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伤才是最伤人的(看不见的伤最难愈)

看不见的伤才是最伤人的(看不见的伤最难愈)(1)

恶语相向,难免四处碰壁

良言善语,必能利益他人

看不见的伤才是最伤人的(看不见的伤最难愈)(2)

所谓恶口,又名粗恶语,凡是诽谤、攻击、讽刺、挖苦等能对他人构成伤害的语言,都属于恶口范畴。

恶口业道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有心伤害他人。若确实不存在恶意,而且使用常规语言,并无不文明的措辞,但对方却误以为在讽刺自己,就不能算作恶口。

二、发出非爱语,即缺乏爱心且能伤害他人的粗暴语言。

三、对方理解。如果对方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恶口是不成立的。

四、如实接受,对方听到并接受你所说的话。具备这四项,就构成恶口业道。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佛陀对龙王说,如果远离恶口行为,便能成就八种清净的善业。其中前两种为言不乖度和言皆利益。

所谓言不乖度,即离恶口者,懂得说话的艺术,所说的每句话都能把握得恰如其分。

这一点非常重要,若不具备这一能力,往往会处处碰壁。有些人之所以能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和善于表达有莫大关系。

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能和颜悦色地与人交流,语言文明礼貌,语气温和亲切,更不随意将自我观点强加于人,自然令人愿意和其往来。反之,那些平时习惯粗恶语的人,往往带着嗔心说话,这就很容易出口伤人。

所谓言皆利益,是指离恶口者,能够本着爱心、慈悲心和他人交流,言语柔和亲切,凡有所说,必能利益他人。

而从嗔心发出的语言,则像佛经所说的“夫士之生,斧在口中”。粗暴的语言,就像藏在人们嘴里的斧头。事实上,用语言伤害他人,有时甚至比刀枪更具杀伤力,更令人痛苦。因为刀枪只能给人带来外在伤害,而语言却能造成内在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摘自:《幸福人生的原理》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

看不见的伤才是最伤人的(看不见的伤最难愈)(3)

●●●往期回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