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安和桥 没有故事只有安和桥

文/谂念

百年孤寂安和桥 没有故事只有安和桥(1)

百年孤寂安和桥 没有故事只有安和桥(2)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走在泰国南邦的大街上,耳边是宋东野的安和桥。阳光温暖,韩姑娘却没有感受到暖意,抬头看到街边枝头白瓣黄蕊的花,剩下一地的孤单。

时光是2016年,可是姑娘总是恍惚中覺得自己依然处于2012年成都到北京的列车上。这四年,姑娘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小城去了四季花开的南粤楚庭,又辗转来到了马车之城南邦。走了那么远的路,却还是没能力从心底忘记那个人。

说说那个人吧。那个人在姑娘的笔下叫作邓先生。彼时宋冬野的董小姐还没有街知巷闻。没有人知道一个只见过两面的男人是怎样固执地存在于一个姑娘的心中,念念不忘却未有回响。《西厢记》有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2012年,姑娘大三,彼时刚从水墨画般的都匀水库玩回来,本来应当早早回学校,但姑娘想去看看三年未见的闺蜜,就任性的选择了先去成都,然后再转车回东北。这一停,随后的四年时光也似都停住了。

可能是旅途中着了凉,吃完香辣火锅后姑娘头重脚轻的告别闺蜜独自登上了六点开往北京的火车。当时正好是夏天,绿皮车上人爆满,空气中弥漫着汗液味和泡面味,人们都忙着抢座位放行李,安顿好行李的人则在座位上和周围的陌生人聊得火热。姑娘小心翼翼地蹭着座位,因为她手中的票是无座。看到有空位子,姑娘冲着对面叔叔辈的汉子笑笑,询问有没有人,汉子说没有,姑娘才敢坐。坐下之后,姑娘才注意到正对着自己的是个星眉剑目的平头帅哥。落日的余晖打进来,他的肩膀上落了一层光,姑娘的心里也落了一层光,那一瞬间,她就明白,可能遇到了一场劫难。

故事很俗套,故事很真实。狭小的空间内四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姑娘没有座位,邓先生说要不要挤一下。就这样开始了一段旅程。聊天中姑娘知道了邓先生是去郑州信工大复试,他是国防生,四川人,在成都读书。姑娘不爱吃泡面,邓先生行李不多,所以姑娘把闺蜜装的泡面分给了邓先生,也算是小小的心机,想可以多和他讲几句,了解他的过往,知晓他的经历。夜色逐渐降下来,硬座车厢的大部分人都睡了,人上来又下去,姑娘却始终没有捞到空位,只能默默的靠在邓先生旁边。中间有一个小细节,邓先生的手机快没电了,四处找充电的地方,怕下车之后查不到旅馆。姑娘自告奋勇,你关了手机,我醒着,到了叫你下车。夜色越来越浓,感冒也似乎变重了,开始姑娘还能靠着小桌子的一个角睡一会儿,后来不知怎么就靠在邓先生的肩膀上沉沉地睡过去。凌晨两点的时候,姑娘突然惊醒,本来想撑着自己坐起来,可是那个瞬间,贪恋肩膀的温度,一个恍神就又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四点钟了,姑娘不好意思的跟邓先生道歉,邓先生笑笑,说没关系啊,反正我也睡着了。

六点钟的时候车厢里的人都开始零零星星的洗漱收拾,姑娘也起来去洗漱,车厢的镜子很明亮,姑娘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发现脸颊多了一丝红晕,覺得突然间似乎柔软了很多,莫名的击中内心的柔软。再看看,旁边出现了邓先生,原来他站起来那么高,大概一米八的样子,眉眼干净,带着一点笑意。那个瞬间,姑娘脑子里如然冒出来一个念头,如果旁边的这个男人是她的就好了,每天早晨可以这样一起刷牙洗脸,大大的镜子看到彼此笑盈盈的脸。一念至此,姑娘忙忙洗完脸落荒而逃。这时的车厢还算松散,两个人换到了三个人坐的位置。邓先生没有睡好,又眯了一会。睡醒后,邓先生覺得临下车还有几个小时,不若一起根据网上的資料准备准备自己不太擅长的英语口试,刚写下第一行字,就被姑娘笑话了:喂,你的英语单词写得歪歪扭扭的。邓先生笑,我是理科生嘛。后来的后来,姑娘握笔,邓先生负责整理思路。比如;我的家乡呀、我的学校以及我最喜欢的专业书这样的题目。借着一起组织语言的功夫,姑娘知道了有关邓先生的零碎小事,邓先生家在农村,小时候父母都在菜地干货,后来开了菜店,慢慢地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他读大学的时候,都是自己努力赚生活费。小时候写字不规矩,后来也就改不过来了。因为父母忙,所以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自己做饭。这次考试专业排名第一。想去正儿八经的军校读书。初恋女友是高中同学,分手之后一直单身。没有喜欢的姑娘,手机里是英文歌和许嵩的歌。姑娘也讲了自己的经历,不会做饭,小时候跟着姥姥姥爷长大,英语写得算得上漂亮,英语老师盖章认定,打算读研,没有男朋友。唯一没说的是可能她喜欢上了眼前的你。跟喜欢的人聊天时间都会过得特别快,郑州站已经快到了,姑娘却还没有他的任何联系方式。

四目相对的时间,计上心头。“我的手机不知道哪里去了,你打一个给我好吗?”就这样,姑娘要到了邓先生的手机号,剩下的路总是不自觉的傻笑。不过,她真的有些累,而且还在生病,所以快到北京的时候,车上人不多的时候沉沉睡去,醒来的时候钱包里新取的五百块钱已经不翼而飞,不过梁上君子盗亦有道,留下了回东北的车票和一些零钱。十点钟的北京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还好姑娘的朋友仗义相助,带姑娘找到了便宜的旅馆,照顾她睡到第二天清晨,临走前顺带表白,不过被残忍拒绝。

回到学校之后,姑娘依然安安静静的走路听课。花香四溢的一个黄昏,姑娘在晚自习前的十分钟拨通了那个一直心心念念的号码。简单几句得知他一切顺利就匆忙挂断。

这次电话结束大概两周之后,姑娘的朋友过生日,大家玩真心话大冒险。姑娘承认了自己有喜欢的人。晚上回学校的路上,朋友抢到了她的手机,替她发了一句喜欢你。不一会儿,邓先生回信了,我在做饭。答非所问。睡觉前,姑娘写我是认真的,愿意陪你一起走。邓先生迟迟未回,第二天清晨写了一句那就一起奋斗吧。为了这一句,姑娘一整天都不自觉的嘴角上扬。

他们像正常男女一样打电话,很长很长的电话粥。邓先生讲自己经历过的汶川地震,他说,自己当时正在睡觉,反应过来就开始拽着一个室友狂奔下楼,当时好像在四楼。那个晚上他和同学都睡在学校操场的临时帐篷中。其实当时根本睡不着,特别清醒的看星星,第二天就去了同学的家。同学家玻璃碎了,勉强能住。那个瞬间覺得自己经历了生死。邓先生讲的是四川话,但是韩姑娘依然听懂了全部內容,内心疼痛,只是想早点认识这个男人,这样可以听他诉说陪他经历。

好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姑娘有时候打电话过去,邓先生在玩游戏,会挂断。姑娘会使点小性子,但是邓先生会不紧不慢地讲道理。整理一段对话:你说,打游戏是不是一群人的事。姑娘默然,答是。邓先生顺着接一句,那么,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是不是需要团队精神?姑娘答,是。邓先生抛出杀手锏,团队精神这么重要,那么你说我是不是应该不影响大家?姑娘无语。其实,爱情中的女孩子都是这样子吧,即便斗嘴,心底也会夸男生幽默聪明。

大概两个月后的一天,姑娘打电话给邓先生,她太喜欢邓先生,所以犯了所有女孩子在爱情中的大戒,打电话不舍得挂断。邓先生无意中提起,自己舍友的女朋友去看他舍友了。姑娘挂了电话后就步行去山下的火车站买了车票,未曾想,这一去,便无法继续。东北没有直达郑州的火车,需要从北京转车,姑娘没有钱,所以买了硬座,然后打电话给邓先生,我买了车票,大概明天晚上到。仅仅因为一句话,便义无反顾的提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站台,连坐带站大概二十个小时之后辗转到了郑州。后来看赵薇的致青春,周围的人都感动于小飞龙的果敢,姑娘只说了一句,电影毕竟是电影。影院很黑,没人看到姑娘眼角有些湿润。

邓先生一身黑衣等在车站外边。不知为什么,姑娘覺得有些冰冷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的画面,之后的两天相处,如同置身冰原。五月末的郑州热浪滚滚,可是坐在邓先生对面的韩姑娘却不自觉得冒冷汗。她覺得惶恐不安,而且女人的直觉告诉她,邓先生可能后悔了。临走的前一天,两个人买了车票,姑娘看错了时间,往回走的时候,周围人来人往,姑娘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脸湿了,邓先生去买水,中间的五分钟姑娘哄好了自己,一起回了住处。下午,邓先生说自己导师有事,需要回去,所以不能送她,匆匆忙忙就走了。临走前,姑娘问,你觉得我们还有可能吗?邓先生答,我本来已经不自由,跟你在一起覺得更不自由,何况,我忘不掉自己的前女友。姑娘问,你们还有可能吗。邓先生答,没有。但是也没有办法和你在一起。说完就起身回了学校。

姑娘没有哭,默默地退了房间,收拾好行李,一个人坐公交来到了郑州站,上车的时候崴了脚踝,但是一路上都没有觉到疼。夜晚的车行地飞快,而那个号码,在此之后就通过一次,然后邓先生就消失了。再之后的四年时光,姑娘在脑海里如同电影般重复之前相处的每个画面,始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明白,他早已是大人了,而她却没能及时成长,还是孩子气的以为对一个人好就会有回音。

再后来,姑娘也谈过一段恋爱,无疾而终。她以为自己忘了,但其实那些跟邓先生有关的歌,看过的电影,写过的文字,都提醒她2012年的那场事故,原本应该是故事的。后来的姑娘,一直努力往前走,她没有办法遇见邓先生,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像邓先生,包括处理感情的态度,都有他的影子。

姑娘的导师说,姑娘太浪漫,跟想象谈了一场恋爱,需要向前看。

姑娘最爱的歌是宋冬野的《安河桥》。如歌中所唱,我已不会再对谁,满怀期待;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太多遗憾。所以,你好,再见。

2012年,没有故事,只有安和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