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咏梅诗原文解析(春风秋月自依然宋代诗歌解读)

1.答人/太上隐者《5》《55》《162》《208》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主题】表现隐者生活的诗歌。

【注释】《全宋诗174卷》题目作《山居书事》,误收入《全唐诗》。

2.朱云传/宋祁《65》《76》

朱游英气凛生风,濒死危言悟帝聪。殿槛不修旌直谏,安昌依旧汉三公。

【作者简介】宋祁(998-1061),河南杞县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红杏尚书。师从晏殊。

【主题】讽刺一意孤行的帝王。

【注释】西汉朱云(字游)冒死谏毁坏殿槛,汉成帝留之褒奖直臣,然依旧封安昌侯佞臣张禹为三公。成语:朱云折槛。旌:表彰。

3.落花/宋祁《67》《17》《75》《85》《160》《322》《345》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主题】咏花名作。【注释】素、红皆指花。青楼句:烟雨迷蒙青楼里不由想起故人。回风舞:汉武帝宫人名丽娟唱《回风舞》,庭中花皆落。半面妆:形容花虽落依然艳丽。源自典故:梁元帝徐妃以帝一目,每当梁元帝来就半面妆,帝见则大怒而出。珠迸泪:张华《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其眼能泣珠。章台:汉长安有章台阶,韩翃《章台柳》。骨:掉落的花瓣。可能:能否。传:招惹。《71》忘作望。《190》迸作有。4.九日置酒/宋祁《214》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毕雨,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主题】宴会作诗,体现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注释】重:看中。复帐:双重的帐子。辟通避。《75》作雨毕。不妥。5.玉楼春·春景/宋祁《5》《50》《52》《72》《404》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主题】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及时行乐的情趣。【注释】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縠(hú)皱:有皱褶的纱。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6.宿甘露僧舍/曾公亮《40》《50》《75》《146》《182》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作者简介】曾公亮(999-1078),福建晋江人,官至太傅等。【主题】写江上壮观幻觉景象。7.书端州郡斋壁/包拯《17》《28》《41》《322》《434》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作者简介】包拯(999-1062),安徽合肥人,官至枢密副使。

【主题】表达洁身自好的品质。

【注释】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终成栋梁,好钢坚强不屈。

8.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余靖《158》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作者简介】余靖(1000-1064),广东韶关人,官至工部尚书。【主题】端午日的牢骚语。9.陶者/梅尧臣《5》《54》《66》《119》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作者简介】梅尧臣(1002-1060),安徽宣城人,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百姓爱戴把建德取名梅城。刘克庄誉之宋诗开山祖师。【主题】为陶者鸣不平,讽刺不合理现象。10.田家/梅尧臣《66》《119》《186》《197》《428》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主题】写农民悲惨生活。11.河豚鱼(节选)/梅尧臣《5》《75》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主题】对河豚鱼的赞美。【注释】梅尧臣因此诗得名“梅河豚”。12.鲁山山行/梅尧臣《5》《66》《52》《40》《76》《119》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主题】写山行途中望云闻鸡的喜悦神情。【注释】改:变换形状。13.梦后寄欧阳永叔/梅尧臣《54》《75》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主题】思念京城,渴望受到重用。【注释】趁:跟随。常参:宋制文官五品以上每天参加朝见,称常参官。梅尧臣曾常参。旧溪:指家乡宣城有二溪。千里梦:梦到千里外京城。往:指梦中赴京华与欧阳修相会。浮生:人生。理可齐:人生和梦一样的道理。山王:山涛、王戎,此指欧阳修。14.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52》《75》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主题】对秀才热烈的期望。【注释】乌哺:指乌鸦、凡鸟。平庸之辈。桂枝荣:折桂。15.书哀/梅尧臣《5》《52》《75》《160》《160》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主题】表达祸不单行的悲痛之情。16.东溪/梅尧臣《5》《50》《52》《66》《112》《119》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主题】写宛溪清净平静的景象。17.寄汶上/梅尧臣《17》《160》大第未尝身一至,人猜巧宦我应非。弹冠不读先贤传,说剑休更短后衣。瘦马青袍三十载,故人朱毂几多违。功名富贵无能取,乱石清泉自忆归。【主题】悲凉地回顾三十年的官宦生涯,表达怀才不遇的归隐之心。【注释】大第:贵人府第。短后衣:后身短便于起坐的衣服,即庶人之服。朱毂:红漆的车。18.小村/梅尧臣《52》《75》《146》《182》《190》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主题】写水灾后农村荒凉及农民困苦。【注释】野艇句:野外小艇像鸟翘(qiáo)着尾巴。嗟哉句:可叹生活这么穷苦,算是大宋的人民吗?版籍:交租岁的户籍。论:看待。《76》漫作谩:欺诳。19.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李氏园池/文彦博《75》《182》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作者简介】文彦博(1006-1097),山西介休大臣,封潞国公。【主题】表达游春赏景、愉悦身心的心愿,更有思乡忆旧的心情。【注释】秦帅端明:司马光拒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陕西西安市),称之秦帅端明。传语:寄语。一任:任凭。20.远山/欧阳修《39》《349》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江西永丰人,生于绵阳,以太子少师致师。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开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唐宋八大家之一。【主题】山路行走所见所感。21.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欧阳修《17》《349》《428》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主题】写春夜景色。【注释】菩提、广华寺在洛阳附近。22.月/欧阳修《50》

天高月影浸长江,江阔风微水面凉。天水相连为一色,更无纤霭隔清光。

【主题】对江上明月的赞美。23.画眉鸟/欧阳修《5》《39》《13》《130》《210》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主题】以鸟推己,向往归隐,表达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24.梦中作/欧阳修《13》《67》《75》《71》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主题】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

【注释】棋罢:晋代王质见仙人下棋斧柄朽烂典故,暗示自己政治不得意超脱人世。阑:残,将尽。梁简文帝“酒阑嘉宴罢,车骑各东西”。曲终人散了。

25.丰乐亭游春/欧阳修《39》《40》《50》《182》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主题】春光销魂,无限眷恋。

26.别滁/欧阳修《66》《40》《75》《13》《119》《428》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主题】描写饯别之景况。

27.宿云梦馆/欧阳修《13》《75》《76》《182》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主题】表达对妻子思念。

【注释】岁欲昏:一年将尽。私书:家书。杳:隐约。

28.行次寿州寄内/欧阳修《52》《50》《428》《446》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

【主题】旅途思念妻子。

【注释】清淮:淮河。

29.戏答元珍/欧阳修《5》《119》《146》《213》《345》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主题】贬为夷陵县令所写。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迷惘寂寞中流露出自信和抗争精神。

【注释】宝臣字元珍。山城:夷陵。物华:自然景物。欧阳修任峡州(宜昌)县令,有竹有橘。

30.晚泊岳阳/欧阳修《66》《75》《76》《52》《71》《13》《119》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主题】因范仲淹事被贬为夷陵县令途中所写的羁旅愁思。

31.赠王介甫/欧阳修《17》《135》《160》《428》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主题】寄希望于对王安石的赞美之中。【注释】翰林风月:李白吟咏风月诗篇。吏部句:二百年来无(韩愈)文。我心虽老但推荐贤人之心还有,不知道谁可与你一争先后。豪门追求新鲜文坛古文不兴,像尘封的绿绮一样。《190》拂旧弦作试拂弦。32.黄溪夜泊/欧阳修《52》《13》《76》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主题】被贬谪的愁绪及对待悲伤的态度。

【注释】黄溪:在宜昌附近。楚人指宋玉。行见:且见。

33.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欧阳修《75》《182》《345》《428》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主题】怜其远嫁,哀其不幸,对肉食者的愤慨。

【注释】公主手痕碑在山西灵石。啁(zhōu)啾:鸟叫声。

34.玉楼春/欧阳修《5》《55》《77》《177》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主题】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玉楼春不同七律词牌,前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注释】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洛城花:指牡丹。

35.玉楼春/欧阳修《72》《78》《13》《103》《122》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主题】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注释】攲(yǐ):倾斜。烬:结灯花。36.玉楼春/欧阳修《13》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

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主题】人为春的归去而伤惜之词。

【注释】知音:知道。

37.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欧阳修《13》《67》《102》《119》《428》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送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主题】感怀明丽春景和情深,抒发遭贬落寞感慨。【注释】西湖:指许昌西湖。谢法曹:谢伯初,时许州任司法参军。烂不收:指落花委地,难于收拾。落如糁(sǎn):碎米粒,诗中形容飘落花瓣。天涯万里人:诗人自指。殊:不同,引申陌生。《66》认为“送”亦可作“逢”。38.生查子。元夕/欧阳修《5》《41》《52》《50》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主题】怀人之作。

【注释】作者非朱淑真、秦观。

39.长相思/欧阳修《359》《374》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主题】描写别离的夫妇,妻子产生无穷思念,亟盼早日与丈夫团聚的心情。

40.蝶恋花/欧阳修《5》《50》《72》《146》《215》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主题】通过歌伎的迟暮之情,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注释】游冶处:指歌楼妓院。章台:汉长安街名。歌妓聚居之地。李清照酷爱此词。《16》《204》作者为冯延巳。41.踏莎行/欧阳修《5》《52》《50》《72》《177》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主题】写旅人征途感受。

【注释】候馆源自《周礼》“市有候馆”,即旅馆。平芜:指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42.少年游/欧阳修《13》《55》《308》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主题】为了歌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

【注释】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晴碧:蓝天下青草。谢家池:灵运梦得句:池塘生春草。江淹浦:指别离之地。指《别赋》描摹离别情态。吟魄:指诗情诗思。离魂:离别的思绪。特地:特别。

43.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欧阳修《73》《13》《85》《177》《322》《404》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主题】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扬州的生活,塑造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形象。【注释】欧阳修扬州知府时建平山堂。朝中措,又名照江梅、芙蓉曲、梅月圆等。始创欧阳修。朝中:中央政府之意。文章太守:非指作者自己,刘敞也。刘敞与欧阳梅尧臣铁三角。44.采桑子/欧阳修《199》《308》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主题】怀念洛阳友人及洛中生活。【注释】十年句: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凋零:本意为花草树木凋落。引申为人事衰败。把(bǎ):手持。45.采桑子/欧阳修《13》《52》《5》《177》《331》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主题】春日放舟游湖所见所感。【注释】西湖在颍州(阜阳),作者晚年在此。46.采桑子/欧阳修《5》《52》《5》《177》《213》《331》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主题】写颍州暮春景象。47.浪淘沙/欧阳修《72》《50》《73》《13》《77》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主题】一首惜春忆春的词。48.题歌风台/张方平《322》《428》

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

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作者简介】张方平(1007-1091),河南商丘人,为人刚正不阿,官至礼部尚书。【主题】紧扣刘邦还乡写《大风歌》事,挖苦和批评诛戮功臣、不讲情理。【注释】淮阴:指韩信。反接:反绑双手。英彭:英布与彭越。族:灭族。为:何为。《65》《76》魄作托,通拓,穷困失意。49.汉高祖庙/张方平《319》《322》

纵酒疏狂懒治生,中阳有土不归耕。

偶因世乱成功业,便向翁前与仲争。

【主题】揭露刘邦无赖嘴脸。

【注释】治生:谋生计。中阳:刘邦家乡为丰邑中阳里人。翁:指刘邦父亲。仲:刘邦的二哥刘仲。

50.题花山寺壁/苏舜钦《342》《379》《445》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1048),祖籍四川中江人,生于河南开封,官至湖州长史。

【主题】写景抒情,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注释】花山寺:在江苏镇江。51.夏意/苏舜钦《40》《50》《66》《182》《322》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主题】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氛围,表现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注释】别院:侧院。清,清凉。觉(jué):睡醒。《39》《75》《119》作夏席。52.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107》《119》《50》《18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主题】以景写情,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注释】犊头在江苏淮阴县内。53.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5》《66》《75》《119》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主题】革职后在苏州的宁静生活。54.过苏州/苏舜钦《75》《322》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主题】写苏州明媚风光,大管的情怀。

【注释】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韩愈《过襄城》: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更:改变。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55.哭曼卿/苏舜钦《40》《52》《75》《428》《447》去年春雨开百花,与君相会欢无涯。高歌长吟插花饮,醉倒不去眠君家。今年恸哭来致奠,忍欲出送攀魂车。春晖照眼一如昨,花已破蕾兰生芽。唯君颜色不复见,精魂飘忽随朝霞。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呜呼死生遂相隔,使我双泪风中斜。【主题】一首动情的挽歌。【注释】曼卿即石延年。56.出雁荡回望常云峰/赵抃《65》《76》《182》游遍名山未肯休,征车已发尚回眸。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作者简介】赵抃(1008-1084),浙江衢州人,铁面御史,与王安石不合。

【主题】写对雁荡山美景的流连忘返之情。

57.和宿硖石寺下/赵抃《75》《182》

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主题】通过描绘硖(xiá)石寺之高之静,表达旅途的寂寞。

【注释】硖石:在今安徽凤台西南淮河边。浮图:即塔。离尘缘:谓与世隔绝,不管人间事,修为达到很高的境界。松关:以松木做门栓,此指寺门。

58.绝句/任大中《322》

莫管流年一掷梭,花前对酒且高歌。命中若有终须有,到底无时不奈何。

【作者简介】任大中,浙江三衢人,赵抃喜之。【主题】表达及时行乐顺其自然的思想。59.中秋月/韩琦《160》《17》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悲欢徒自感,圆缺本无情。天外有相忆,世间多江平。嫦娥难借问,寂寞趁西倾。

【作者简介】韩琦(1008-1075),河南安阳人,范仲淹友,三任宰相,封魏国公。

【主题】中秋之夜的览月思索。

60.和春卿学士柳枝词/韩琦《182》画桥南北水连天,才听莺声又晚蝉。长使离魂容易断,春风秋月自依然。

【主题】表达柳枝并非多情而人自寻烦恼的道理。

【注释】最后两句省去主语柳。

61.柳絮其一/韩琦《75》《182》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主题】写柳树更是警示自己。

【注释】惯恼:时常。高楼长路无法阻挡它的无边无际。

62.柳絮其二/韩琦《75》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主题】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

【注释】持:矜持。乱愁萦困:比喻闲愁。

63.九日水阁/韩琦《67》《190》《218》《322》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主题】宴请嘉宾,重阳高歌,抒发保持节操慷慨之志。

【注释】水阁:临水而建的小阁。隳(huī)摧:颓毁,倾毁。延:延请。新过熟:谓新酿的酒已很熟。实:指蟹肉已长满。强:勉强。漫:空。高吟:指吟诗。《145》熟作热。疑误。《146》池作沉。

陆游的咏梅诗原文解析(春风秋月自依然宋代诗歌解读)(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