董卓撤退。看种邵这样锲而不舍的阻拦,董卓心里更是怀疑是不是京城发生了什么情况。于是,董卓让手下的军兵上去和种邵对峙。军兵甚至把刀都架到种邵脖子上了,种邵不但没有怯,反而大怒。种邵斥责他们犯上作乱,士兵受到惊吓,一个个退了下去。种邵接着上去斥责董卓,董卓知道自己理亏,就带兵退回到夕阳亭(洛阳城西)。

这个种邵是世家出生,爷爷种暠是东汉名臣,做到过三公之一的司徒。汉晋文人身上的那股血性,常常让人赞叹。那种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的勇气,是今天的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种邵以一个人的力量,将野心勃勃、带着大军的董卓挡在了洛阳城下。按时间推算,当时应该是公元189年的农历七月。

种邵是把董卓挡在了洛阳城外,可城里的袁绍依然不知死活。读史书,常常会发现有些人就是喜欢捣乱,就是喜欢惹事,喜欢把事情闹大。事情闹不大,他绝不罢休。袁绍就是这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袁绍心里清楚,反正主局的不是我,宦官一日不除我一日不安,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向前一步海阔天空,后退一步就是无底深渊。袁绍担心此时的何进会打退堂鼓,接着给何进煎熬的心头上浇油:“我们已经和宦官对峙上了,形式已经明朗。如果事情迟迟不决,就怕会有变故。将军你还等什么呢,还不早早来个了结?”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4)

图4、穷追不舍的袁绍

何进倒是挺听袁绍的,可就是不拿最后的主意。不过在袁绍的催促下,何进倒是做了下人事上的调整和安排。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门主持处理需要决断的事情。节指符节,指被授予了特殊权利,此时的袁绍被安排了本应该何进做的事,专门应对需要决断的事。可位差一等,很多事做起来就不方便。而袁绍,遇到大事,还是要去找犹豫不决的何进,一样拖得办不成自己心中想办的事——除尽宦官。

除了任命袁绍,何进还做了另外一个人事安排,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这个王允就是之后三国演义里貂蝉的养父,最后策划杀死董卓的主谋。王允此时被任命为的这个官职河南尹,官位也不小,相当于东汉京城洛阳的市长。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3)(5)

图6、何太后与何进

这时候有了授权的袁绍当然不会闲着。他一方面让洛阳负责治安的人,密切关注宦官的行踪,另一方面联络董卓,授意董卓给何太后上一个奏章,威胁何太后,如果她再不依从何进的安排,就将带兵逼近平乐观。平乐观是东汉修的皇家园林,类似于大清朝修的圆明园、颐和园。

这时候带兵在京城外的董卓,闲着心慌,可能要早点事做。有袁绍不停与自己串联,让自己做事,心里自然乐意的很。何况,他和袁家这种门生关系,袁绍有这样的命令,更是愿意服从。于是,董卓马上就按袁绍的指示,写了一份全是威胁的奏章给主持朝政的何太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