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手机制造项目 印度提出手机和耐用消费品维修权框架

印度消费者事务部周四表示,其已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制定“维修权”框架。通过立法允许第三方维修消费者的设备,其有望对抗日益增长的“计划报废”文化,进而造福手机、平板、耐用消费品、汽车和农业等领域。

印度手机制造项目 印度提出手机和耐用消费品维修权框架(1)

此前英美等国已推动类似的维修权立法(图 via iFixit)

印度消费者事务部在一份声明中称,会议期间还强调了如何让企业出版有助于用户轻松维修的相关手册。

审议期间,大家普遍同意科技企业应提供完整的示意图纸、获取维修手册和软件更新的途径,并且软件许可证层面也不应限制产品销售的透明度。

此外维修诊断所需的零部件和相关工具,也应向第三方维修机构和个人开放。

幸运的是,印度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第三方维修市场,包括那些为循环经济停工的备件产品。

据悉,该委员会由消费者事务副部长 Nidhi Khare 担任主席,其他成员包括行业机构和利益相关者。

比如印度蜂窝和电子协会(ICEA)、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以及诸多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和轰动人士。

而维修权框架的制定,将有利于当地市场的广大消费者。此外通过鼓励在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与第三方之间开展的维修零部件贸易,此举还有助于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一旦在印度推行,维修权法案将成为产品可持续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的维修权益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不仅费时费力,有时付出的代价也异常高昂。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消费者们几乎没有任何选择。

作为参考,去年英美都通过了有关确保设备可维修性的新规,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更是向可能存在“非法维修限制”的硬件制造商发出了警告。

今年 3 月,三星为其 Galaxy 设备推出了“自助服务”模式。同时苹果也面向美国消费者,为其新款iPhone开设了自助维修计划。

至于印度将于何时确立并推行维修权法案,还请耐心等待实施细则的公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