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鹿角帽的粉是什么(潮汕人叫的力苏)

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蔬菜,潮汕人一个叫“力苏”,一个叫“哥雷”, 这是非常奇怪的名字,和潮汕人叫其他的蔬菜名称读音差别很大,人们也很难准确根据读音写出对应的文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那么,这两个菜究竟是什么蔬菜呢,为什么会这样叫呢?

实际上这两个菜非常常见,而他们的叫法,并非谬误,也不是以讹传讹,是有其源流和根据的。

“力苏”,其实就是茄子,为什么会叫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称呢?这并非胡叫,其实也是有典可查,据说战国吴王之子瘸,讳瘸子同音,王见茄似落下之流苏,改名“落苏”,至今江浙福建一带还有这样叫的。

潮汕话“落”读作“力”,所以叫“力苏”。这样就非常清楚了,把茄子叫“力苏”,是符合历史传统的,实际上潮汕话中有不少言语至今都是沿用古代汉语,如潮州人叫粥不叫粥,而是叫为“糜”,这个糜字就是古代的叫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潮汕本地种植的茄子,以白茄和青茄较有特色,皮比较薄而软,适合清炒,和做咸鱼茄子煲。

茄子的烹饪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烧烤和炸茄盒。我最爱的就是茄盒的做法了,不过这是北方菜的做法,以圆茄和紫茄来做。比较费工力,但真是好吃。

广东鹿角帽的粉是什么(潮汕人叫的力苏)(1)

白“力苏”

“哥雷”,其实就是包菜,潮汕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也是有其根据的。包菜也叫高丽菜,据说日本人觉得包菜像高丽参一样有营养所以叫它高丽菜,日本拉面几乎都要加这个菜。

潮汕人很多都是从福建闽南地区迁徙过来的,因此潮汕人的很多生活习惯和语言都和闽南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把包菜叫为“哥雷”,其实就是照搬闽南话“高丽菜”的读音。潮汕食材中,不少叫法都是照搬闽南话发音的,比如“鳗鱼”叫“麻鱼”,因为闽南话的“鳗”和潮汕话的“麻”是一样的发音。如果不清楚这个语言文字的流传变迁,就会觉得不可理解,甚至以为叫错了。

潮汕人对包菜的做法,比较常见的是拿来炒饭,因为这个菜较干硬,适合炒饭炒面。也有拿来做粿馅的,切碎了和上猪肉沫像包包子一样用粿皮包起来,也很好吃。

也有拿包菜来腌制成冬菜的,煮汤粉汤面的时候加一点冬菜,就很有潮汕的特殊风味。

包菜如果拿来清炒的话,味道就比较寡淡,没那么好吃,不如外省做法手撕包菜,加醋加辣,味道比较重,自然好吃。

“力苏”和“哥雷”这两个蔬菜,营养丰富,价格亲民,又比较耐存放,实在是居家必备的优质食材。

广东鹿角帽的粉是什么(潮汕人叫的力苏)(2)

“高丽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