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面谈考试模拟(实战派小升初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初一新学期)

小升初面谈考试模拟(实战派小升初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初一新学期)(1)

孩子经历小升初,进入到初中,第一次面临来自内外大环境的整体变换,内心不安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从外围上,进入新的学校、遇到新的老师、结识新的同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从自身处于13、14岁,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周期,逐渐进入了青春期,一个让家长们听了心惊胆战的时期,这也许因为过来人的过分气氛烘托,以及自身的超级想象导致吧。这个时期如何准备,从容应对呢?

一是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建设,提前预判适应性。

首先要认识到新环境的变换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除了意识到孩子升了一个年级、学习科目变多、很快要中考外,还更应关注自己孩子的性格,面对新环境、新学龄有可能出现的适应与不适应性,提前有所预判。

二是帮助孩子提前认识新环境,减少陌生感。

在北京和天津,小升初有三种升学方式。不同升学方式,代表着家长与孩子对新环境的认识程度与准备充分度不同,我们所要做的,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带孩子进行全面了解,做足准备。

第一种方式,九年一贯制直升,学校会帮忙。这种方式在报名前,学校会为孩子讲解初中部学校、师资配备、课程教研及兴趣培养方面的各种情况,也会在报名之前,组织毕业生家长系统认识初中部,还会展出一些历届优秀学生的作品,让家长对学校的学风与管理有所了解。

第二种方式,填报志愿升学,自己主动获取。对于一些学校有跨区招生资格的学校,家长准备简历、报名,等待录取。选择这种方式升学的家长,通常会提前认识了解学校,也许还会带孩子参加学校对外开放日,所以对学校有了提前认识和了解。第一批志愿录取或者户籍所在地就近划片,分配学校;

第三种方式,就近划片或统筹安排,了解欠深入。

这种方式多出现于户籍所在地对应多所学校,没有对应的直升初中学校,报名志愿又没被摇中的情况。分配的初中校为被动选择。这个时候,在录取通知书下达后,家长要带孩子了解学校相关情况。

需要提前了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历史、文化、氛围(师风、学风)、师资、教学特色、办学特点、德育培养、作息、食堂或送餐、往届学生成绩、去向,学校周边环境等等,这些内容从网站上、学校公众号上以及社群、往届家长那都能获得。

小升初面谈考试模拟(实战派小升初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初一新学期)(2)

三是帮助孩子提前将心态过渡到初中状态。

目前,小升初升学方式及双减政策下,小学毕业成绩不作为升学依据(优先择校面试录取学生除外),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小了好多,加上暑假放假时间长,如果不去提前做相应规划,孩子容易玩出天际线,好不快乐!所以,为了防止玩飞了,家长与孩子需提前做一些初中课业情况的认识和了解,科目由三五科变成七八科,知识难度、密度与广度都较小学都有大幅度提升;做一些学习安排及学习方法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暑期不间断阅读、不间断英语单词、不间断数学算力等等,保持学习惯性;做一些学习目标方面的讨论与设计,想考入什么学校,长大想做什么,有没有崇拜的人,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等。这些聊天,有些时候不一定会有结果,也不一定非要有答案,更不一定非要高大上,聊天的过程以及孩子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些思考在日后也会成为行动的先导。

四是入学后,家长要先将自己调整成初中生家长状态,再帮孩子顺利适应初中生活。

家长不能在孩子一入学,就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自己做“甩手掌柜”。毕竟老师面对新年级、新学期有许许多多事务性工作要做(因疫情原因,事务性工作翻倍)。退一步讲,老师即使没有这些事务性工作,一下子面对好几十个新孩子,也不能立马就get到每个孩子的点。师生间需要磨合、学生间也需要磨合。所以,在这个磨合过程中,家长应做润滑剂和催化剂。毕竟,成人应对新环境和新阶段的适应力和重点事情的分辨力肯定会比孩子高的嘛,所以初一新学期(或孩子新换环境),家长一定要记住“扶上马,走一程”,助力孩子适应新环境。

欢迎一起交流育儿故事,探讨育儿心得[比心]

喜欢的朋友请点关注,可别把我弄丢了[玫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