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乳精怎么吃好(物质匮乏年代惊为天物)

麦乳精怎么吃好(物质匮乏年代惊为天物)(1)

我出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国家物质匮乏和我长身体的时候,双重因素叠加,使我对那个时代的很多食物充满了深深的渴望和刻骨的感情。

麦乳精是其中之一。

“调一调,调一调”,所谓的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在脱口秀中,曾讲到麦乳精的饮用方式,点燃了上海观众藏在记忆深处的旧情,也留下了烩炙人口的经典桥段。对于周立波说不清道不明的为人和他在艺坛上昙花一现式的爆红快衰,我按照尽量不评价别人的处世原则,不予任何置评,但他说的桥段确实留下了一段经典的回忆。

初中在上海读书,有一段时间我寄居于中阿姨家。某日,桌上突现一样食物,罕见的铁皮罐罐,包装显得十分高档,外面具体的图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一片红。

是为麦乳精。

中姨夫端出来,给每人泡了一杯品尝。当时我正值初中长身体的时候,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对奶制品的渴望,这是一种基因级别的最原始的渴望,喝下之后,我惊为天物,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美味。

没有吃完的麦乳精被大人随意地置于桌子上。

然而,与大人的随意截然不同的是,我却一直十分在意地惦记着它。我对这罐麦乳精的挂念,应该达到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殿堂级水平。

贼终于还是下手了。

趁大人没在,我慑手慑脚轻步趟至桌前,侧耳倾听一下门外的动静,在确定没人进来后,我强抑住怦怦的心跳,小心翼翼地伸长手臂抓住心心念念的那个罐头。打开那个年代尚属少见的铁皮盖子,将一把麦乳精倾倒在手中,对着嘴巴一扬手,哇,世间美味就在我口中侵润融化,甜美直抵心田。

这是麦乳精的另一种经典吃法——干吃,不需要用热水冲泡,直接含在嘴巴中吃。其甜其香,因为没有水的稀释,又增加了几分。

无数条馋虫从喉咙里伸出来,一口不够,我又吃了几口,但因为怕大人看出来,我终于还是硬生生控制住了自己无限的食欲。

我想,年轻时要是条件允许能让我畅食的话,那一罐麦乳精一次吃光当不在话下。

麦乳精粗粗的颗粒残留罐沿,遇空气后潮化,软软的一小摊棕黄色在罐口变成一个醒目的图案。这一幕,成了我记忆中永恒的画面。

那时国内牛奶供应严重不足,上海市区人尚且视牛奶为难得的珍贵饮品,在一个不起眼、条件落后的郊区小旮旯,更是无由获得。在日后伊利、蒙牛于内蒙古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牛奶,终于让国人实现“每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之前,麦乳精可以说是在无奈的艰苦条件下,牛奶的唯一替代品。

记忆中,我那时好像都没怎么听说过牛奶,牛奶,或许只是初中英语课本上一个抽象的英语单词milk。

麦乳精怎么吃好(物质匮乏年代惊为天物)(2)

现在想来,只要那时不把麦乳精一罄到底,在合理的范围内吃,大人应该不会责怪。然而,我那时视不经大人允许就不得食,年轻的愚钝与幼稚,竟然害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口腹之欲。我为什么要怕大人看出来我吃了点麦乳精呢?吃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又或想,那时毕竟寄住在上海亲戚家,在吃的方面有点“施展不开”,如果生活在父母身边,我会不会因恃宠而骄而对这罐麦乳精“痛下杀手”?

现在想来,后悔不迭,但已然无法弥补年轻时的渴望,殊为人生一大遗憾。

前几天读到一则麦乳精的回忆文章,除了引起我浓烈的怀念外,也纠正了我麦乳精如今已不存世的错误看法。事不宜迟,我马上点开京东。“现在的网上除了军火和毒品买不到,其他的所有东西都买得到”,此言不谬也。我很快找到麦乳精并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人要学会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这句话我在一位单位的老大姐口中曾听到过,印象尤为深刻。此人和我不熟,不在一个部门,大家彼此只是知道单位上有这么一个人。二十多年来共事,双方甚至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但这不妨碍间或有不直接的人生交集。一次在单位二十四楼吃饭,排队候饭期间,与她相隔两三米远的我迎风听到她与另一位同事说,“人要学会善待自己”。她无意中的言语晏晏让我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打通了人生观的任督二脉。此人不羡权贵,却活得逍遥自在,平时宽袍大袖、古衣纱巾类的穿着,犹如一位遁出五行三界的仙女姐姐——看上去,活得让人甚是艳羡。

从此,这句话就深入我心。

除了这句话,我还另外悟出四个字,“悦纳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与生倶来、无可回避的缺点,很多人会因此痛苦,永远也无法和自己和解。这是心理的弱点,客观存在。阅历和智慧让我悟到,只有愉快地接受自己不能成为孔夫子那种圣人,才能不被痛苦的波浪时时打头。一开始我以为“悦纳自己”是我的独创和总结,后来无意间翻阅其他图书,也看到了这个词——或许我早就在书上看到过这个词,只是一时印象不深,但它却在我潜意识中早早存在了。

善待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该享受享受。我对那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人大惑不解,或者说也理解,但心中暗暗为他们的人生观摇头。何必呢,一辈子把自己搞得苦兮兮的,不值!或许有人会说,以前过惯了苦日子,消费观念一下子扭变不过来,同时,更要有“常将有时记记时”的危机感。

麦乳精怎么吃好(物质匮乏年代惊为天物)(3)

我想起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某夫妇极为节约,与外国经典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和中国经典的守财奴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有得一拼。平时什么都舍不得买,据说难得的一次长假期间旅游在外请亲戚吃饭,女主人却硬生生定了个“不超过两百元”的伙食标准,假期的景区,人数又不少,可以想见餐标的水平实在不怎么高。数年来,他们存下了不少钱,与钱一样存下来的问题是,结婚数年一直没孩子,原来一方身体有点问题。后来没法,到处求医去做试管婴儿,不仅把他们的积蓄花光,连女方父母一辈子几十万的积蓄也全数掏光。

对于吝啬的人,老天自有手段来收割。

写到这儿,离麦乳精有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似有跑题之嫌。不过,文无定法,写美篇,不必听命于领导的意见,也不必俯首于编辑的大刀,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我的地盘我作主,真是肆意汪洋,纵横驰骋,快意恩仇,相忘江湖,乐哉乐哉!

不过再怎么写,我的主旨始终不变,在于尽可能写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给予读者一些有益的启迪。

此心可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